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面對德軍進攻驚慌失措 蘇軍大將巴甫洛夫被正法警示全軍

“出師未捷身先死”,是唐代大詩人杜甫《蜀相》詩中的名句。杜詩是為蜀相諸葛亮未能幫助劉備最終恢復漢室江山,自己卻病死了的史實感慨而發。

如果今天把這句名詩用在七十多年前的一位蘇聯將軍身上,尤其感到再恰當不過。

這位將軍名叫德米特里·格里戈利耶維奇·巴甫洛夫,時任蘇聯西方面軍司令員,大將軍銜。

二戰中面對德軍進攻驚慌失措 蘇軍大將巴甫洛夫被正法警示全軍

出師未捷即遭槍決,巴甫洛夫大將的結局無疑是極為悲慘的。他是前蘇聯紅軍在蘇德戰爭中死亡的最高級將領之一,但他卻不是死於戰場,而是死於本國軍事法庭的判決。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頭目希特勒一聲令下,納粹德國出動550萬大軍,從北起波羅的海、南至黑海的2880多公里戰線上,發起對蘇聯全境的進攻。

早已秘密集結在蘇德邊境的德軍,動用3700多輛坦克、數千架飛機鋪天蓋地而來。一時間,蘇聯紅軍和戰區百姓被德國人的“閃電戰”打得措手不及。

這其中,德“中央集團軍群”“閃電戰專家”古德里安大將的第2裝甲集群,短短几天突破邊境縱深達數百公里。因蘇軍西方面軍司令員巴甫洛夫大將驚惶失措,未能及時組織部隊進行有效抵抗和戰略撤離,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很快陷落敵手,使蘇聯西部國門處於崩潰狀態。

開戰的第八天,也就是1941年6月30日,首戰即敗的蘇聯西方面軍司令員巴甫洛夫大將及屬下參謀長克里莫夫斯基赫少將、通信主任格里戈裡耶夫少將、方面軍第4集團軍司令員科羅勃科夫少將,被憤怒的斯大林元帥宣佈戰地撤職,召回莫斯科交由軍法審處。

1941年7月22日,正是納粹發動侵蘇戰爭一個整月的日子。巴甫洛夫等四人以“膽怯動搖、瀆職、指揮無方”的罪名被軍事法庭終審宣判剝奪軍銜、立即執行槍決。

巴甫洛夫大將時年44歲。

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1941年7月28日第0250號命令,在宣佈四人死刑判決同時警告,無論是誰,如果違背軍人誓言、忘卻對祖國的責任、玷汙紅軍戰士的崇高稱號、表現懦弱和驚慌失措、擅離戰鬥崗位以及未經戰鬥即向敵人投降,都將受到軍法最嚴厲的無情懲罰。

這個判決被迅速通知到各個方面軍,體現了斯大林“讓大家都知道,我們懲處打敗仗的人是手下無情的”用意。

開戰伊始,就槍決大將,一時震動蘇聯全軍。

但斬殺敗將仍難以扭轉戰局。德軍相繼在明斯克、斯摩稜斯克、維亞濟馬等地三次實施有效突擊,包圍殲滅大量蘇聯紅軍。1941年9月15日,德軍在基輔戰役中將蘇聯紅軍西南方面軍主力合圍。紅軍70個師血戰10天,僅有少數突圍,66萬餘人被殲滅。德軍贏得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圍殲戰,蘇聯紅軍僅軍官就損失6萬多人。其西南方面軍司令員基爾波諾斯上將、參謀長圖皮科夫中將等多位高級將領在突圍中戰死。

二戰中面對德軍進攻驚慌失措 蘇軍大將巴甫洛夫被正法警示全軍

史料介紹,巴甫洛夫是蘇軍衛國戰爭前為數不多的五名大將之一。他1897年生於俄羅斯科斯特羅馬省農家,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應徵進入沙俄軍隊。1919年入黨並參加紅軍。1928年和1931年先後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和軍事技術學院速成班,曾任騎兵團長、機械化團長和旅長。1936年參加西班牙內戰,任坦克旅長。1937年回國出任蘇聯裝甲坦克部部長。

1940年6月起,巴甫洛夫任白俄羅斯特別軍區(後易名西部特別軍區)司令員。1941年獲大將銜。

巴甫洛夫當時麾下有第3、第4、第10三個集團軍,含24個步兵師、12個坦克師。6個摩托化師、2個騎兵師。

戰前的巴甫洛夫大將可以說是一帆風順,是蘇軍最早的兩個坦克團之一的團長,另一個團長則是後來著名的戰將朱可夫。巴甫洛夫還因在西班牙內戰中的戰功,戴上了蘇聯英雄金星勳章。

然而蘇德戰爭一開始,巴甫洛夫的命運急轉直下。德軍馮.博克元帥統率的最強大的“中央”集團軍群在空軍支持下,以每晝夜30公里速度向縱深推進,很快將巴甫洛夫的西方面軍切割成各自為戰的三部份,並予合圍。巴甫洛夫在開戰就失去了對轄下三個集團軍的聯繫。他的第10集團軍因戰前就有配置地域突前之嫌,開戰後,保護它側翼的第4集團軍擋不住德軍進攻而棄守陣地,第10集團軍首遭合圍。當此關健時刻,巴甫洛夫因在下屬部隊不在總指揮部,而沒能及時執行上級後撤部隊以保護縱深的命令,結果使德軍得以更深突破。在這一星期中,作為方面軍司令員的巴甫洛夫始終沒能有效的指揮下屬部隊。以致要了解情況不得不去收聽德國廣播。

斯大林無論如何接受不了-一個強大的方面軍一星期就完全潰敗的事實,他怒不可遏。

巴甫洛夫被召回莫斯科並交審訊。他陳述初戰失利原因是:受制於莫斯科關於“戰爭不一定發生;別挑起武裝衝突的”有關訓令,而未及時作好防禦準備。開戰後我軍實力與敵懸殊,尤其無法抗衡敵軍強大坦克力量和新技術兵器。他斷然否認審訊人員說他是“祖國的叛徒”、“反黨陰謀”的上綱上線指控。但“膽怯、瀆職、指揮無方,致使軍隊指揮癱瘓”的罪名他是無法擺脫的。

7月22日判決的當天晚上,擔任西方面軍司令員僅8天的巴甫洛夫和他的三位部下即被槍決。他是擔任方面軍司令員職務時間最短的將軍之一,也是整個衛國戰爭期間第一批被判處死刑的蘇軍高級將領。

據有關史料記載,在歷史四年的蘇德戰爭期間,蘇軍先後有238名少將以上的高級將領因戰場失職或戰敗被軍事審判庭軍法從事。

二戰中面對德軍進攻驚慌失措 蘇軍大將巴甫洛夫被正法警示全軍

(法庭上的巴甫洛夫畫像)

時隔十六年後,1957年7月,前蘇聯最高法院軍事審判庭會議,對紅軍前西方面軍司令員巴甫洛夫大將及屬下的案件進行重新討論。

陳封的案件卷宗重被審判員們翻開,重閱此案卷的軍事法庭審判員們很快達成共識:巴甫洛等人沒有犯罪記錄內容、建議撤銷1941年7月對此案的判決結論。至此,巴甫洛夫等四人得以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