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学习」结构篇|习近平《三十讲》讲了什么?

「微学习」结构篇|习近平《三十讲》讲了什么?

(《三十讲》封面)

放在面前的,是一本黄色封面、看似普通的新书。近期以来,这本书走上了不少领导干部案头。有人为及时买到此书,曾陆续跑了多家书店,发现此书脱销。

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简称《三十讲》)。

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除了学习“原文原著”,也要“用好《三十讲》这一重要辅助读物”。在此书面世之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等“原文原著”已经发行,并深受欢迎。

《三十讲》,讲了什么,有什么风格?

既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十讲”,了解《三十讲》之前,有必要了解这一思想。通读全书,内容结构上,《三十讲》以“八个明确” 和“十四个坚持” 为核心内容和主要依据,分三十个专题。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被写进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将这一思想载入宪法。这标志着,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

“八个明确”

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八个明确”包括“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八方面内容。

“十四个坚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概括为“十四个坚持”。“十四个坚持”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十四个方面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在行动纲领层面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三十个专题

《三十讲》,分三十个专题。第一讲和第三十讲首尾呼应,开篇介绍思想概要,尾篇强调用思想武装全党,分别关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第二讲到第二十九讲,分别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历史性、根本性的变革和成就,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新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高质量发展,全面开放新格局,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治理格局,美丽中国,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

这些话题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

这三十个专题,每专题最少3节,最多8节。如,第四讲“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根本性的变革和成就”,只有3节:全面把握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深刻理解历史性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充分认识取得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第二十九讲“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一共8节,分别为: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协调、坚持底线思维、坚持调查研究、坚持抓铁有痕、坚持历史担当 。

「微学习」结构篇|习近平《三十讲》讲了什么?

(《三十讲》“听书”页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分三十个专题,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号召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高潮,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