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無處安放的「自由夢」

明武宗:無處安放的“自由夢”

明武宗朱厚照,明朝的第十位皇帝。

明史記載他 :“耽樂嬉遊,暱近群小,至自署官號,冠履之分蕩然矣……是以朝綱紊亂,而不底於危亡。”

歷史上的明武宗真的有這麼不堪嘛?又是什麼造就了他的放蕩不羈?
明武宗:無處安放的“自由夢”


“熊孩子”的養成

孝宗朱祐樘只有兩個兒子,還病死了一個,唯一剩下來的朱厚照,自然成了命根子。加上孝宗童年的不幸,便唯恐兒子受一點苦,無論什麼事都依著他。甚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心心念唸的還是他的寶貝兒子朱厚照。弘治十八年五月庚寅(1505年6月7日),孝宗去世前一天,召劉健、李東陽、謝遷三人受顧命,對他們說:

“卿輩輔導良苦,朕甚知之。東宮年幼,好逸樂,卿等當教之讀書,輔導成德。”

孝宗是個好父親,生在帝王家卻並沒有扼殺兒子追求自由的天性。很少責罰,更甭提打了!自己想把兒子永遠護在羽翼下。

這是天下慈父的通病。

這樣環境下長大的朱厚照,天不怕地不怕,想要什麼有什麼。雖有小聰明但卻沉湎於玩樂。也沒人拘束他,這很自然,連他爹都不管,誰還敢管?

天下的“熊孩子”大都是這麼養成的……


荒唐皇帝不糊塗

弘治十八年,明孝宗帶著輝煌和遺憾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年僅十五歲朱厚照顯然還沒有做好接班的準備。

假使承孝宗之遺澤,制節謹度,有中主之操,則國泰而名完,豈至重後人之訾議哉!《明史》

面對“弘治中興”留下的政治遺產,個性十足的朱厚照顯然不是一個安心守成的主,做了很多荒唐事。

打破傳統,不守祖制:繼位之初為了掙脫加在身上的束縛,他廢除了為皇帝講經的經筵制度。大臣的勸諫他也一概不理,致使兩位顧命大臣憤怒辭官。作為皇帝很難想像,武宗一點也不留戀象徵權力和地位的紫禁城,而喜歡自己營建的兩個小天地——豹房和在宣府的鎮國府。對前者,他從正德二年(1507年)入住一直到正德十五年(1520年)駕崩,都住在那裡;而對後者,他則親切地稱為“家裡”。

貪玩好色寵信佞臣:繼位後不但不改頑劣本性,還越來越肆無忌憚。先後寵信以太監劉瑾、谷大用為首的八虎;錦衣衛錢寧;邊將江彬等佞臣。給自己大將軍的封號。營造豹房蒐羅美女、孌童供自己玩樂。武宗自己沒有親生兒子卻收了一百多個乾兒子(包括江彬、錢寧等)……
明武宗:無處安放的“自由夢”

大事不糊塗:武宗雖是荒唐,但在大事上一點也不糊塗。武宗處事剛毅果斷,彈指之間誅劉瑾,平安化王、寧王之叛,親自率軍隊大敗蒙古王子(應州大捷),且多次賑災免賦,這些都是正德年間大事。武宗雖然不入大內,但是仍時常上朝聽政,批答奏章,決定國家重大事件。不願上朝時,就通過司禮監傳達自己的聖旨,命內閣執行。而且,他在位時臣下仍有不少賢才(名臣楊廷和等),也從側面反映出這位帝王治下總體上仍有可稱道之處。


無處安放的“自由夢”

武宗雖然做了很多荒唐事,但他並沒有《明史》所記載的那麼不堪。他為人善良、平易近人。在應州大捷中與士兵同甘共苦,運籌帷幄,最終決勝千里。

是後歲犯邊,然不敢深入。《韃靼列傳》

也印證了他也不僅僅“會玩”,而且具有非凡的軍事才能。而且在把自己玩死(遊園捕魚時溺水受驚)後依然體貼身邊的侍從,武宗已處於彌留狀態時,他對司禮監太監說:

“朕疾不可為矣。其以朕意達皇太后,天下事重,與閣臣審處之。前事皆由朕誤,非汝曹所能預也”

言畢崩駕於豹房,時年三十一歲。由此可見明武宗不失為一個純真的人。

他的確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皇帝,卻極具人文主義色彩。他的一生都在為了擺脫傳統的束縛追求自由而努力與內閣大臣抗爭,與祖宗家法抗爭……看似離經背道的行為其實也只是為了維護自己心中對於“自由夢”的追求。但他的責任卻讓這個夢無處安放!他唯一的錯就是生在帝王家,做到了那個不應該任性的位子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