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不與命爭,好人來運有時遲

聰明人不與命爭,好人來運有時遲

王員外繼承了父親的一份財產,他勤儉持家,兢兢業業家業不斷擴大。年過三十,膝下只有一子,雖不是十分的傻呆,但算不上聰明伶俐。王員外心情很鬱悶,他擔憂自己辛辛苦苦積攢下的這份家業後繼無人。

王員外的一位老朋友勸他再娶一房小妾,或許能再生個兒子,這樣也好繼承他的事業。

王員外覺得有理,可懼怕家裡的母老虎,也不敢張口直接提出來。老朋友就給他出了個主意,二人一合計,就這麼辦了。

王員外的兒子已經十一歲了,一天,幾個孩子在一起玩水,不小心掉進去了兩個孩子,其中就有王員外家的兒子。兒子被撈上來後,昏迷不醒發高燒,找醫生開了幾服藥不見好轉。王員外的老婆很著急,於是夫妻二人商量,找個算命先生給算一卦,測測吉凶。

聰明人不與命爭,好人來運有時遲

夫妻二人就找到王員外的那位朋友,他是當地有名的文化人,精通陰陽之術。

於是,這位老朋友就來到王員外家裡。

老朋友摸了摸孩子的脈象說,丟魂了,讓嫂子拿上孩子的衣服,到河邊叫兩聲孩子的名字,不要扭頭就往回走,回來一刻鐘之內就沒事了。

老朋友抓抓頭,吞吞吐吐地說,另外還有,還有……

王員外故作著急地說,我們是好朋友,有事你就說吧,我們照辦就是,救兒子要緊。老朋友說,說出來只是怕嫂夫人生氣。

員外夫人說,不生氣,為了救你侄子,我們什麼都答應。

老朋友說,這次孩子救了,以後還會出更大的災禍,不如找個人頂替孩子的災難。

聰明人不與命爭,好人來運有時遲

王員外說,可眼下找誰呢?老朋友說,也不急,你最好娶個二房,再生個兒子,我給你做個咒符,保管兒子長命百歲。

就這樣,當著朋友的面,員外夫人儘管不樂意,為了兒子以後的命,也算勉強答應了。員外夫人按照老朋友指點,兒子真的清醒了。

王員外就想進行下一步計劃,誰知夫人死活不肯,反悔了。王員外又找到老朋友,經過幾番折騰,夫人算是答應王員外再娶一房小妾。但必須每天給她請安、如丫鬟般伺候她,讓小妾住到廂房,不能住正房。

就這樣,王員外物色了一位貧困家的姑娘娶做二房小妾。果然,生了個可愛聰明的小男孩兒,取名叫“望兒”。孩子到了五歲,王員外請了家教,教他讀書。

望兒在母親的嚴格要求下,非常勤奮好學,王員外很高興,這下後繼有人了。不料,卻遭到了大夫人的妒忌,事事刁難小婦人,小婦人只得忍氣吞聲,熬著兒子慢慢長大。

望兒十來歲的時候,王員外去世了,留下孤兒寡母,更是受到了大老婆和大兒子的刁難。把望兒母子攆出了家門。

聰明人不與命爭,好人來運有時遲

無奈,母子們前去找王員外的那位朋友,那位朋友就拿出王員外臨終前交給他的一份遺囑。上面寫著:留給望兒母子老屋兩間,其餘皆為嫡妻和嫡子所用。老朋友又給望兒母子爭取回來了幾畝薄地,雙方立下分家清單。

望兒母子只好搬到祖上留下來的老屋裡。屋裡只有一條破炕,幾件缺腿少角的破傢俱。母子們總算有了個安身立腳的地方。

這兩間老屋,離他們原來住的房子有一段距離,連這位老朋友都忘記了,他和老員外小時候曾在這裡玩耍過,後來幾十年了沒來過這裡。房子雖然破舊,但有一個堅固的院牆。這樣也好,和大老婆不在一塊居住,免得望兒母子受欺負。

老朋友就私下收望兒做了乾兒子,教望兒讀書。不覺望兒已經一十六歲了,鄉試得了個秀才。人稱呼王秀才,望兒母親很高興。後來老朋友也去世了。

聰明人不與命爭,好人來運有時遲

大房老婆和不爭氣的兒子,家境越過越慘,把房子也賣了,無處居住,就來找到二房母子家,請求住在這裡。

二房母子仁義,就答應了。誰知,大兒子嫌土炕破,要把土炕拆掉,重新壘。二房母子想,既然讓你們來住,就隨便吧。

大兒子用鎬刨土炕時,炕洞裡竟然露出來一瓦罐元寶。大老婆和兒子想霸佔這罐元寶,就巧施計策把王秀才母子告到縣衙,說他們母子偷了大老婆家的財物,要求物還原住。縣衙就把王秀才關起來,並要割除秀才之名。

王秀才母親心痛兒子,甘願不要那些財物。縣衙就把元寶判給大老婆和她的兒子,兩間老屋歸王秀才母子,以後永無瓜葛。

聰明人不與命爭,好人來運有時遲

王秀才母子抱頭痛哭,左右鄉親都知道,他們母子是冤枉的,好心餵了惡狗。縣衙也知道王秀才母子是冤枉的。可大房和兒子是無賴,即使把元寶判給王秀才母子,大房和兒子每天去和他們吵鬧,也不得安生。

回到家裡,王秀才和母親就把弄得爛七八糟的土炕刨了,裡面竟然還有數罐元寶和兩罐金條,母子倆驚呆了,想不到因禍得福。

原來,老員外生前可憐他們母子,給他們留下的財產比大房母子多得多。只是沒有明確告訴這娘倆罷了。

從此,母子生活無憂,後來王秀才被縣衙舉薦為孝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