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漱秋:一生研究《傷寒論》造詣高

鍾漱秋: 一生研究《傷寒論》造詣高

-----贛南名老中醫風采錄(之二)

曾祥裕

我的初中老師鍾宏達先生,壽登耄耋,近來年因中風,身體虛弱,病中他心中念念不忘的整理出版的三冊中醫著作,還有幾百冊壓在臥室裡。他說,那些書體現了父親鍾漱秋一生研究《傷寒論》的心血!

我心中對這位高齡老人弘揚中醫的執著和勤奮精神,表示敬佩!

鍾老師曾在贛一中任教,擔任過我的班主任。他出自名醫之門,其父鍾漱秋生前是贛南一代知名中醫,醫德高尚,醫術精湛,臨床經驗豐富。

鍾漱秋:一生研究《傷寒論》造詣高


鍾老師自幼耳濡目染,喜好閱讀醫書,有幸聆聽父親傳授中醫的精微要旨,並隨父診察患者,得到家父的悉心傳授,其長達七十多年,一直在教學之餘研究中醫。

我在擔任贛州地區中醫藥學會秘書長期間,曾整理過名老中醫名冊,其中就有鍾漱秋先生。他是上世紀中葉譽滿贛州的一位名老中醫,曾擔任原贛州地區公費醫療門診部主任醫師,從事中醫臨床工作達半個世紀。他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治學嚴謹,研究解讀《傷寒論》造詣較高。長期以來,他將日積月累,研究心得訴諸文字,文稿藏之於書齋。

據鍾宏達老師說,他父親生前曾對家人留下遺願,在合適時候整理發表他的遺稿,讓更多中醫同行分享其臨床經驗。

鍾宏達老師退休後潛心整理家父的遺稿,將之整理成書,書名為《傷寒論哲理應用》。

鍾漱秋:一生研究《傷寒論》造詣高


《傷寒論哲理應用》分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前言,概述《傷寒論》的學術淵源、學術價值以及內容概要;而主要闡明的內容是有關傷寒哲理的基本觀點,從而為學《傷寒論》全文創造先決條件。

第二部分:六經病證辨析,是全書的主體與精華。其敘述體裁方法,系按論中條文逐條分析,明確其真諦及應用;主要介紹個人臨床體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言簡意賅,有所發明,有獨特之處。如對論中那些有法無方的條文就提出適宜組方加以補充之。( 補充宜用方劑包括變通運用配方近百餘方) 所列這些寶貴醫學心得,是難以單從書本上閱讀所能獲得的,故頗有研究參考應用的價值。

第三部分:附錄,首先介紹研究熱病誘發症驗方集(共30餘配方,屬傳家秘方)。這些配方的研製是傷寒哲理應用的又一具體體現,也可供研究參考應用。

其它附錄內容均係為了有助於加深理解傷寒哲理而設,內容簡明,實用性強。

鍾漱秋:一生研究《傷寒論》造詣高


專家認為,《傷寒論哲理應用》一書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是研究《傷寒論》一本有價值以入門讀物,若孜孜以求,融會貫通,將有利於提高醫學理論水平與辯證施治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