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爲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醉美黔東南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於貴州省東南部。下轄16個縣市,州府凱里市。全州轄凱里1市和麻江、丹寨、黃平、施秉、鎮遠、岑鞏、三穗、天柱、錦屏、黎平、從江、榕江、雷山、臺江、劍河15縣,凱里、爐碧、金鐘、洛貫、黔東、臺江、三穗、岑鞏、錦屏、黎平10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有7個街道,94個鎮,110個鄉(其中17個民族鄉)。境內居住著苗、侗、漢、布依、水、瑤、壯、土家等33個民族,2015年末常住人口348.54萬人,戶籍人口473.54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0.2%,其中苗族人口占42.7%,侗族人口占29.9% [1] 。

黔東南總面積3.0337萬平方公里,東西相距220公里,南北跨度240公里。地勢西高東低,自西部向北、東、 南三面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 歷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說。境內溝壑縱橫,山巒延綿,重崖迭峰,原始生態保存完好,境內有雷公山、雲臺山、佛頂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護區與自然保護區29個,其中雷公山自然保護區為國家自然保護區。

是否有那麼一個地方,你不曾來過,初次邂逅卻有著闊別經年之感。那裡的一草一木,一塵一土,都像曾在夢裡出現過一樣,帶著一種隔世的陌生與熟悉……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它是《紐約時報》評出的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它是聯合國世文會確定它為全球10大旅遊首選地之一;

它是世界鄉文保護授予為全球18個生態文化保護圈之一

它是《孤獨星球》推薦它為中國最值得去的地區之一;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論風情,它不動神色地保持著淳樸的民風與絢爛的民族文化,在當地尋覓民間盛行已久的姊妹節、爬坡節等民族節慶,看規模最大、服飾最漂亮的臺江地區苗族盛裝穿梭在街頭;↓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論底蘊,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館”、“人類保存的最古老的歌謠”、 “人類疲憊心靈的最後家園”,它是心靈深呼吸和養生休閒的福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千戶苗寨

論環境,境內溝壑縱橫,山巒延綿,重崖迭峰,原始生態保存完好,歷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說。原始植被保護區與自然保護區高達29個;↓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論民居,你還未曾踏足更為淳樸的山區村寨,在神秘小寨子裡漫步,等待陽光曬進木質的吊腳樓,不緊不慢的生活,猶如行走於時光的邊緣;↓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論生活,你還未曾瞭解這裡看到的一切,它們與現代工業無關:日常的趕集生活、民間的造紙與染布手藝、古老的歌謠與相親方式……↓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它是黔東南,一個美得低調、美得驚豔的神秘之境,深藏於青山綠水外,群山峻嶺間。等待那個懂它的人、對的人身臨其境。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遇見東方最古老的情人節

在隆重的氛圍裡,趕赴一場如約的民族盛事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這是苗族人最盛大的節日之一,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舉行,千百年來,臺江地區的苗族通過這個節日,來消化掉各個村寨適齡未婚的青年男女們。終身大事永遠都是最隆重的,節日的三天裡,整個臺江成了苗家習俗和精美服飾的大展館。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適婚的姑娘著上盛裝,畫上美妝,和大家一起載歌載舞,還有鬥牛、鬥雀、踩鼓、抓魚比賽、長桌宴等等,各大寨鑼鼓昇天,一片沸騰。你定會被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所感染,體驗一把“東方情人節”的溫馨浪漫。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而且這裡的人們還未經商業化薰陶,幾乎家家大門敞開,人人熱情好客,非常淳樸友善,迎面有大嫂遞上傳統的手抓紫米飯(與姊妹諧音)和鹹肉+燒雞。聽說,如果姑娘給小夥送上姊妹飯,那便是定情的信物了。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融入當地生活怎能錯過三部曲:趕集、造紙、長桌宴,感受淳樸的風情

舟溪趕集 -學當地老百姓感受熱鬧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舟溪趕集發生在卯日和酉日,在這裡生活的苗族會穿上平日不怎麼穿的短裙,有種盛裝出行的感覺。這裡的趕集跟其他地方一樣,都是彙集了當地最傳統的習俗,可以買到很多好玩的玩意兒,周邊的老百姓都會在這一天過來趕個熱鬧。

古法造紙 -石橋山洞裡的傳統技藝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只存在於史書的造紙技藝,在石橋這個小小的苗寨被保存了下來。傳統的石橋古法造紙在山洞裡傳承著古老的技藝,就像一部老電影,回放著這一項落寞的絕活。在這裡,你將體驗到這項神奇的技藝,和國家級傳承人面對面交流,考察造紙天然洞穴,自制花草紙。

長桌宴 -喝了這碗酒再來一桌菜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如果時間正好趕巧,一定要體驗當地特色的長桌宴,桌宴上幾乎包含了所有特色食物,也許你不是很適應,但長桌宴的氣氛是最值得體驗的,還會有苗族姑娘上來敬酒。

用腳步去丈量黔東南的自然秘境

這裡有著25℃的夏天,優哉遊哉享受夏日清涼

從江加榜梯田國家溼地公園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加榜梯田位於從江縣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榜鄉東北面,是中國最好梯田之一,梯田中散落著苗鄉特有的吊腳樓。是苗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傑作。苗族是“稻飯魚羹”的民族。論春夏秋冬,每天清晨,一層層雲霧從河邊緩緩升起,慢慢的、慢慢的,這些美麗的梯連同梯田邊上的苗鄉吊腳樓全都被籠罩在雲霧中,遠遠望去,那些依稀可見的吊腳樓,若隱若現,飄渺悠然,讓你在陶醉中生起一種身在幻境的錯覺。

雷公山國家森林公園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雷公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雷山縣,森林覆蓋率達88%,是以保護禿杉等珍稀生物為主的自然資源(包括水源涵養,旅遊)並具有綜合經營效益的亞熱帶山地森林生態公園。雷公山國家森林公園是鑲嵌在貴州高原上的一顆綠色明珠,是一塊集靠科考與生態旅遊為一體不可多得的寶地,是貴州東部極具生態旅遊開發潛力的處女地,是研究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研究禿杉天然群落等的理想基地,深受中外專家學者和遊客的青睞。

去黔東南原始神秘的寨子古鎮裡漫步

尋覓那些被光陰歲月洗滌過的人間煙火

西江千戶苗寨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曆史與發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節、吃新節、十三年一次的牯藏節等均名揚四海,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館,展覽著一部苗族發展史詩,成為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文化的大看臺。西江有遠近聞名的銀匠村,苗族銀飾全為手工製作,其工藝具有極高水平。

鎮遠古城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鎮遠古鎮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名鎮,位於舞陽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過,北岸為舊府城,南岸為舊衛城,遠觀頗似太極圖。兩城池皆為明代所建,現尚存部分城牆和城門。城內外古建築、傳統民居、歷史碼頭數量頗多。這座擁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地處入黔要道,旅遊資源極為豐富,人文古蹟眾多,自然風光旖旎。

黎平肇興侗寨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黎平肇興侗寨是貴州省十佳特色旅遊城鎮景區。黎平肇興侗寨地處於兩座山脈之間的谷地,村寨呈船形狀。肇興侗寨建寨歷史悠久,距今已有840多年的歷史。就侗族南部而言,肇興侗寨是屈指一數的,有“千家肇洞”和“侗鄉第一寨”之美譽。肇興侗寨四面環山,寨子建於山中盆地,一條小河穿寨而過。寨中房屋為幹欄式吊腳樓,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頂覆小青瓦,古樸實用。

錦屏隆裡古城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貴州這個地方被《紐約時報》評為一生必去的旅行地

▲隆裡古城是中國與挪威王國國際合作“貴州生態博物館群”之一[3] 和貴州省重點建設的文化古村鎮之一,是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歷史文化名鎮。2002年,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隆裡古城是中原文化與貴州少數民族文化融合的產物。隆里人保留和傳承著古樸的傳統文化,以民間為載體的玩花臉龍、唱漢戲、迎故事最具代表性,被譽為隆裡古城的“三大瑰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