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月勘察、4次座谈、10份检察建议…… 变化来了

塞外山城张家口位于北京西北上风口,因山得名,以风出名。当地群众打趣道:“张家口一年只刮两次风,一次就刮半年。”虽经多年植树造林,沙尘天气明显减少,但防治任务依然繁重。

2018年入春以来,几年未见的沙尘天气再次袭来,强劲的西北风裹挟着沙尘开始肆虐大地,一路向南。与此同时,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在2018年强势启航,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检察院也决心要在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有所作为,重点突破。

民行检察官很快透过办公楼的窗户发现了问题。原来,检察院办公楼南、北方各有一块面积巨大的施工工地,初春尚未开工,建筑垃圾及裸土未进行遮盖,每当大风起时,黄沙漫天飞舞,路人纷纷闭眼捂鼻。此时,正值张家口创城、创奥关键期,建设项目多,施工扬尘已成为市区可吸入颗粒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问题找到了,解决之道又在何方?就在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住房城乡建设、市容环境卫生、交通运输、国土资源等部门,根据职责,做好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建设单位应该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同时规定各类工程建设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扬尘污染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责令改正。

施工扬尘防治需要多个行政机关协作,涉及部门越多,推诿扯皮可能就越多。确定各自责任、分工,破解多头治理困局,检察机关就是这中间的“粘合剂”和“催化剂”,借公益诉讼重建防治施工扬尘机制呼之欲出。

2018年2月至3月间,我们跑遍全区各个工地,进场巡查、现场勘验、拍照取证,共发现辖区内胜利中路、工业东街原拖车厂共3处工地存在严重问题。我们先后与相关部门座谈4次,向区城管局、环保局、国土局、城建局四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书10份,督促相关部门加大日常执法力度,加强协同配合,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打赢防治污染攻坚战。

3月中旬,在多方努力下,三处工地共计近15万平米的裸土和垃圾得到全面覆盖。同时,桥东区依据政府职能分工重新确立了城管局牵头处置建筑施工扬尘污染、其他机关协同配合的治理新机制。

各工地整治前后对比:

1、工业东街原拖车厂工地

1个月勘察、4次座谈、10份检察建议…… 变化来了

整治前

1个月勘察、4次座谈、10份检察建议…… 变化来了

整治后

2、胜利中路161号土地

1个月勘察、4次座谈、10份检察建议…… 变化来了

整治前

1个月勘察、4次座谈、10份检察建议…… 变化来了

整治后

3、胜利中路原硫酸厂工地

1个月勘察、4次座谈、10份检察建议…… 变化来了

整治前

1个月勘察、4次座谈、10份检察建议…… 变化来了

整治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