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一家开两门,早晚要相离”,什么意思,有何讲究?

在农村,俗语的流传多与社会的观念,民族的风俗,以及大众的审美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农村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俗语产生,这多少先辈们通过日常的观察,以粗俗化简约化的方式,在加以方言汇入其中,以致更贴合农村的生活,因此也具有广泛传播的空间!在农村,不同的地区流传着不同的俗语,这都是先人智慧的传承,比如说以下的三则俗语,你了解吗?知道其中的含义吗?

农村俗语“一家开两门,早晚要相离”,什么意思,有何讲究?

一、处暑后十八盆汤

在农村,处暑是一年中第十四个节气,也是进入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8月23日,如今看来也没有几天了!俗语“处暑后十八盆汤”的含义是,处暑节气正处于三伏之中的末伏,虽然即将出伏了,但俗话说“三伏加一伏,后边跟着母老虎”,也就是说,在处暑节气后,天气不会立即转凉,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这里的“十八盆汤”的含义就是还能在洗十八次的凉水澡。

农村俗语“一家开两门,早晚要相离”,什么意思,有何讲究?

二、一家开两门,早晚要相离

在农村,一般情况下农民的住宅都是一个出口,但是也有两个出口的,这句俗语的含义是指,如果一家人却从两个门里进出,倘若家庭关系出现裂痕,很容易引起隔阂,也就容易各走各道,这不利于家庭关系的缓和,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家庭内部人员的分离,造成家庭的破裂,不利于团结稳定!在农村俗语“一家当作两家出,夫妻不睦恐相离”和这句俗语相似!

农村俗语“一家开两门,早晚要相离”,什么意思,有何讲究?

三、有钱不种河边地,无钱不娶活汉妻

在过去的农村,“河边地”虽好但有不收的风险,毕竟过去农村抗涝能力不足,很难抵御大的洪水,就如我们过去“黄泛区”一样!而“活汉妻”在过去是指被原配一纸休书“休”掉的女子,在过去能“休妻”的多富贵,或因“七出之因”,这对于农村本分的村民来说,是不敢招惹的!

农村俗语“一家开两门,早晚要相离”,什么意思,有何讲究?

不过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在农村这种现象早已成为了历史,毕竟男女平等了,婚姻也自由了,人都有选择幸福的权利,在农村离婚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况且如今的农村,娶妻难,能有人愿意嫁就不错了!

【猪友巴巴】服务三农,专注农村,对于以上的三则俗语,您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在留言区评论,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