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勝電子——併購讓人歡喜讓人憂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純技術討論。

一、公司基本情況

均勝電子的發展是一部典型的併購史。汽車電子、汽車安全業務由於技術難度較高、認證週期長、供應鏈較為封閉,併購是公司快速發展的捷徑。

相繼收購了德國Preh、德國IMA、德國QUIN、德國TS、美國KSS、美國EVANA 和日本Takata高田資產。目前均勝的業務主要產品線由汽車安全、汽車電子和汽車功能件三大事業部構成,細分行業涉及內外飾件、主被動安全、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系統、座艙電子、車載信息系統等領域。

均勝電子——併購讓人歡喜讓人憂

二、經營情況

均勝電子——併購讓人歡喜讓人憂

2017年6月,出售Preh IMA Automation GmbH,確認投資收益5.4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2017年公司實質處於虧損狀態,主營原因是整合花9億美元買來的KSS沒有特別順利。

2018年1-6月,收益於收購高田資產,營收大幅上升至266億元,但毛利率僅為15%,主營業務毛利具體為:

均勝電子——併購讓人歡喜讓人憂

作為公司體量最大的汽車安全系統毛利率才13%,是否能夠上升要看整合效果。對標全球第一大汽車安全生產商AUTOLIV(ALV.N)20%的毛利率,均勝安全的毛利率提升空間較大。

2018年1-6月,非經常性損益3.65億,主要是(1)因高田資產交易發生的財務、中介、交易、整合等相關費用合計約5.07億;(2)收購高田全球資產所支付的對價和可辨識淨資產的公允價值所佔份額的差額確認營業外收入人民幣9.44億元。2018年1-6月,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4.55億元,研發支出部分確認為開發支出4.3億元,若該研發支出費用化,公司將不再盈利。

均勝電子電話會議透露,公司收入KSS 在手100多億美金訂單,收購高田資產大概210億美金在手,總共320-330億美金,現在新增50億美金訂單(主要客戶大眾、寶馬、福特、日產等),按訂單4~5年的交付週期,預計每年可帶來65~70億美元的收入。汽車電子20億歐元左右的在手訂單,功能件大概6、7億美金。

現在的均勝電子在不出現流動性問題的的情況下,就看整合KSS、高田的效果了。

三、最近三年資本運作

(一)收購KSS、TS,同時啟動非公開發行

通過反三角合併收購KSS,在合併生效日,公司全資子公司Merger Sub併入KSS且終止存續,KSS將作為均勝電子的全資子公司繼續存續。收購KSS,基準對價9.2億美元,17年末確認KSS相關商譽67.76億元。

2017年1月,完成非公開發行,發行價格32.01元/股(除權除息後價格為31.98元/股),募集資金83億元,主要用來收購KSS和TS。根據減持新規,特定股東減持需提前公告,非公開發行認購方(主要為公募基金)均未減持,已浮虧約25%。

(二)收購高田資產-成為全球汽車安全第二大供應商

2017年11月21日,公司子公司Joyson KSS Auto Safety S.A.(均勝安全)與高田及其各區域子公司完成資產購買系列協議的簽署,收購破產程序中高田除PSAN業務以外的資產(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預計不少於4.35億美元,以及與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資產包),不承擔其債權、債務。公司於北京時間2018年4月12日凌晨,完成對購買高田公司除PSAN業務以外主要資產的交割事宜,購買的目標資產最終實際支付的對價為15.88億美元。

通過收購高田資產,公司成為全球汽車安全第二大供應商,公司將KSS和高田整合到子公司均勝安全名下,自高田資產交割後,均勝安全在資源、客戶、全球業務佈局方面更佳均衡,已經陸續獲得大眾、寶馬、福特、日產等全球整車廠商新訂單約50億美元左右。

因收購高田資產新增借款大約超50億元,大幅增加公司財務壓力;為降低財務壓力,公司子公司均勝安全控股引入戰略投資者國投創新和PAG,國投創新和PAG增資5.5億美元,持股30.78%,公司持股比例由100%下降至69.22%,公司資產負債率仍高達65%,剔除商譽後資產負債率高達77%。

(三)無疾而終的可轉債

2017年12月推出可轉債預案,擬募資30億元。由於17年扣非歸母淨利潤為負,不再符合可轉債發行條件,30億可轉債發行方案被擱置。

(四)大股東增持

2015年至今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實際控制人增持公司12,879,294股股份,佔目前總股本的1.36%,對價3.76億元。

(五)“無效”的回購

2018年5月3日,披露董事會決議和回購預案,啟動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回購價格不超27.50元/股(5月2日收盤價26.26元/股),回購規模18-22億元,本次回購股份數量將不少於6,545.45萬股,佔公司目前已發行總股本(公司總股本949,289,000股)比例不少於6.89%,期限為股東大會後6個月(也是法律規定的最長期限)。

回購股份在向市場釋放股價低估的信號,同時,能夠提升大股東的持股比例。截至18年8月9日,累計回購比例5.58%,成交價格23.51~27.26元/股,支付的資金總金額為13.64億元。

然而,截至8月20日,股價已跌至20.93元/股。當市場情緒普遍悲觀時,通過回購難以提升股價;公司本來負債率就較高,大幅回購更增加了公司的財務壓力。(作者:superlin13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