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學壓力傳感器賦予人造皮膚更好的觸摸感

新型光學壓力傳感器賦予人造皮膚更好的觸摸感

由一系列並排運行的波導組成(頂部圖片所示)的壓力傳感器。當波導之間的間隙變窄,來自通道1的光線

據麥姆斯諮詢報道,韓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基於光照的新型壓力傳感器,它可以創建更為敏感的人造皮膚,使機器人、可穿戴人體血壓監測儀和光學透明的觸摸屏及設備更好的觸摸感。

研究人員在光學學會(OSA)的期刊Optics Letters上報告了這種新型壓力傳感器。該傳感器通過分析嵌入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一種常見的有機硅)中的微小隧道的光量變化來檢測壓力。研究人員表示,與之前的壓力傳感器相比,哪怕是非常輕微的壓力,這種靈活、透明的設備也能感應到,而且不易發生故障,因此將嵌入式光學傳感器穿過大面積區域也是可行的。

韓國大田電子和電信研究所的Suntak Park說:“有機硅片可以放在顯示器面板上以啟用觸摸屏,或者可以作為人造皮膚層包裹在機器人表面,用於觸覺交互。考慮到PDMS是一種非常知名的生物兼容且無毒的材料,傳感器片甚至可以應用於人體上或人體內部,例如,可用於人體血壓監測。”

在諸如空氣動力學和流體動力學等研究領域,測量曲面上的壓力分佈非常重要。Park表示,該傳感器可用於研究飛機、汽車和船舶表面的壓力效應。

避免干擾

如今現有的壓力傳感器大多數都是基於電子器件的。例如,通常用作加速度計、流量計和氣壓傳感器的壓阻傳感器,在受到機械應變時會改變其電阻大小。而電子系統的問題在於它們可能會受到來自電源、附近儀器和帶電物體的電磁干擾。它們還含有金屬成分,可以阻擋光線進入並受到侵蝕。

“我們的傳感器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因為傳感裝置嵌入在硅橡膠板中間。”Park說,“與電氣方法相比,我們的光學方法更適用於大面積的、抗電磁干擾和高視覺透明度的應用。”

利用光照感測壓力

文章開頭提到的裝置的工作原理是通過精確排列的一對微管(即光子隧道結陣列)來測量光的流動。“壓敏光子隧道結陣列由光導通道組成,外部壓力會改變通過它們傳輸的光的亮度。”Park說,“這就類似於閥門或水龍頭在分流節點上的工作方式。”

這些管道或波導彼此平行嵌入在PDMS中。有一部分管道之間距離足夠近,就能夠使通過第一管道(通道1)的光進入到第二通道(通道2)。當施加壓力時,PDMS被壓縮,就可以改變通道之間的間距,那麼會有更多的光進入通道2。同時,壓力的增加還會引起PDMS中光線折射率的改變。

光線通過一端的光纖進入設備,由另一端的光電二極管收集。隨著壓力的增加,通道1中的光線越來越少,更多的光線湧入到通道2中。通過測量來自每條通道遠端的光的亮度,研究人員可以知曉施加了多少壓力。

雖然已經開發出了其他光學壓力傳感器,但這是第一個將傳感結構嵌入到PDMS內的器件。而嵌入式設備可以保護系統免受侵害。

測試結果

為了測試該裝置,研究人員在傳感器頂部放置了一個“壓力觸點”並逐漸增加壓力。在一個長度為5mm的傳感器中嵌入50μm厚的PDMS板,研究人員在大約40千帕(kPa)的壓力下,測量出光學功率的變化為140%。這個實驗表明,該裝置能夠檢測低至1kPa的壓力,與人類手指的敏感度大致相同。而心跳之間的血壓變化約為5千帕,因此該裝置完全可用於人體血壓監測。

Park說,我們需要採取幾個步驟讓傳感器從實驗室走出,應用到實際設備上。一是開發一種更簡單的方式來連接將光線移入和移出傳感器的光纖。在開發原型時,研究小組就使用了精密校準工具,不過這對於大多數商業應用來說過於昂貴和耗時。如今有一種被稱為尾纖的替代方法,電信公司用它來耦合系統中的光纖,應該會讓這個過程更容易一點。

此外,該小組還使用了一維傳感器測試了他們的設備,而大多數應用需要二維傳感器陣列。該測試通過將一維薄片旋轉90度,再將其放置在另一個薄片上面,從而創建交叉陰影陣列來實現。傳感器的尺寸和間距需要針對不同的應用進行改變或優化。

延伸閱讀:

《MEMS壓力傳感器市場和技術-2018版》

《MEMS壓力傳感器對比分析-2018版》

《光學傳感市場-2017版》

《Melexis絕對壓力傳感器:MLX91802》

《全球最小MEMS氣壓傳感器:意法半導體LPS22H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