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您好!今天是您的生日!

2018年8月22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

邓小平诞辰114周年

他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用行动践行了他的誓言。

今天让我们一起缅怀,纪念!

道一声:小平,您好!

谨以此文献上我们崇高的敬意!

小平,您好!今天是您的生日!

改革开放40年,写给新时代

——写在邓小平诞辰114周年之际

1992年1月17日,邓小平坐在南行列车上,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南方之行。此时,距离他第一次南巡已经有8年之久,改革开放进入第14个年头。是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女儿邓榕的记忆里,甚至已经不能在摇晃的车厢里散步。但在此时的南方,另有一个东西也在“摇晃”:改革是否持续?

高考,当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你想到的是什么?

无休止的模拟考试?父母殷殷期盼给你带来的压力?抑或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岁月?

每个人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答案可能不尽相同。但是,对于1977年之前的那代人来说,高考——是一个梦想!

1977年,这一年对于我们来说,太过遥远。80、90、甚至00后的我们,对于这一年的记忆,或许仅仅只是在历史课本中学到的这么一句话: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10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

不曾经历,所以难以去体会这么一句官方用语,对于那代人意味着什么?

小平,您好!今天是您的生日!

1977年12月9日,尘封10年的中国高考考场,大门重启。570万考生一涌而入,让深陷在黑暗中茫然的一代人,看到了天边第一缕晨光。参加考试的人群年龄悬殊,长者已过而立之年,已婚甚至已育。最终,27.3万人走进高等学府,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通过高考被录取的大学生。

小平,您好!今天是您的生日!

1978年7月20日又举行了全国统一命题的高考,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77级学生78年春天入学,78级学生秋天入学,两次招生仅相隔半年。

那一年,在下乡插队做了三年农民,又在咸阳棉纺织厂当了七年搬运工的张艺谋经过一番曲折的争取,被破格收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他说,“没高考,没现在。”

那一年,身为中学老师的易中天,因避免和自己的学生同场考试的尴尬,放弃了当年冬天的考试,于1978年直接考上了武汉大学的研究生。

那一年,高中毕业等待分配工作的顾长卫在家“混了”两年之后,参加高考并被北京电影学院录取。他说,“高考,那就像一道光。”

小平,您好!今天是您的生日!

△ 1977年,在北京,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青年正在认真答卷。

10年里人们心中被按压住的悸动与渴望,在1977年那声令下中重新燃起。

身处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很难去想象,如果现在没有高考,我们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而推动恢复高考制度的,正是刚刚恢复职务的邓小平。

小平,您好!今天是您的生日!

△ 1977年8月8日,邓小平(中)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他在1977年果断决策,恢复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更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实现发展腾飞奠定了人才资源基础。

一代人的命运由此峰回路转。而在这些转折的背后,是一个国家从谷底的返身掉头和艰难攀升。正是这场仓促、混乱而又激情饱满的考试,成为此后40年中国巨变的起点。

1984年,距离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刚刚过去了6年时间。这6年,国内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由凤阳小岗村的“敢为天下先”,变成了全国农民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

可是,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似乎不是那么平坦。

改革开放几年来,广东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也难免泥沙俱下。激烈的争议随之而来,有人想把经济特区的发展拉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

邓小平因此决定要亲自去特区看一看。

小平,您好!今天是您的生日!

△ 1984年1月,邓小平首次来到深圳,在蛇口与工人握手。

1月24日,初春灿烂的阳光里,邓小平来到深圳。黄昏时分,他登上深圳国际商业大厦22层顶楼天台,凝望夕阳映照下正在崛起的深圳新城区。当时,60多幢18层以上的高楼大部分正在建设中,到处是吊机伸出的长长巨臂,一片繁忙的工地。已近黄昏,寒风袭人,80岁高龄的邓小平却毫不在意。

第二天,邓小平来到深圳河畔的小渔村,和当地渔民聊天,听村支书说1983年村民人均收入达2300元,家家都是万元户,他有些不信,跑到一家渔民家里去验证。这家人楼房气派、装修精致,还有电视机等家电,主人说月收入在四五百元。他女儿邓榕大声告诉他:“老爷子,比你工资还高呢!”邓小平放心了。

1月26日,他挥毫泼墨,为特区的争论一锤定音:“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考察回北京后没多久,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城市正式纳入开放范围。

小平,您好!今天是您的生日!

在整个80年代改革进程中,经济、社会和思想领域的争论不断,但邓小平坚持改革路线毫不动摇。

1991年,邓小平第四次在上海过春节。这个春节他过得一点也不轻松。1989年下半年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治理整顿”后,工业增长迅速回落,市场持续疲软,计划经济思想回潮。邓小平在上海密集视察,连续发表讲话:“开发浦东,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他对陪同的上海市委书记朱镕基说:“我们说上海开发晚了,要努力干啊!”

小平,您好!今天是您的生日!

△ 1992年2月10日,邓小平在上海视察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1992年1月17日到2月20日,怀着对改革开放的深思,邓小平开始了“南巡”之旅。是年,他已经88岁。

从1月18日到2月21日,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提出“要抓紧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力争国民经济更好地上一个新台阶”的要求,为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上海期间,警卫官兵发现邓小平的办公室、会客厅和卧室的灯火常常彻夜通明——他在连夜整理审定后来的“南巡谈话”。

小平,您好!今天是您的生日!

△ 1992年1月,邓小平南巡经武昌站。

小平,您好!今天是您的生日!

△ 1992年邓小平南巡留影。

小平,您好!今天是您的生日!

△ 1992年1月25日,邓小平从蛇口乘船前往珠海。

小平,您好!今天是您的生日!

△ 1992年1月25日,邓小平抵达蛇口,准备乘船前往珠海。临上船前,邓小平再次嘱托深圳市领导:“你们的步子一定要更快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思想更解放一点!”

回京那天,邓小平还特地嘱咐上海市领导,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要抓住20世纪的尾巴,这是上海的最后一次机遇啊!”

在小平“南巡讲话”精神推动下,1992年十四大召开,大会报告确立了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邓小平终于完成了他有生之年对改革开放的最后一个战略部署,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第二次腾飞。

春天的故事

“一九九二年

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

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

正如歌中所唱,邓小平南巡如一场春雷,引导神州大地坚定不移地继续在改革的路上前进。

小平,您好!今天是您的生日!

1992年,邓小平在皇岗口岸深情眺望香港。

在南巡的专列出发之初,懂事的羊羊(邓小平孙辈)说:“爷爷,我拉着你”。邓小平说:“不用,不用,爷爷拉着你”。历史不应忘记这一细节:一位拄着拐杖、需人搀扶的88岁老人,替中国迈出了开拓思想的一步。

今天,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整整40年,距离1992年南巡已过去了26年,而邓小平也离开我们21年了。中国迅速崛起,震撼了世界。只有回首过去,我们才知道自己究竟走出了多远。

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的经济规模仅有3679亿元人民币;而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高达82.71万亿元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81元人民币,上升到2017年的59660元人民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前后共计有7亿多人脱贫。在社会生活水平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中国在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科教文卫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取得诸多辉煌成就。

小平,您好!今天是您的生日!

这些笼统的官方数据,可能对我们而言太过枯燥而又难以理解。那么改革开放对于我们这代年轻人究竟有多重要?

今天,享受着改革开放成果的我们,很多人并没有体会到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改变,因为我们从懵懂到现在,一直都生长在获取果实的时代里。

而父辈,他们的记忆深处,对于改革开放的最真实的感触又是什么?

那一年,爸爸曾说,他小的时候,家里面很少吃白面馒头,也就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可以吃上一次;

那一年,妈妈曾说,她小的时候,穿的衣服只有两种颜色,黑的、白的,如果有一件其它颜色的衣服都不敢穿出去,因为会引来众人“侧目”,在妈妈的记忆中,那时候有一种很好的布料叫做——的确良;

小平,您好!今天是您的生日!

△ 影片《庐山恋》中,男女主人公身着的确良衬衣。(资料图)

那一年,爸妈曾说,他们结婚的时候,如果家里有个自行车接亲,那是很有面子的事。缝纫机、自行车、手表,这些物件在那个时候只有城里人才能配得齐。

小平,您好!今天是您的生日!

放眼现在的生活,当我们在父母的诉说中感到惊讶而又略显有点搞笑的时候,却不得不承认,这些父母口中的故事,确确实实存在过,离我们并不遥远,中间的距离仅仅是父母的童年与我们的现在。

改革开放40年,如果还有人要问,改革开放到底带来了什么?我想,街边繁华的琳琅商铺,四通八达的条条马路,疾驰的高铁,出行的游人,甚至是每个节假日过后,被堵在各个路口汽车里的你,这些都能回答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当我们享受着改革开放40年成果的时候,也能看到其过程曲折、艰辛,成绩的来之不易。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指出:“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所以,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纪的前五十年。”

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各项事业取得重大成就,改革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同时,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还需要解决突出问题、应对重大挑战。例如,改革进入深水区,既要大力破除妨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各种桎梏,又要下大力气补齐社会、民生等领域的短板。面对日益复杂化的国际环境,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们如何走好改革开放之路?

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机遇永远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

小平,您好!今天是您的生日!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场。解放军报记者 周朝荣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今天,我们回顾40年的风雨历程,感慨万千。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对倡导和推进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杰出贡献,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史册上树起了一座丰碑。作为后继者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并取得全面而又扎实的成效。

这,就是最好的纪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