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自己是「隱形貧困人口」,看看你到底屬於哪一種?

都說自己是“隱形貧困人口”,看看你到底屬於哪一種?

新詞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隨著“中年油膩”、“佛系”等網絡新詞火了之後,又一個關於理財的新詞——“隱形貧困人口”刷爆了朋友圈。

這個所謂的“隱形貧困人口”是指有些人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但實際上非常窮。他們動不動在朋友圈曬新手機、新衣服,可是每個月的收入都是花得乾乾淨淨,甚至是負債消費,存款為零或者為負。這個群體,覆蓋面非常廣,月收入兩、三千到兩、三萬都有。年齡段一般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網上很多年輕朋友紛紛自嘲:“ 我就是隱形貧困人口本人”、“我簡直是顯形貧困人口”。在調侃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深深的焦慮。其實,大部分自稱“隱形貧困人口”的朋友們大可不必太擔心。因為,這些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什麼問題。

下面,我們從專業理財規劃的角度,來理性分析一下這個所謂的“隱形貧困人口”的分類,以及應對方式:

1、“被迫性隱形貧困人口”:主要是指真正的低收入人群,特別是剛畢業、新入職的人群。他們的工資不高,維持基本消費就已經將其收入花光了。這類人群的理財問題不是出在消費上,而是出在收入上。他們理財的重點應該放在增加收入、在職場上獲得提升上,而不應該在如何省錢上下功夫。

這類情況其實危害不大,而且一般隨著收入的提高就會改變窘境。但如果這種情況一直不能夠得到改善,則說明目前生活、工作的環境不適合你,需要做方向性的調整。比如,有些外地來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前期基本都是月月光的,但如果幾年後你還是“貧困”,那就要考慮這些一線城市是否適合你了。

2、“選擇性隱形貧困人口“:他們一般是高收人、高消費人群,在職場上有相當的競爭力。他們能將每個月收入全部花掉,是因為他們並不擔心未來,他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今後可以得到更多。

一般來說,這種群體,結婚前問題不大。到了結婚這個人生轉折點,往往就會改變。但如果結了婚還是“隱形貧困”,那問題就大了。因為此時如果還不能“脫貧”,可能這個問題將伴隨其終生,影響到其退休以後的生活。我們認為“隱形貧困”對生活最大的影響不是當前,而是退休後的生活。這種情況,通過記賬、制定消費預算、強迫儲蓄等方式,來改變其家庭現金流的管理,就是非常必需的了。

3、“臨時性隱形貧困人口”:這是在人生當中一些特殊時期出現的現象。比如,求學階段、追求女朋友階段、籌備結婚階段等。這種情況的貧困非常正常,沒有什麼危害,無須擔心,也無須改變。時過境遷,情況改變了,也就“脫貧”了。

4、“投資性隱形貧困人口”:如果每月的收入有一部分用於買股票、基金或者是買房還月供這種純粹的投資而把錢花光了,不算是“隱形貧困”,因為你同時擁有了一筆可以升值的資產。這裡講的“投資性隱形貧困”,是指每月的收入基本上都花在美容、健身、培訓等提升自己內在、外在價值方面。對於這類情況要區別對待。

大家都知道,投資自己是最好的投資,既有高回報,而且收益持久。但既然是投資,就要注意時間、類型,並要注意配置。投資自己並沒錯,但一般在越年輕的時候投資自己,收益越大。在不同的生命階段,投資品種的回報也不一樣。比如,女性婚前在自己外表上的投資回報就很高;婚後,這類投資收益就降低了。從投資配置的角度來說,我們也不贊成將錢全部投資到自身上,應該留一些資金配置在其他方面。

各位喊著自己是“隱形貧困人口”的朋友們,可以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