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华阳的碎片化印象

老华阳的碎片化印象

老华阳的碎片化印象

民国时期华阳的乌篷船

成都天府新区华阳街道以前叫华阳镇,它也是老成都人嘴里说惯了的中兴场。过去,不少城里人喜欢起早,从市区走路途经石羊场到华阳去赶场,买一些比城内相因(便宜)的鸡鸭蛋以及其他农副产品。华阳最繁华的地方就是农贸市场、供销社、茶铺、饭馆。华阳历史上又是成乐水路府河段的大码头,一条繁忙的水路中载着油、盐、米、柴、布匹的货船穿梭交织。成都市区各粪塘子储放的人粪,通过木船运到下游的华阳、煎茶或更远的粪市去卖。粪市上,那些猪、狗、马、牛粪挑子用菜叶子盖着,怕扯干了水分,影响了卖相。每挑人畜粪便,一般价格在一角五分左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粪夫、纤夫、赶车的车夫、靠水路找钱吃饭的人多的是,过去的贫民真能吃得苦……

老华阳的碎片化印象

上世纪五十年代华阳的尿水船

让时光倒流回我们童年时期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每逢学校放寒暑假,家长要求我们兄弟俩回老家乡坝头去“锻炼”,华阳就是必经之路。旧时的四川公路如珍珠项链般的把大小乡场串接起来,汽车穿场而过,华阳也不例外。客运班车系解放牌汽车改装,前置引擎俗称“大脑壳”。每遇华阳逢场天,乡民们把木料、竹子、捞草耙、编织的晒席、竹笆都倚靠在房子边上。农业产品沿街为市,两边人山人海熙熙攘攘,马路更是狭窄,长途汽车好比船只在人流中缓缓“航行”。此时看不见车轮滚滚,若对面来车会车,客车几乎要刮擦到场镇瓦片房的屋檐,司机只好从车窗伸出手来搬动后视镜便于通行。那阵交通管制远没有现在这样严格,客货可以混装,车顶搭载货物也要坐人,慢行下来的客车乡民会强行上下,车身背面的铁梯上面常挂满了背篼和箩筐,有点电影里印度人的大篷车的味道。

老华阳的碎片化印象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华阳拌桶打谷场景

农村社员得病了要去治疗,公路上,架架车的长条竹筐盖着铺被的就是病人。至于病重的,滑竿就是“救护车”,两根竹竿绑在马架子上把病人盖上铺盖,抬到华阳的医院去治疗——此为当时有限的医疗和交通条件即景。而绵延数百米,木箱、新床、桌椅、板凳、铺笼罩被包括一些农具,贴着喜字,用千担、箩筐、扁挑,担的担、抬的抬,吹吹打打的音乐,在前面开路的婚嫁队伍,沿路前行又去向了何方?丰厚的陪奁,场面风光好不热闹的婚嫁习俗,一点儿也不逊色于当今的奔驰、宝马车队。

老华阳的碎片化印象

1970年军人在成仁公路华阳段锦江边合影

华阳盛产天然气,地利独厚,利用天然气作汽车的能源。过去,从中兴场至中和,华阳至正兴、煎茶、秦皇寺、籍田铺一线开行的汽车,顶上鼓襄,乡民称之“大气包”,这是人们难以磨灭的记忆。华阳与正兴交接的公路边上,立有一块“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氮肥厂”的铁皮牌子。此地与凉山州相隔甚远,咋会有一家这样的单位呢?当年非常不解,后来才晓得,凉山州没有天然气,选址决定在华阳建厂,厂里职工都由西昌调入的原班人马。那时的华阳还有一座三线建设时期的军工化肥厂,始建于一九六八年,一九七零年开始生产。开往仁寿、井研的班车走这儿过时,远远就能看见工厂的烟囱冒着白烟。由于是军用性质,十年文革时期这里照样正常生产。

老华阳的碎片化印象

2001年时的华阳石灰厂

石灰石经窑口煅烧后冷却出窖,用水淋浸搞得乌烟瘴气就形成了石灰。石灰是修建民房住宅、修桥补路、筑堤垒坝、护岸砌石不能缺少的材料。用途广、需求量大,平常吃的灰包皮蛋也要用上一点点石灰。华阳的石灰厂远近闻名,辐射四方,空气中飘散弥漫着呛人的气息,工人师傅们的劳动强度可想而知。客车途经此地后挡风玻璃上都会留下一片白蒙蒙的灰尘,这是老华阳给人最深刻的印象。

老华阳的碎片化印象

2001年华阳一处采石场

老华阳的碎片化印象

华阳采石场,带路的女士(右一)

十七年前,成乐水路计划通航,可到如今都没有成为现实。因当年随同媒体单位走完了从成都到乐山五通桥的水路,走一路看一路。其中,在华阳由指定的一位街道办事处女士当“导游”,拍摄了一些珍贵的照片。华阳最具特色的就是古桥,代表作有建于道光五年的二仙桥(现在称为二江寺桥),还有被洪水冲垮的通济桥,两座桥都拥有动人美妙的历史传说。除桥之外,还有华阳古城村五社农田边的“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广都城遗址”。

老华阳的碎片化印象

17年前拍摄的二仙桥

那时,我们划船到河中间,去二仙桥观赏“天理良心”刻字和中桥洞。二仙桥附近公路边有好几处采石场,听老人们说这里是成都城内的九眼桥和万里古桥的石料出处,过去用木船、鸡公车等交通工具运输进城,但这一说法并没有可靠的考证。采石场里的石匠们干的都是苦力活,有的嘴里还叼着叶子烟杆,每天采石场叮叮当当的声音和抬石料的号子声不绝于耳。采石场路边长条板凳铺着门板,卖甘蔗、卖水,一碗水,一分二分随便喝,抬猪的、背背篼的、挑担子的、赶场路过的人都爱在卖水摊这里坐一坐歇口气。

如今,多少年过去了,华阳街道办事处那位带路的女士姓甚名谁已记不得了,但拍有她的照片被保留了下来。

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的迅速崛起,沧桑巨变的华阳古镇再也不是旧时的模样,逝去的时光都留在了过去拍摄的照片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