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自己是“隐形贫困人口”,看看你到底属于哪一种?

都说自己是“隐形贫困人口”,看看你到底属于哪一种?

新词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随着“中年油腻”、“佛系”等网络新词火了之后,又一个关于理财的新词——“隐形贫困人口”刷爆了朋友圈。

这个所谓的“隐形贫困人口”是指有些人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但实际上非常穷。他们动不动在朋友圈晒新手机、新衣服,可是每个月的收入都是花得干干净净,甚至是负债消费,存款为零或者为负。这个群体,覆盖面非常广,月收入两、三千到两、三万都有。年龄段一般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网上很多年轻朋友纷纷自嘲:“ 我就是隐形贫困人口本人”、“我简直是显形贫困人口”。在调侃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深深的焦虑。其实,大部分自称“隐形贫困人口”的朋友们大可不必太担心。因为,这些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什么问题。

下面,我们从专业理财规划的角度,来理性分析一下这个所谓的“隐形贫困人口”的分类,以及应对方式:

1、“被迫性隐形贫困人口”:主要是指真正的低收入人群,特别是刚毕业、新入职的人群。他们的工资不高,维持基本消费就已经将其收入花光了。这类人群的理财问题不是出在消费上,而是出在收入上。他们理财的重点应该放在增加收入、在职场上获得提升上,而不应该在如何省钱上下功夫。

这类情况其实危害不大,而且一般随着收入的提高就会改变窘境。但如果这种情况一直不能够得到改善,则说明目前生活、工作的环境不适合你,需要做方向性的调整。比如,有些外地来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前期基本都是月月光的,但如果几年后你还是“贫困”,那就要考虑这些一线城市是否适合你了。

2、“选择性隐形贫困人口“:他们一般是高收人、高消费人群,在职场上有相当的竞争力。他们能将每个月收入全部花掉,是因为他们并不担心未来,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今后可以得到更多。

一般来说,这种群体,结婚前问题不大。到了结婚这个人生转折点,往往就会改变。但如果结了婚还是“隐形贫困”,那问题就大了。因为此时如果还不能“脱贫”,可能这个问题将伴随其终生,影响到其退休以后的生活。我们认为“隐形贫困”对生活最大的影响不是当前,而是退休后的生活。这种情况,通过记账、制定消费预算、强迫储蓄等方式,来改变其家庭现金流的管理,就是非常必需的了。

3、“临时性隐形贫困人口”:这是在人生当中一些特殊时期出现的现象。比如,求学阶段、追求女朋友阶段、筹备结婚阶段等。这种情况的贫困非常正常,没有什么危害,无须担心,也无须改变。时过境迁,情况改变了,也就“脱贫”了。

4、“投资性隐形贫困人口”:如果每月的收入有一部分用于买股票、基金或者是买房还月供这种纯粹的投资而把钱花光了,不算是“隐形贫困”,因为你同时拥有了一笔可以升值的资产。这里讲的“投资性隐形贫困”,是指每月的收入基本上都花在美容、健身、培训等提升自己内在、外在价值方面。对于这类情况要区别对待。

大家都知道,投资自己是最好的投资,既有高回报,而且收益持久。但既然是投资,就要注意时间、类型,并要注意配置。投资自己并没错,但一般在越年轻的时候投资自己,收益越大。在不同的生命阶段,投资品种的回报也不一样。比如,女性婚前在自己外表上的投资回报就很高;婚后,这类投资收益就降低了。从投资配置的角度来说,我们也不赞成将钱全部投资到自身上,应该留一些资金配置在其他方面。

各位喊着自己是“隐形贫困人口”的朋友们,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