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海子25岁卧轨,身边只有4本书和9字遗书,背后深意却鲜有人知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谁能不向往这样的美好生活,谁能不赞叹这样的美丽诗句。但是,那个写出如此动人诗句的单纯男孩,终究是离我们而去了——用最残忍的方式。

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时年25岁。

诗人海子25岁卧轨,身边只有4本书和9字遗书,背后深意却鲜有人知

海子,原名査海生,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的一个赤贫之家。

他是个天赋异禀的神童,15岁考入北京大学,18岁成为名满天下的天才诗人,但他的生命之花却只开到了25岁。

对于海子的死,无数人惋惜,无数人不解。正值黄金年龄的天才诗人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呢?他出身名校,他才华横溢,他名利双收,他有最光明的未来,他到底为什么要亲手毁掉这一切?

诗人海子25岁卧轨,身边只有4本书和9字遗书,背后深意却鲜有人知

对于海子自杀的真正原因,有很多种猜想。

其中最主流的是为情所困。他有一个用情至深的初恋,他在自杀前刚刚在北京见过这个女孩,得知了她已经结婚生子。

海子是敏感而脆弱的,这件事对他打击非常大。

还有人说,海子是死于练气功走火入魔。80年代盛行气功,海子沉迷其中,一度出现幻觉,甚至演变为精神分裂。

诗人海子25岁卧轨,身边只有4本书和9字遗书,背后深意却鲜有人知

但最本质的原因还是海子的“不合时宜”。他来自农村,他走入城市,他特立独行,他赤子之心,单纯的他无法融入社会这个复杂的大染炉。

自杀之前,海子决意辞掉万人艳羡的研究所工作去南方创办报社。

但是,他的决定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包括朋友、家人、教授......没有人支持他,没有人理解他。

人们对海子的死议论纷纷,猜测颇多。但海子却有自己的说法。答案就在他自杀时身边的4本书和一封9字遗书里。

诗人海子25岁卧轨,身边只有4本书和9字遗书,背后深意却鲜有人知

这四本书分别是:《新旧约全书》、《瓦尔登湖》,《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

《新旧约全书》是心灵寄托:海子后期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是源于《圣经》,他渴望得到内心的安宁。

《瓦尔登湖》是逃离现实:此书讲述的是作者梭罗逃离俗世喧嚣,独居瓦尔登湖畔的所思所感。其主旨与海子的《面朝大海》如出一辙。

《孤筏重洋》是证明自己:此书讲述的是学者托尔·海雅达尔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而远渡重洋前往荒岛的故事。而海子生前,也在拼命与主流对抗,想要证明自己。只是他终究是失败了。

《康拉德小说选》是自由冒险:康拉德的小说主旨均是“幻想摆脱社会的束缚,追求自由的冒险生活”,这完美契合了海子的梦想。

诗人海子25岁卧轨,身边只有4本书和9字遗书,背后深意却鲜有人知

从这4本书里不难看出,海子真正向往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他的自杀,正是源于对这种自由理想生活的求而不得。

最令人感慨的还是海子的临终遗言: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短短九个字,既是海子最后的善意——他不想连累任何人;也是海子内心的真实写照——他是死于内心的纠结,死于无法完成自我救赎。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让我们以海子的《以梦为马》开篇语结束本文,以此缅怀这位永怀赤之心的天才诗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