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都有两个儿子,咱们也不能输,生多一个儿子,多子多福”

60年代的姑娘终熬成婆,多子真的多福吗?

(一)

60年代的中国,遍地贫困,家里要是有个儿子才叫好命,因为男人力气大,抬抬扛扛好找工作。

60年代出生的可妈,年轻那会是一位小巧玲珑的小美女,当年还没有做妈,大家都叫她可妹,当时刚兴起“自由恋爱”的社会风,见有一个憨厚的小伙子天天蹲在她家门口旁看代表新科技的黑白电视,说是看电视,不如说是偷瞄小美女,这样一来一去,日久生情,懵懵懂懂的就走进了婚姻,当天小伙子骑着一辆凤凰牌自行车来接拎着两张被子的可妹,这样就算结婚了。

婚后的日子虽然清苦贫穷,但夫妻恩爱有加,育有一儿一女,那个年代,身边的亲朋好友都信奉多子多福,想尽办法生两三个儿子。

可妹和丈夫商量:“别人都有两个儿子,咱们也不能落后呀!”

“别人家都有两个儿子,咱们也不能输,生多一个儿子,多子多福”

丈夫说:“我们的日子这么穷,有两个孩子都够了,何况你刚生下女儿一个月呢,不要再生了。”

她铁下心,说:“别人都有的,我们也要有,钱咱们比不上,至少拼多个儿子不是难事。将来老了,一个儿子养你,一个儿子养我,我们的老年都会有着落。何况别人家都添丁点灯了几次,我们也不能输啊!再不生多一个,计划生育的政策一下来,我们就得罚款生孩子啦!”

趁着计划生育的政策还没落实,可妹怀着坚定的信念,在女儿满月的时候断了奶并送到娘家带,不久可妹再怀孕,发现是个女儿,偷偷堕胎,再怀上,才是儿子。

农村里有一个热闹隆重的仪式,只要哪家生了儿子,过年元宵节那天要买五彩缤纷的花灯挂在庙里,对了,花灯里还要用红绳子绑住一条白萝卜,象征着家里有儿子传香火,这叫传统的添灯仪式。白天在庙里添灯,还要在家里摆上几桌菜,叫上亲戚邻居们来热闹庆祝一番。

可妹终于熬成妈,往后的日子里,她终于可以抬头昂胸的走路了,因为她也有两个儿子,她也在庙里参加了两次添灯仪式啦!

“别人家都有两个儿子,咱们也不能输,生多一个儿子,多子多福”

(二)

一家五口的日子很快压得可妈透不过气,日子穷得响叮当,单靠丈夫一个人去赚钱显然入不敷出,她每天忙农活,喂猪,磨豆腐去卖,还要顾着三个年幼的孩子的饱腹,对了,还要顾着年迈的家公家婆,这是一大家子,90年代的社会,女人嫁了过来就得背负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顾老管幼,忙外忙内。而男人,只要赚钱就是本事。

她忙得连与丈夫说话的时间都没有,年轻的男人每每看她忙忙碌碌的身影发呆,念头一转,只好到外面去找妖娆的女人作伴,赌博,喝酒。

尝到风流的丈夫回家和可妈摊牌离婚,说在外头找到了真爱,她感觉整个世界要跨下来了,这个年代闹再大的事也不能闹离婚啊,她联络所有的亲戚朋友,大家劝说,批评,施压,种种周转,丈夫总算回了家,但从此心不在家,常常在外面沾花惹草。

只要不离婚,不闹笑话就好,男人天性风流,再让他玩二十年,到时候他老了就会知道自己的好,那时候就会真的回家了,无论如何,家不能散。

“别人家都有两个儿子,咱们也不能输,生多一个儿子,多子多福”

每天照常的贪早摸黑,其实可妈内心藏满无助与悲伤,黯然落泪,夫妻间的恩爱没了,她把心中的爱与希望托付给年幼的孩子们,一想到有两个儿子,再苦也要咬牙扛下去,每天忙得晕头转向,干不过来的活儿让年幼的女儿帮忙,从来不敢叫儿子们帮忙干活,因为女儿家以后是别人家的,儿子是自己家的,儿子珍贵,女儿家卑微低下,生来就是忙家务,看家门的命,要是让儿子干太多活,以后要有意见不肯养老了可不好啊!

虽说雁过无痕,岁月无声,时间却悄悄的在可妈脸上留下了抚痕,孩子们也渐渐长大成人,90年代信奉“读书无用论”,孩子们都没读到几个书,整天蹦蹦跳跳,顽皮惹事,但又有什么关系呢?身边的大老板都是没有文化的人啊!

孩子们就是她的希望,属于她的好日子就要到来啦!

(三)

步入中年的可妈现在只有一个愿望,她想抱孙,身边的亲戚都抱上了孙儿,大家都围着炫耀,她也逐渐坐不住,常常催25年的大儿子结婚。

在8090年代结婚,能骑上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就是非常体面的事情了,但现在都讲究有房有车呢,为了儿子们能顺顺利利的娶到姑娘,她咬咬牙,拿出全部储蓄起了三层楼房,她和丈夫住一楼,把两三层留给儿子们娶媳妇。

“别人家都有两个儿子,咱们也不能输,生多一个儿子,多子多福”

一切似乎是命运在与可妈开玩笑,几年后,大儿子终于结婚了,但收入却一直不稳定,现在步入了高科技高知识的新时代,收入高的工作讲究的都是高文凭高文化的硬性条件。工作不好找,大儿子常年在家打打散工,一大家子的吃喝住都得她管。

这是新时代的啃老啊!丈夫埋怨她没有好好管教儿子。

可妈说:“我们以后还得靠儿子养老呢,现在我们还有能力赚钱,养儿养孙也不怕!”

大儿子结婚,拍婚照,摆酒,过礼,买家电等等,她一下子掏了四万。

儿媳妇怀孕了,邻里邻居都笑嘻嘻地说是儿子,肯定是儿子。只要在农村,怀孕都得猜是儿子,因为听了欢喜,猜别人怀的是女儿的都是诅咒。

最后儿媳妇生下来的却是女儿。

“别人家都有两个儿子,咱们也不能输,生多一个儿子,多子多福”

她曾是添丁点灯过两次的人啊,那会的风光似乎昨日重现呢,她按压着心底的失望,对着床上的儿媳妇说:“来年再生一个。”

刚生产完的儿媳妇哪懂她这心思,不愉快地说:“要生儿子你自己生,我是不想再生了。”

她心里犯愁,没有孙子可是绝后啊!她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儿子绝后呢!现在这些8090后的姑娘都懂什么!能吃什么苦呢!

每天她忙家务忙菜地,兢兢业业,操劳奔波,嫁进家门的儿媳妇连碗都没洗过呢,还常嫌弃自己不会带孩子,怪自己不讲究卫生,孙女哭着要吃自己碗里的菜饭,她用吃过的筷子给几口食孩子吃,儿媳妇便不高兴;她腌制的酸菜可是出了名的清脆爽口,给点孙女吃,却不想这个举动让大媳妇吵了一架,她错在哪里呢?酸菜怎么就不能给一岁的孩子吃了?她家的孩子们都是这样长大的啊!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难伺候啊,想当年,她嫁进家门,哪敢提这么多意见,都是捋起袖子低头就干,公公不喜欢她这个儿媳妇,常常找刺责骂她,她还得任劳任怨,伺候好老人家呢。

“别人家都有两个儿子,咱们也不能输,生多一个儿子,多子多福”

以前她指望丈夫,丈夫却爱赌爱酒爱色,让她失望;她再指望儿子,发现儿子也不再是自己的,培养出来的儿子疼惜儿媳妇去了;她再指望好好带孙,把所有感情都灌注给孙女身上,发现带孙女也不能如自己所愿。

可妈身心俱疲,黯然饮泣,为什么老天爷和她过不去,让她事事不顺心呢?

再来说说可妈的女儿,这女儿似乎受了爸爸的影响,也不让她省心,在外头工作不爱回家,喜欢招蜂惹蝶,也不愿意结婚,活脱脱落成了一枚“剩女”,可妈心里可焦急啊!

可妈苦口婆心地说:“女儿,你现在27岁了,再不结婚就真的晚了,人不结婚,不生儿育女有什么用呢?这样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打扮鲜艳的女儿说:“妈,你结婚又是为了什么呢?你觉得你现在的日子好有用吗?我才不想重复你的人生。”

可妈被女儿的话呛到,她吼道:“不结婚,你就别这个家了。”

想她家有一个黄花闺女,却未嫁,这是多么丢脸的事情啊!

当年千辛万苦生下来的小儿子呢?常年在家最受宠,从不干农活,造就生性懒惰,喜欢结交死党飙车,在他18岁那年因为群殴而朗朗入狱三年,可妈四处奔波找关系,塞红包,差点哭瞎双眼,三年后,终于盼得小儿子重见光日。

大儿子成家啦,小儿子出狱啦,她托付的希望似乎看到了曙光,老天爷,属于她的好日子总该到了吧!

“别人家都有两个儿子,咱们也不能输,生多一个儿子,多子多福”

(四)

一碗水得端平,大儿子成家的时候可妈掏了四万啊,这小儿子奉子成婚,婚期将近,可妈心里发毛,年纪大了再没有当年那么绰阔啊!两老暗地里商量,只好东凑西借了一万元给小儿子,又担心小媳妇怪自己偏心,只好拿出自己收藏的金项链打成两条闪亮的金手链送给小媳妇。

大媳妇得知婆婆还送手链给小媳妇呢,酸溜溜地说:“妈,我当年结婚都没有金链子,您这是偏心呢!”

可妈心里有苦难言,说:“我对谁都一样,都是我的儿女。”

两个儿子终于完成了人生大事,她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而小儿子也不辜众望,生了一个大胖儿子,她欢喜得整天抱着到处炫耀,不曾这样的举动惹毛了大媳妇,怪她偏心,重男轻女。

大媳妇把气耍在小媳妇身上,楼上楼下的也不好相处,常常因为一些芝麻绿豆的事情吵吵闹闹,让可妈不得安宁。

“别人家都有两个儿子,咱们也不能输,生多一个儿子,多子多福”

某天傍晚,大媳妇又在吵:“我忍你好久了,你竟然把水泼在我女儿身上,你欺负我女儿。”

小媳妇回应:“我什么时候泼水给你女儿啦?你这人不讲理。”

可妈实在看不下去,上前说:“她那次是在抹饭桌,不小心拿过抹布滴了一丁点水在孩子的脸上,不碍事,我当时就赶紧帮孩子擦干净脸啦,能别吵了吗?”

大媳妇凶道:“你这是帮她,她生了儿子,你就偏心,帮她带孩子,不帮我带女儿,当初要知道你不肯帮我带孩子,我才不嫁进来呢。你重男轻女,你不疼我的女儿,我搬出去住,以后你老了也别指望我养老!”

可妈终于忍无可忍,怒发冲冠,说:“我哪有不帮你带孩子了?我伺候你坐月子,顿顿少不了大鱼大肉,是你怪我不会带孩子,是你不愿意我帮你带呢。”

大媳妇连饭都不吃,甩头走开,好好的晚饭顿时被砸坏了气氛。

“别人家都有两个儿子,咱们也不能输,生多一个儿子,多子多福”

大儿子一家决定搬出去住,在外面买房装修,大媳妇说不愿意养老,也许是气话呢,咱的儿子还是得依靠的,咱再没有钱,也要帮忙添置家具啊,这样以后她要往大儿子家住也有一席之地呢。她小心翼翼的掏出紧巴巴的荷包,忍痛取出八千元给大儿子。

大儿子搬走后,却鲜少回老家,现在都是什么混账年代啊!这儿子结了婚就像女儿家嫁了人,最后都成别人家的了。

(五)

时光荏苒,马驹过隙,可妈终于变成了可婆婆,白发婆娑,老眼昏花,她老啦,丈夫也老啦,外头的野花野草也惹不起了,男人终于归家啦!她的婚姻保住了,她的家也保住了。

现在,老伴会常常握着她的手,体贴地说还是她最好,这辈子离不开她。听到这席话,她几十年的委屈与怨恨都化成泪水滑下爬满皱纹的脸颊。

这么多年以来,大儿子是搬出去住了,小儿子一家四口都和自己住呢,她还得管吃管喝管用的呢,在农村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养儿防老,在你需要儿子养老之前,只要儿子和你一块住,只要你还有生产能力,你得一直养着儿子养着孙子呢,儿子疼惜父母的会自觉给一些伙食费,不够体贴父母的,不说一家四口的吃喝拉撒的费用,孩子读书上学都得父母掏钱呢。

她这辈子,真是被榨干用尽啊!

“别人家都有两个儿子,咱们也不能输,生多一个儿子,多子多福”

不久,老伴被查出晚期肝癌,听说这病很凶猛呢,得治,她等待着大儿子一家人回来好好商量,却不想大儿子大媳妇回来了,只简单的问候几句,便开始琢磨这楼房得如何分配的事情。

小儿子说:“哥,你们一家都搬出去住了,爹妈是我们照顾的,这楼房也应当是我们的。”

大儿子说:“你们这么多年还用妈的,吃妈的,穿妈的,我们可是一分钱都没有用到妈的,现在你还好连楼房都全占为己有吗?”

小儿子:“你们本来就有了房子,回来和我争这破房子干嘛用?何况你们生的是女儿家,女儿长大了也是嫁出去,这房子最后不也还是我们的嘛!”

大儿子:“你是嘴欠吧,现在你大哥还处于壮年,还有大把的时间使用这房子呢,我女儿也有继承权,就算我女儿以后不住了,要是卖了出去,也是一笔钱啊!”

小儿子:“你说这话就是想吵架吧,这祖房怎么能说卖呢?女儿家就是没有继承权,这是农村,得按农村的规定办事。”

大儿子:“你别忘了,这还是中国呢,得按中国的法律办事呢!”

“别人家都有两个儿子,咱们也不能输,生多一个儿子,多子多福”

可妈终于看不下去,一张老脸气得发绿,吼道:“你们都给我闭嘴。敢情你们只关心这房子,你们的老父亲还躺在病床上,他还没有死呢,我也没有入土呢,你们都当我们这老东西死了吗?”

可妈撕吼道,气得痛疾捶胸,一阵眩晕。

都说多子多福,现在这个年代,她真是不懂啊!多子怎么成了多忧愁,成了她这辈子心头上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儿子这两块“大石头”榨干她,吸干了她的精力,这辈子她指望的都没有指望上,她能靠谁?

老天爷一点都不怜悯她这把老骨头,接下来的路她得如何走下去?

“别人家都有两个儿子,咱们也不能输,生多一个儿子,多子多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