遼寧艦的阻攔索是國產的嗎?

一德格天1


當然是國產了,這種航母上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設備你覺得誰會賣給你?這個世界上能生產現代化阻攔索的去掉中國之外只有美國和俄羅斯,你覺得他們會賣給我們嗎?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他們巴不得你什麼都不能造什麼都沒有。

阻攔索這個東西從甲板上看只是一根細鋼繩,其實他的背後有一個龐大的支撐機構在支持。下圖為美國MK7阻攔裝置簡易示意圖,除了阻攔索之外,還包括滑輪緩衝系統、阻攔器系統、鋼索末端緩衝系統、復位系統、冷卻系統等等組成。而攔阻器系統又包括主液壓缸、蓄能器、定滑輪組、膨脹氣瓶等結構。

當艦載機著艦時,尾鉤鉤住阻攔索並帶動阻攔索向前運動,阻攔索又通過滑輪組帶動柱塞對液壓缸進行壓縮,壓縮過程中將液壓油壓入蓄能器,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進行能量轉換,液壓系統吸收了飛機的動能,實現飛機的短距減速過程。當飛機停下後拉出的阻攔鎖要重新歸位,這個歸位動作就是反向將液壓油由蓄能器留回液壓缸內,當然這個過程要經過冷卻系統,因為液壓油吸收了飛機的動能溫度會升高。

至於甲板上那個大的鋼絲繩也不是普普通通的鋼絲繩,與其叫鋼絲繩不如叫鋼索,看看下面這幾張圖就能知道這跟鋼索的尺寸。而阻攔鎖並不是單根鋼絲繩製成,是由多組每組多根組成,韌性必須好,但是又不能太硬,對材料的要求非常高。

所以表面上一個小小的阻攔鎖涉及到材料、液壓、機械、電子等等方面,所以能搞阻攔系統的國家以前只有美俄,就連法國克萊蒙梭和戴高樂的阻攔系統都是由美國進口的。

至於中國的阻攔系統是不是自己造的,2011年12月28日國防部例行記者會就說明了這個問題,在涉及到關於俄羅斯是否拒絕給中國出售阻攔系統的問題上國防部做出如下回應:

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的發展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出創新的原則,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研製和生產。我航母平臺的主要系統裝備包括阻攔鎖在內,都是自主研發和改裝的。

換個角度考慮,遼寧艦和002兩艘航母上一共8組阻攔索,你覺得誰會一次性賣給我們8組?美國是不可能,俄羅斯自己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的都問題不斷,烏克蘭只有樣機。所以我們不是自己研製的還能是從哪裡來的?或許在研製過程中有參考依據,但是8組阻攔索是不可能有渠道直接購買的。下圖為遼寧艦甲板,畫圈處就是阻攔裝置,一共4組。

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大國是絕對不可能允許出現一個新的軍事強國,像阻攔索這種技術方面比較集中的設備是絕對不能對我們出售的,對他們來說,我們最好一輩子別有。或者他們的鐵石心腸也幫了我們,促使我們獨立研發,將這門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雛菊西瓜Peterpan


題主這問題問的好,遼寧艦的阻攔索能生產嗎?嘿嘿,如果不能生產的話,遼寧艦用的是什麼?指望進口?是美、英等西方國家會賣給我們,還是俄羅斯能賣給我們?俄羅斯自己現在還能不能造出合格的阻攔索都是個問題,這種關鍵的設備別指望著進口,有錢也不會有國家賣給我們,只能靠我們自己。



題主既然問出來這個問題,想必對我國遼寧艦的來歷不太清楚,否則也不會有此一問。以前曾經回答過一個問題:瓦良格號到底是誰買回來的?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我們購買瓦良格費了多大的勁,看看美國、俄羅斯為此都做了什麼?有一點需要記住: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美國,絕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真心幫我們,他們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換句話說就是,他們不過就是把我們當成一個可以利用的棋子,該還的早已還清了,我們不欠這些國家任何東西。



遼寧艦的阻攔索,當然是國產的。這早就有官方的報道了:2011年12月28日,我國防部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在回答關於“有外媒稱俄羅斯拒絕對華出售阻攔索裝置,將推遲中國航母的列裝時間,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時稱:該報道毫無根據。我航母平臺主要系統裝備,包括阻攔索在內,都是自主研發和改裝的。大致內容如此,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去查查看。後來,新華網、央視等媒體,先後都進行過相關的報道。


2012年11月25日,我國首次殲15艦載機阻攔著艦試驗取得成功。這次艦載機成功著艦,可以說是讓西方的媒體都沸騰了:航母形成戰鬥力的關鍵一步。到現在為止,我們的阻攔索經過了長期嚴苛的實際運行檢驗,展現出了良好的技術性能——我們不僅能造出阻攔索,而且性能優異。要知道艦載機在著艦的時候,時速都在200—300公里的範圍,鉤住阻攔索後,在2—3秒內速度降為零,這對阻攔索的性能要求相當高,這也是西方媒體認為我們造不出來的原因。


艦載機在著艦的時候,加力都是開到最大,為的就是一旦發生艦載機尾鉤沒鉤住阻攔索的情況,能夠復飛。而阻攔索如果出現了斷裂等問題,那後果可就嚴重了——俄羅斯就曾因阻攔索出現斷裂,先後摔了兩架艦載機。我們的阻攔索不僅經過了嚴格的測試,更是經過了實際運用,性能很好。那麼我們的阻攔索是哪個單位研製出來的呢?

我國的航母,實際上就是軍工、民企等多方聯合參與建造出來的,這在央視等媒體上早就報道過多次了,阻攔索的承建單位就是這樣的一家民企。目前亞洲最大的索具製造公司,具有自主生產技術的索具技術研發基地、索具生產製造基地、索具試驗檢測基地。不謙虛的說,這家民營企業絕對是做到了“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位置,這個公司還被成功納入海軍武器裝備合格承製方。



儒道之主


首先,遼寧艦使用的阻攔索不僅是國產,而且經過長期嚴苛的運行檢驗,表現了良好的技術性能。

航母阻攔索是航母阻攔裝置的一部分,是用於保障艦載戰鬥機安全降落的關鍵設備。當前,艦載軍用飛機降落重量大約25噸,飛機著艦時最小速度也在200公里以上,在戰機著艦尾鉤咬合阻攔索後,阻攔索要在數秒時間內將戰機減速至零,並使戰機滑行距離不超過百米。

在飛機慣性和阻攔索阻力作用下,最大的過載係數達到6G,相當於有上百噸的重量衝擊到攔阻索上。

如此大的衝擊動能,要在很短的距離和時間內完全吸收,這就要求整個攔阻裝置,包括阻攔索、阻攔索軸承、滑輪阻尼器、緩衝汽缸等協調工作、高效運轉。其中的阻攔索必須非常結實而且具備很強的韌性,同時要儘可能細,因為飛機尾鉤難以鉤住較粗的鋼索。總體來看,航母阻攔索既要直接承受艦載機尾鉤牽拉帶來的衝擊力,又要具備很高的抗疲勞性能,確保鋼索能夠連續頻繁工作,因此其硬度和韌性的要求異常嚴苛,製造難度也非常大。


為了保證阻攔索在攔阻工作時安全、耐用、高效運行,避免出現斷裂問題或者頻繁更換影響作業效率,必須使用高強度鋼絲,這一度被認為是中國航母計劃的難點之一。在中國發展航母的早期,美、俄等對中國實行禁售,最終還是靠中國自力更生,研製出了完全符合作戰需求的阻攔索。據媒體報道,2012年11月25日,我國首次艦載機阻攔著艦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從艦載機尾鉤與阻攔索“拉鉤”開始到飛機停下全程時間只有2-3秒。

媒體報道稱:面對特種材料技術人才緊缺,軍代表室堅持“不為我所有,但為我所用”的思路,邀請國內三名專家協助進行現場質量管控(最終獲得了成功)。從現有資料看,國產攔阻索直徑35毫米,以麻纖維為核心,圍繞其以高強度鋼絲多次扭結編織而成,鋼絲繩和麻纖維平時以潤滑油浸潤,以保證韌度和潤滑性能。

阻攔索是航母阻攔系統中更換最頻繁的設備,達到一定強度使用次數或時間就必須無條件更換。目前,遼寧號裝備了四條攔阻索,與美、俄、法三國相同。

其次,新一代電磁阻攔系統已經實用化,中國在包括新型攔阻索在內的新一代攔阻系統上也不會缺席。

目前,美國福特號航母已安裝最新的電磁阻攔系統。但這種新系統所使用的攔阻索沒有變化。電磁阻攔系統的優點是佔用空間更少,彈射調節更靈活等。但是,這種新型的攔阻裝置也存在重大弊端,據稱阻攔系統壽命只能使用一千餘次,而且攔截成功率在55%左右,嚴重製約了作戰安全性。另外,媒體報道俄羅斯阻攔索曾多次發生阻攔索斷裂造成飛機降落事故。

相比而言,中國的電磁阻攔技術也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官方媒體採訪中,馬偉明院士認為:我們用了美國人1/5的時間就把電磁阻攔做完了,有了電磁彈射的技術阻攔還難嗎?彈射和阻攔是一正一反,解決了正,解決反不就容易了嗎?

馬院士還說:電磁的作用非常大,無處不在。凡是載運方面,過去用化學能能做的,大部分用電磁能也能做。電磁彈射技術,將在10年內取代傳統的化學能技術。


軍備解碼


我們不說是否國產,是否採用什麼先進的技術,突破了什麼技術難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我們從1949年成立新中國,在打的破爛不堪的國土上重新建立起來新的家園,實屬不易。當年幸虧有蘇聯的幫助,我們建立起來一些基本的工業基礎,這一點是不爭的事實。


進入60年代赫魯曉夫執政蘇聯,由於我們國家不同意蘇聯的霸權主義行徑,赫魯曉夫惱羞成怒,撤走了在華的所有專家。而那個時代我們正在研製原子彈。蘇聯專家臨走時扔下了一句話,“再給你們10年,你們也研製不出來原子彈。”可結果2年後的1964年,我國就成功在西北荒漠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狠狠的打了蘇聯人的臉。
我國成功試爆第一顆原子彈。

在79年改革開放之後,我們以市場換技術的方式,與國外的大公司進行合作,但是核心技術始終把握在人家的手裡。本就不想與你分享。在這個期間段內,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企業承受了多少委屈和心酸。只有那些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會真正的內心體會那份煎熬。也許正在閱讀本文的您也曾經心有體會,歡迎您的留言!


蛇口被譽為改革開放的窗口

直到我們通過辛勤付出和不斷的積累,我們逐漸掌握了一些技術。隨著我們國家經濟不斷的發展,我們的國家和企業在科研上的投入逐漸增加,我們在很多技術上逐漸的突破,不再被國外壟斷,不再去花大頭錢去購買人家的技術,從而讓他們引以為傲的高科技,在我們這裡變成了白菜價。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馬偉明院士在談我們世界領先的中壓直流技術


在涉及到國家國防安全的重大領域和重要產業,國外是根本不會賣給你的。從1989年美國領導的西方集團就對我們展開《對華武器禁運》,一直持續到現在。可是這又怎麼樣?越是壓迫我們的地方,我們越會反抗,而且我們還會做的更好。越是看不起我們的地方,我們做的越是優秀。
尹卓將軍在談我們的電磁彈射技術突破

2000年與以色列合作的“費爾康”預警機項目,都已經馬上就要交貨了,美國的阻撓,讓以色列撕毀了合同,阻斷了我們近10年的預警機道路。可是我們科學家,我們的軍工人不負眾望,硬是把我們的“爭氣機”空警-2000研製出來了,而且還比國外同行業的要上一個新臺階。



2003年我們與歐洲合作衛星導航技術,也就是歐洲的“伽利略”全球衛星定位計劃,我們也投資了,也入股了,然而核心技術卻不讓我們參與,拿我們當冤大頭。我們在2007年憤然決定退出了“伽利略”計劃,同年我們就發射了“北斗一號”導航衛星。這就是我們國家的科技人才,這就是我們祖國棟樑。他們才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北斗導航圖片


我們再回來,對於航母這樣的國際大裝備,核心技術無論是美,俄都不會跟你分享的,就是你拿錢都不好使。所以我們只能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實現技術的一個個突破。就像我們本題的航母攔阻索雖然不是什麼高大上的裝備,但是沒有它,航母就無法形成戰鬥力。這就是航母的關鍵性設備之一,必然遭到國外同行業的封鎖技術。

遼寧號航母上的四道攔阻索

我們前面說過越是封鎖我們,我們越是奮勇前行,如果我們不掌握這些關鍵技術的突破,你覺得我們能夠完工現在的“遼寧號”航母嗎?為什麼遼寧號航母在2002年就到達大連港,卻等到了2005年才開始開工改裝建造,不就是因為某些關鍵技術還沒突破嗎?而這些技術根本是不會有機會從國外能夠購買到的。


疑似正在安裝攔阻索的002型航母

而且有的設備是你購買到了,也可能是根本不夠用的,最後還得自己研製。比如我們的殲-15艦載機,我們只買來一個烏克蘭當時在蘇聯時期留下的TK-10原型實驗機,後來所有的殲-15不都是我們自己造的嗎!
實驗期間的黃皮殲-15降落在航母上


對於航母的攔阻索我們同樣的道理,美國方面,想都不用想,人家連看都不讓你看。俄羅斯根本就不賣給你。而且最近聽說還要來買我們的攔阻索。可見俄羅斯並沒有這樣的技術了,這也可能是當年的蘇聯解體導致的。
成熟的殲-15“飛鯊”
攔阻降落在航母上

並且我們的002型航母目前正在安裝攔阻索,那麼002型的攔阻索是哪裡來的?不還是我們自己研製生產的嗎!這種關鍵性設備只有自己擁有了才不會受制於人,而正是因為這些完整的配套設施的齊全,在加上我們優秀的產業熟練工人的辛勤勞作,我們才能能讓世界刮目相看,我們短短三年半就把一艘新航母下水了!


002型航母

返觀印度的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1999年立項,2006年開工歷時12個年頭到現在,還是在船廠一動不動。歷經3次下水,服役遙遙無期。返觀我們的“遼寧號”早都已經形成戰鬥力了,就是我們的002號目前也已經海試了。
印度的國產航母“維克蘭特”


這就說明一個最重要的問題,自己不掌握核心技術根本就玩不了這樣的大玩具。我們之所以能這樣讓世界驚訝,就是我們已經掌握了所有的技術,我們的軍工才會出現井噴效應,才會出現中國奇蹟!!!
殲-31打開彈倉發射導彈畫面

感謝我們的科學家,感謝我們的軍工人,更要感謝我們那些為了祖國強大而孜孜不倦,默默奉獻的每一位工人,正是他們的努力,付出,才換來我們今天的輝煌成就。

他們才是我們最值得尊敬的人為他們點贊,為他們喝彩!!!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淡然小司謝謝大家的閱讀,留言!!


淡然小司


現代噴氣式艦載機的著陸速度一般都在200~300公理/小時之間,如果不經過攔阻,艦載機需要滑行一千米以上才能停穩,而航母飛行甲板長度只有200多米,因此現代航空母艦必須配備攔阻裝置。艦載機在母艦降落的時候,為了在沒掛住攔索的情況下也能安全復飛,油門都處於最大位置,降落重量都在十幾噸以上,速度200公里/小時以上,這意味著攔索要承受比飛機衝擊更大的力量,所以對攔阻系統的技術要求非常高,很多擁有攔阻裝置技術的國家都把這當成核心機密,概不外傳。


由於使用頻繁,攔阻索需要良好的保養,還需要定期的更換。攔阻著艦系統中出故障最多也是鋼索,斷繩故障佔到航母攔阻系統總故障的80%以上。2003年9月11號,美國海軍華盛頓號攔阻索在飛機著陸時斷裂。導致著陸的F18戰鬥機墜毀,2名飛行員跳傘逃生,另外斷裂以後橫掃甲板的索繩導致7人受傷,其中3人傷勢嚴重。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在赴敘利亞作戰的一個月內,就連續兩次拉斷攔阻索。

航母攔阻系統的攔阻索要非常結實而且有韌性,另外要非常細,如果造的特別粗,艦載機的尾鉤就勾不住,所以研製難度非常大。航母攔阻索的鋼纜具體很高的工藝性,強度和韌性,粗細要恰到好處。鋼纜的索芯過去浸油劍麻編織,現在以尼龍編織為主。中國的下一代攔阻索將會是碳纖維材料。

中國在續建遼寧號的時候,就曾與俄羅斯商談引進庫茲涅佐夫艦的攔阻索技術,俄羅斯當時拒絕了中國的請求,於是中國開始自行研製航母攔阻裝置,並安裝於遼寧艦上面。加拿大漢和軍事雜誌在2011年曾發表文章,所俄羅斯為了報復中國“山寨”蘇-33戰機,自行研製殲-15艦載機,所以拒絕向中國出售航母攔阻系統,斷定由於俄羅斯不給中國提供攔阻索,遼寧艦將成為廢鐵,中國艦載機將無法在航母降落,只能用於起飛訓練。2012年底被中國海軍以一次漂亮完美的攔阻著艦狠狠打臉。

一些“圍觀”的國家也嚴重懷疑中國有無此能力自行研製航母攔阻系統,就像他們到如今仍在懷疑中國是否有能力研製航母彈射器一樣。最終我們自力更生造出來了,其實對於中國這樣工業門類齊全、基礎雄厚的國家,沒有什麼技術是無法跨越的。


科羅廖夫


【遼寧艦用國產阻攔索,中國航母我們完全自己造!】

新華網2012年報道稱,置於飛行甲板後部的阻攔索裝置完全由我國自主研製製造,在戰機著艦時與尾鉤完全咬合後,在短短數秒內使戰機速度從數百公里的時速減少為零,並使戰機滑行距離不超過百米。

今年10月份,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上的退役女雷達兵古麗帕麗參加電視臺節目,講述了她在航母上的三年經歷。這名女兵談到我國曾被嘲笑“造不好航母的阻攔索”,最終卻令俄羅斯專家折服。

航母阻攔索是應用於航母飛行甲板後部的攔截裝置系統。在戰機著艦與尾鉤完全咬合後,阻攔索要在短短數秒內使戰機迅速減速至零,並使戰機滑行距離不超過百米,是艦載機著艦的“生命線”。2012年11月25日,我國首次艦載機阻攔著艦試驗已取得圓滿成功!從艦載機尾鉤與阻攔索“拉鉤”開始到飛機停下全程時間只有2-3秒。

為艦載機打造“生命線”,中國只能自力更生。此前,網上有噴子稱,中國航母上的阻攔索技術來自西方和俄羅斯。那麼我們就來看一下俄羅斯航母上阻攔索質量如何?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消息稱,完成在敘作戰任務後,1架俄羅斯海軍的蘇-33艦載機,在著陸“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母時,因阻攔索斷裂而衝出甲板。這已經是俄羅斯航母上的第二次阻攔索斷裂事故了,可以說阻攔索令其損失慘重。所以,中國航母阻攔索技術來自俄羅斯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

目前,中國已構建起完善的大中型常規航母研發、建造體系,從船體、甲板需要的特種鋼材,到動力系統、阻攔索、蒸汽/電磁彈射器、艦載機系統,已經完全實現國產化,在航母研發和建造方面,中國從未受制於人!


軍事觀察員東旭


航空母艦的阻攔索當然是國產的啦。據說還有這麼一段兒故事。當時我們求購於俄羅斯,俄羅斯以種種理由拒絕。求購烏克蘭,烏克蘭表示只有樣品不能生產。西方國家更是不可能,他們還想看我們的笑話。沒有辦法,我們只有立足於國內。當航空母艦阻攔索進行招標的時候。 能生產的公司和廠家都來啦。當航母設計方拿出阻攔索的設計技術指標的時候。生產的廠家,都吃驚了。一家生產廠家說,這種阻攔索,我們早就能生產啊。如果需要,我們可以隨時提供合格的產品。產品送來後馬上進行試驗,結果完全符合要求!這個產品其實我們多年前就能生產了。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我們偉大的祖國,真正的了不得!


阿毛143459094


當然是是國產的啊

河北省保定市的一家民營企業生產的,記得叫巨力索具吧。不僅僅是目前我們的航母阻攔索是這家公司生產的,很多國家重點項目這家公司都有參與。航母僅僅是他們的小CASE,神州飛船是靠啥吊裝的?也是巨力索具的產品!


這家公司當年可是號稱“給我一個吊點,我能吊起地球”的。

開始說到國產航母阻攔索W君也是有點小吃驚,畢竟就連美國自己的航母上阻攔索也不斷的爆出斷裂抽斷十幾個人腿的段子。

而且在遼寧號航母建設初期咱們也暴出過阻攔索斷裂抽飛機的事故。

但後來這家公司接手,並有自己的創新,在阻攔索鋼纜內加入高韌性的尼龍合成纖維。成功的救駕中國航母,W給點個贊!

由於航母阻攔索的事情W知道的這家公司,後來發現其實這家公司並不簡單,這些東西的索具也是巨力提供的!

神州返回艙的吊索

嫦娥探測器的吊索。


咱們連飛船返回艙都能吊的住,攔個飛機什麼的就更沒問題了,這下W君放心了。


軍武數據庫


是的沒問題,看外媒的報道就知道,這是我們國產的,不幫助的是根本不可能,幫助一點的早就嚷嚷成了聲,沒幫說幫,誰也沒有這麼厚的臉皮。中國正是這麼著,給人東逼西逼,七逼八逼,逼出了所有技術國產化,幾十年來我們面對的技術困境向來如此。當了緊想用個替代品,門都沒有,一切只能立足自家搞,有意思的是,就是這樣還快些。如之汽車和大飛機都賣給我們,至今沒有搞掂,多少關鍵技術仍被人卡脖子。可見技術的東西唯有自家努力,別無捷徑好走。尤其在我們這樣的大國,今天之人不努力,生活在科技逼人的後人就只能餓飯了,囑語後世子孫,一國一家一民族,不將掙錢的技術操之在手,命運不可能掌握在自己手裡。一條阻攔索,要說有多少黑科技,中國又是如何實現的,其中大有故事。

有多科幻?航母作為科技之集大成之作,一物一陳非虛設,一條阻攔索亦有歷史,自從1924年英國人一造之,安裝在美國“蘭利”號航母上,由三大系統而構成,制動器械、液壓緩衝和冷卻系統,發展至今,以美國MK7為代表,亦相當完善完美。當尾鉤鉤住後,滑輪索作動主液壓缸的活塞,將油液擠進蓄能器,由此產生的壓力損失使飛機逐漸減速。說者輕鬆,強度與韌性,要做到工藝追求,在駕御十幾噸的飛機衝量,而且抗疲勞性能要求極高,非容易。現在能造者四家,中美俄英,都出過事,最近者2017,俄之“庫茲涅佐夫”號,因拉斷兩斷阻攔索而損失兩架艦載機;03年美國“尼米茲”級“華盛頓”號也因攔阻索斷了導致飛機墜毀。中國2013,因拉斷鋼纜,阻攔索空中橫掃擊中了殲-15尾翼。

“造不好的阻攔索”。西方眾口一詞曾斷定,中國弄不出來,東西雖小但事卻不小,充滿黑科技,因此曾有引進的想法,談判多年最後一刻被拒絕,沒有阻攔索,中國戰鬥機上不了艦,一時似乎都在圍觀,要中國好看,這個事航母退役女兵曾在央視有披露,中國造出來以後,請俄專家現場質量管控,豎起大拇指,曰,哈拉掃,我們成功了。航母越造越好,新一代阻攔索開始了工程運用,美國的電磁阻攔系統,一千次阻攔就出事,遠未達到設計要求。美國不成並不代表中國不行,2016年央視有報道,中國的新一代阻攔裝置,可瞬時攔阻超過150噸的艦載機,使用了新型結構,比之美國“福特”號的一套,尺寸減小了三分之一,重量減少了三分之二,阻尼特性棒極了,中國完成了超越。

概不外傳。小小阻攔索,技術含量並不低,作為核心技術機密,概不外傳,我們不會,人家亦然,不必動氣,航母畢竟致命運的重器,我們說所有的化學能都可以物理特性的技術替代,比如說電磁,這根直徑35毫米的阻攔索,在我們的電視鏡頭中要時以潤滑油浸潤,就是俗話說的上油,其作動時間,據公開資料2-3秒,在上一代完成和實現跨越,省了大量外匯,要謝謝人家的,沒有他們一時“牽絆”,我們進步不了這麼快滴。從一無所知,到成為此技術的一極,大遼成,有叫所有技術國產化,這是中國的能量唄。罷罷罷,工業基礎雄厚,體系健全,已礙難有過不去的火焰山,西遊要借巴蕉扇,行者路遠想盡辦法,要鑽進鐵扇公主肚子裡,今天不然,說變就變,我們自個能造。


魂舞大漠


這個事情其實早有官方報道證實過:國產的。

在2011年12月28日的中國國防部記者會上,當時的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上校在回答關於“有報道說中國航母平臺20號出海進行第三次海試,請予以證實。有外媒稱俄羅斯拒絕對華出售阻攔索裝置,這將使中國艦載機試驗大大延後,也將推遲中國航母的列裝時間,請問如何評論?”這一問題時表示:大家對中國航母的發展建設問題非常關注,今天在這裡可以告訴大家,我航母平臺前期開展的海上試驗均已達到預期效果,目前正按計劃在海上開展後續科研試驗。需要強調的是,航母平臺的科研試驗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根據工作需要,航母平臺今後還將繼續出海開展相關試驗和訓練,希望大家能夠客觀、理性看待。 關於中國航母阻攔索的報道是毫無根據的。中國軍隊武器裝備發展建設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主創新的原則,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研製和生產。我航母平臺主要系統裝備,包括阻攔索在內,都是自主研發和改裝的。

飛機阻攔系統是一種重要的機場地面設施,主要用於陸基、艦載飛機的應急阻攔。阻攔索作為飛機著陸的最後保障一直以來都是阻攔系統的難點問題。國外從20世紀50 年代開始研究阻攔系統及其相關裝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美國海軍MK7型攔阻系統。它主要由攔阻機、攔阻機驅動、攔阻索支撐以及鋼索固定緩衝等系統組成。最新型的MK7-3型能夠回收時速130千米、重約23噸的艦載機,攔阻距離約為100米。美軍航母上備有4道攔阻索,第一道設在距斜甲板尾端55米處,然後每隔14米設一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