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退燒別再用柴胡注射液了,藥監局已經下禁用令了

孩子一發燒,家長就焦急,千方百計的給娃退燒,又是捂汗、擦酒精、又是吃退燒藥。恨不得馬上飛奔醫院,其實根據發燒的不同程度,處理方式也是不一樣的。體溫超過正常範圍高限稱為發熱(一般來講口腔溫度高於37.5 ℃,腋窩溫度高於37.3℃,為發熱)。

兒童退燒別再用柴胡注射液了,藥監局已經下禁用令了

首先孩子發熱未必都是壞事,它是人體對外來病源的有效免疫反應,是對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當孩子發燒,家長應該重視,但千萬彆著急給孩子吃藥打退燒針。

眾所周知的柴胡注射液,普遍用於流行性感冒的發熱治療,在兒童臨床用藥上,更多用來當作退燒針,給孩子們退燒。但是前不久,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公告,要求柴胡注射液說明書增加警示語,並對【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等項進行修訂。

兒童退燒別再用柴胡注射液了,藥監局已經下禁用令了

其中附件《柴胡注射液說明書修訂要求》中明確指出,在【禁忌】項目中須註明:兒童禁用

兒童退燒別再用柴胡注射液了,藥監局已經下禁用令了

柴胡注射液,又一款兒童常用藥被禁用了請各位家長留心,隨手轉發給你身邊的朋友。

那麼,發燒不建議立即吃藥和注射退燒藥,聽說捂汗、擦酒精可以降溫,這是真的嗎?

錯 錯 錯 !

誤區一:

捂汗可以退熱

有些老人認為,捂出一身汗就可以退熱,喜歡將發熱的孩子裹得嚴嚴實實,生怕孩子吹風。但這是大錯特錯的做法。在疾病緩解前,蓋得多或穿得多,是不利於散熱降溫的。寶寶發熱時,本身就產熱大於散熱,總這麼捂著,體溫可能會繼續上升。甚至會因溫度過高,誘發寶寶抽搐。

千萬不要刻意捂汗,環境溫度讓寶寶覺得舒適就好,熱了脫一件衣服,冷了加一層被子。

兒童退燒別再用柴胡注射液了,藥監局已經下禁用令了

誤區二:

擦拭酒精退燒

絕對禁止家長自己用這種方法給寶寶降溫。酒精擦拭的退熱效果並不顯著,且持續時間短。酒精本身可能對寶寶的嬌嫩皮膚產生刺激。在身體發熱時,酒精更容易通過皮膚吸收入體內,造成寶寶酒精中毒。

一定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要這麼做!

誤區三:

趕緊來片感冒藥退燒

兒科醫生通常會把腋溫38.5 ℃ (肛溫≥39 ℃)作為是否服用退熱藥的分界點。但如果孩子精神不錯的話,能吃能玩能笑活蹦亂跳或者安靜睡覺的,也並非一定要吃退熱藥,可以繼續觀察。反之,如果發燒未到38.5 ℃但精神偏差,也是可以酌情給藥的,必要時找醫生判斷孩子的病情。

兒童退燒別再用柴胡注射液了,藥監局已經下禁用令了

目前,兒科應用最廣泛的退熱藥是對乙酰氨基酚(泰諾林)和布洛芬(美林)。一般的發熱,單一用藥即可,不要混用。持續高熱,可在醫生指導下交替使用兩種藥物。服用退熱藥後通常都是在半小時左右開始產生效果。

一般情況下如果孩子精神狀態好,用物理降溫或口服退熱劑後體溫達到正常,就不需要立刻去醫院了。那出現哪些現象的時候需要立即去醫院呢?

出現以下症狀需就醫

當孩子出現:嗜睡、煩躁、膚色蒼白或發灰、呼吸困難、驚厥、頻繁嘔吐、少尿等情況時就要立即去醫院。

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發熱時的溫度並不能完全體現孩子病情的嚴重程度。即使體溫不高,發熱超過2-3天也應該到醫院就診。

那麼,孩子發熱後在家裡或者是去醫院前家長能為孩子做些什麼呢?

發熱護理措施減少所穿的衣物,新生兒、小嬰兒鬆開包被。

第一原則是儘量讓孩子舒服。

兒童退燒別再用柴胡注射液了,藥監局已經下禁用令了

1、控制溫度

可以打開空調,建議溫度在24℃-26℃,以寶寶舒服的溫度為宜。少穿點衣服,一般孩子的新陳代謝比較旺盛,剛入睡時容易出汗,可以換薄一點的被子,幫孩子把體內的熱量散出去。

2、溫水擦拭:

即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水的溫度32-34℃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鐘以上。擦拭的重點部位在有大動脈、大靜脈走行的地方,如:頸部,腋下,肘窩,腹股溝等。擦浴不是退熱的方式,但能讓寶寶覺得舒服,可以作為輔助手段。

3、多喝水排尿,注意休息:

寶寶發燒了一定要多喝水,讓寶寶尿尿幫助體內循環。並且要補充身體流失的電解質,看情況可以讓寶寶喝些葡萄糖水或者淡鹽水。並保證孩子充分休息,避免孩子間交叉感染。發熱的孩子也不建議上體育課,避免孩子過度勞累對身體恢復不利。保持室內溫溼度適宜,空氣流通,飲食應清淡易消化。

兒童退燒別再用柴胡注射液了,藥監局已經下禁用令了

發熱是兒童時期常見的症狀,家長要學會給孩子在家中降溫、護理,同時也應知道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去醫院就醫。這樣,一旦孩子發熱才不至於過度緊張,同時又可以避免延誤孩子的病情。

兒童退燒別再用柴胡注射液了,藥監局已經下禁用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