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兩大難題,「送必達、執必果」見成效!多家媒體點讚「廣州經驗」

破解两大难题,“送必达、执必果”见成效!多家媒体点赞“广州经验”

“送達難、執行難”是長期困擾人民法院、影響公平正義的頑疾。今天下午,廣東省委政法委召開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勇在會上作了廣州法院深入推進“送必達、執必果”試點工作的經驗交流。

破解两大难题,“送必达、执必果”见成效!多家媒体点赞“广州经验”

*廣州中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勇在會上作試點工作經驗交流

廣州法院46條破解

“送達難、執行難”的經驗

被人民法院報、南方日報、廣州日報

等多家媒體報道

破解两大难题,“送必达、执必果”见成效!多家媒体点赞“广州经验”
破解两大难题,“送必达、执必果”见成效!多家媒体点赞“广州经验”

廣州法院如何破解“送達難、執行難”?

提供了哪些“廣州經驗”?

今年3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到廣州法院調研時要求,廣州法院要在破解“送達難、執行難”等制約法院科學發展的問題上大膽探索,為全國提供先進經驗。5月8日,廣東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印發《關於破解“送達難、執行難”實現“送必達、執必果”工作方案》。

近3個月以來,廣州法院認真貫徹落實最高院、省高院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政法委、市委政法委批示指示精神,按照“6月底前見成效”的進度要求,深入推進“送必達、執必果”試點工作。

據瞭解,目前多方協調機制快速建立,46項措施快速落地,急難問題快速解決,“送達難”“執行難”逐步破解,各項工作取得明顯進展。今年1至7月,全市法院新收執行案件105887件,同比上升3%;結案71049件,同比上升36.7%;已結案件執行到位金額232.8億元,同比上升150.3%。

送必達:針對破解“送達難”➤➤➤

對接數據庫確保“送得準”

民事案件直接送達縮短7.7天

據統計,5月至7月,全市法院民事案件直接送達平均用時9.35天,同比縮短7.7天;首次送達成功率58.85%,同比提高14.72個百分點。

為深入推進“送必達”工作,破解“送達難”問題,廣州法院積極採取了三項主要措施:

拓寬受送達人信息採集渠道,確保送得準。推動與廣州市標準地址數據庫對接,實時查詢全市外來人員及1300餘萬條人口、企業的標準地址信息。建立通信運營商當日快速反饋信息機制,3個月來獲取171名未留下聯繫方式的受送達人手機號碼併成功送達。通過特別端口向受送達人推送手機送達信息,受送達人閱後方可關閉短信。推動行業協會修訂標準合同,約定銀行、保險合同確認的地址可用於接收訴訟、執行文書。

大幅壓縮送達耗時,確保送得快。整合網上立案、電子送達、“廣州微法院”小程序、郵政“E鍵送達”等多平臺功能,建成廣州法院智慧送達平臺,實現送達工作統一管理、一鍵送達、全程留痕、隨時可視、實時可查。5月至7月,通過智慧送達平臺發送訴訟文書3323件。建立全市法院受送達人地址標準數據庫,立案時自動抓取、匹配歷史成功送達地址信息。建立郵政公司輔助送達機制,送達員通過內網專線將送達指令推送到郵政公司後,郵政公司安排專人打印、封裝、登記並直接寄送,送達員可實時查詢投遞狀態。智能送達專櫃實現全天候送達,送達員將文書投遞到送達專櫃後,受送達人可隨時自助領取。提高電子送達適用率,明確網上立案、當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有律師代理的案件,原則上全部適用電子送達方式送達。制定出臺《關於開展委託代理律師直接送達工作的若干規定》,探索委託代理律師直接送達制度。

破解两大难题,“送必达、执必果”见成效!多家媒体点赞“广州经验”

*在訴訟服務中心外設置智能送達專櫃,送達員將送達文書投遞到送達專櫃後,系統自動發送短信通知受送達人,受送達人可全天24小時隨時自助領取送達文書。

健全工作機制,提高科學化規範化水平。出臺《關於完善送達工作機制進一步提高送達質效的若干規定》,對主要送達方式的任務發起、送達要求、時限和結果反饋等關鍵環節和時間節點作出明確規定,建立送達工作動態管理監控機制。從嚴審查適用公告送達方式,5月至7月公告送達案件佔比15.87%,同比下降7.9個百分點。拓寬公告送達發佈渠道,今年以來通過新華網等網絡渠道發佈送達公告42759件,發佈用時從20天左右壓縮到2個工作日以內。推動制定《廣州市法律文書寄遞項目操作規範》,與郵政公司建立郵寄送達質量雙向通報制度,通過夜間送達、提高投遞頻次、強制綁定回執等措施提高送達成功率,5月至7月,郵寄方式送達成功率達87.57%,同比增加14.8個百分點;回執合格率達98.26%,同比提高15.9個百分點。

執必果:針對破解“執行難”➤➤➤

結案增幅明顯高於收案增幅

5291名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

數讀

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全市法院有財產可供執行案件法定期限內執結率90.5%。

今年5月、6月、7月,全市法院終本案件合格率分別為99.39%、99.51%、99.78%,較4月底平均提高11.7個百分點。

據瞭解,今年以來,廣州兩級法院有財產可供執行案件法定期限內執結率、終本案件合格率、執行到位率等核心指標穩步提升,全市法院執行工作呈現收案平穩、結案大幅上升、結案增幅明顯高於收案增幅、存案下降、質效全面向好態勢。

破解两大难题,“送必达、执必果”见成效!多家媒体点赞“广州经验”

*廣州中院開展“四查一搜”專項執行行動,執行隊伍整裝待發。

全面進入決勝狀態。廣州市中院院長王勇主持召開8場督辦推進會,6月以來開展2次全方位視頻巡查,對工作成效不明顯的負責同志親自談話提醒。制定決勝基本解決執行難行動計劃、攻堅作戰圖,實行掛圖作戰。開展清理長期未結執行案件專項行動,5月至7月清理一年以上長期未結執行案件1696餘件。今年以來,全市法院增配62名執行法官和118名執行輔助人員。對23名不適應執行崗位要求的幹警,及時調整出執行隊伍。

健全創新工作機制。健全新型執行團隊運行機制,全面推行執行案件繁簡分流,實現以10%的執行人員力量辦理70%以上的執行案件。完善執行轉破產銜接機制,今年1月至7月,全市法院13635件執行案件移送破產審查。完善執行績效考核制度,加大績效核心指標的考核比重。

增強智慧支撐能力。實現與大數據局信息共享平臺數據對接,導入戶政、人社等各職能部門數據13類70億條,初步實現對被執行人的大數據畫像。上線執行大數據管理分析平臺,實現對財產查控、處置、執行款到賬等9個關鍵環節的動態管理、逐級預警、限時督辦。執行指揮中心歸口負責全部執行案件的網絡查控和案件快速流轉,今年來集中查詢55萬餘次,集中控制財產7283項。建立與公安機關網絡協作執行機制,快速查詢、反饋被執行人和被執行財產線索。

提高外部協同水平。緊緊依靠黨委領導,市委政法委先後3次召開基本解決執行難推進會,指定專人歸口協調問題。建立與公安機關執行協作機制,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協助法院拘留失信被執行人173名,其中124人在被採取強制措施後履行還款義務,涉及執行標的1300餘萬元。構建網格員協助執行體系,首批納入11000名網格員,協助辦理送達、查找被執行人財產等事項293項。

建立涉案不動產、車輛網絡詢價機制,6月份以來對293件案件321宗不動產進行大數據評估,評估週期縮短到3個工作日。推動涉案廣州牌照小客車帶指標拍賣,市政府明確符合增量指標申請條件的買受人競拍司法拍賣車輛可直接申領指標。推行公證參與執行輔助事務,今年以來協助辦理案件650件,輔助辦理執行事項1215項。

營造各界支持氛圍。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寄送信息專刊,先後召開司法網絡拍賣、執行懸賞、涉民生案件情況通報等多場新聞發佈會。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介紹廣州法院智慧執行工作經驗。通過官方微信、“廣州微法院”推送35期執行專題報道,瀏覽量超過50萬人次。今年以來開展4場“直播抓老賴”活動,逾400餘萬人次觀看,多名被直播的被執行人主動聯繫法官要求還錢。

相關閱讀:《法院添“智”,司法提質!《焦點訪談》詳解廣州智慧法院建設》

今年以來,對266名被執行人採取司法拘留措施,公佈38442名失信被執行人的信息,促使5291名失信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

數讀

今年1月至7月,全市法院新收執行案件105887件,同比上升3%;結案71049件,同比上升36.7%;存案61390件,同比下降21.1%;法官人均結案268件,同比上升29.5%;已結案件執行到位金額232.8億元,同比上升150.3%;實際執結率26.6%,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執行完畢率20%,同比提高7.5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對266名被執行人採取司法拘留措施,公佈38442名失信被執行人的信息,促使5291名失信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

下一步,廣州法院將繼續認真對照《關於破解“送達難、執行難”實現“送必達、執必果”工作方案》確定的各項任務,一方面咬定目標、繼續推進,另一方面加強經驗總結、成果轉化,為破解“送達難、執行難”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廣州經驗。

來源 | 綜合整理南方日報、廣州日報

記者 尚黎陽 魏麗娜

通訊員 甘尚釗 周冠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