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女孩707分考上北大,拒绝商品代言,自信能给家人带来幸福


2018年8月,河北衡水市寒门应届高考生王心仪以707分的高考成绩被北京大学中文专业录取,其中数学考满分,面对记者的采访,懂事的王心仪谈起父母亲的艰辛付出和生活的不易时,眼泪夺眶而出。

王心仪,这位出生于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枣强镇新村的小女孩,在2018年的高考中以707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她之前写下的《感谢贫穷》励志文章看哭了不少网友,他们纷纷表示,这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图为各地媒体蜂拥而至王心仪家扎堆采访。

王心仪出生在河北枣强县属于河北贫困县,人均收入极低,王心仪还有两个弟弟,大弟弟同在枣强中学读书,小弟弟还在上幼儿园,一家人的生活并不轻松,全家的收入来源是耕种的两亩贫瘠土地和父亲打工微薄的收入,都说穷人孩子早当家,王心仪在家里会帮大人做很多家务,从日常的卫生、做饭到配鸡饲料等。


物质生活有些清苦,但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王心仪的家,屋子里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陈设非常简陋。在这“蒸桑拿”的天气里,家里仅靠一台需要拍几次才能转动的电风扇带来几丝凉意。 但物质的窘迫,丝毫不影响家人间的亲情,图为王心仪在喂妈妈吃西瓜,妈妈则在给宝贝女儿摇扇送凉。

与这些形成对比的是王心仪扬在脸上的笑容,说话间,王心仪告诉记者,她的外公长期卧床不起,母亲身体也不是很好,全家的收入只能靠2亩土地的产出和父亲不稳定的打工报酬,即使精打细算,仍难以收支相抵。

这是王心仪家的一个角落,屋内没有多少像样的家具,做饭只能在屋外。 由于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小时候,家长带王心仪和弟弟一起上学时,必须要一个人坐在后座,一个人坐在前面横梁上,不少人嘲笑他们是在耍杂技,而冬天大雪后,几公里的回家路,他俩也只能跑完。 图为王心仪在生火做晚饭。


“尽管我们物质条件差一点,但精神生活非常富足。”王心仪说,家里对教育一直饱含着极高的热情,她的母亲很早便开始教她背诗算数,以至于她1岁多时就能够背下不少唐诗。“小时候我就发现知识是一条通向更广阔世界的路,能够让我与接触不到的世界‘隔空对话’,让我感受生活中看不到的美好。”图为8月1日,各地媒体蜂拥而至王心仪家扎堆采访家里贴满奖状的墙备受媒体瞩目。

由于父亲在外打工,地里的农活都需要王心仪和弟弟帮助母亲完成。她坦承,起初站在田间地头,看着整片土地,想着这些农活要很久才能完成,不免有些负面情绪,但渐渐地,她学会了一项特殊技能——“把东西分段做”。在王心仪的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功臣就是她的妈妈,妈妈也是她最好的“闺蜜”。王心仪说,她的妈妈会经常跟她讲自己在这个年龄段的喜悦与担忧,让她明白要勇敢接受成长,面对暂时物质的匮乏。

王心仪记得初一一个男生很过分地嘲弄自己身上那件袖子长出一截的“土得掉渣”的棉袄,自己哭着回家给妈妈说,她只说了一句:“不要理他,踏实做事就好。”后来,那件衣服她穿了初中三年,那句话也记到现在。


因为家庭的贫困,她并不能像其他高考结束后的考生一样选择出去旅游或者与同学聚餐,而是选择去保定打工挣钱,在保定一家辅导机构做辅导员,甚至当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门口之时,她还只身一人在异地打工,打工结束后,她第一时间回到母校向班主任报喜,这也是得知结果后第一次见到班主任。班主任张秀英称,王心仪心地善良,成绩优秀。

而在同学眼中,她是一个比较健谈的人。三年前,王心仪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枣强中学,三年来,她的成绩几乎稳居年级前三名。在钻研课内知识的同时,她还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获得了全国中学生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大赛省级一等奖、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二等奖,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学生干部,撰写的《杨绛——那个安静的守望者》一文获得“语文报杯”大赛全国二等奖。

“爆红”后,一些“诱惑”也随之而来。王心仪告诉记者,尽管社会对自己大部分都是关爱,但也有一些商家找到了自己,提出希望她能够代言一些商品,并且出价不菲。“那些商品我从来没用过,也不知道效果怎么样,我都拒绝了,绝不会代言。”她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给家庭幸福。


谈及未来,王心仪说,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去基层工作,把自己的所知所学所感传递给那些和她境遇相似的人。大学中如果有机会,还愿意去基层支教。“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最了解基层人们面临的情况,感觉到基层就像回家一样。我愿意用自己的付出,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一丝光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