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唐寅,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我以前写过一篇关于他的文章,主要从书法方面来写,但把唐寅的诗,文章,画作统读几遍后,从一个放荡不羁的灵魂下,所显现出的一代才子内心的凄苦,无奈,消极令人叹息,也许他的《桃花庵歌》是强作欢颜,《五十言怀诗》是放荡后的颓废。


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唐寅出生在苏州一个经营小酒馆的商人家庭,自幼浪荡不羁,但富有才情,四六文作得很有名气,他一心以古豪杰自许,对眼前人物往往不屑一顾。人们经常看到他携小妓,​饮酒吹箫,寻欢作乐。夏日里他和友人公然散发裸饮,地方官前来阻止,他们也不当回事。唐寅还曾与祝允明,张灵等人在雨雪中化妆成乞丐,鼓节高唱莲花落,得了钱就在野寺中痛饮,一边还感叹说,可惜李白不知道他们在喝酒,真是恨事。他们虽风流自豪,但别人可不这么看,认为这样的孩子没法调教好。即使是唐寅的父亲唐广德,也认为儿子将来能成大名,却难以成家,而文徵明的父亲文林,则要求儿子不要与唐寅交往,因为唐太轻薄,认为唐寅将来的成就绝不能与儿子相提并论。

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唐寅的浪荡与才华,被后来好事之人演绎,有了我们熟悉的《唐伯虎点秋香》《三笑》《三约 牡丹亭》等种种戏说,唐伯虎与秋香最早出现于项元汴的《蕉 窗杂录》,其后周玄暐的《泾林杂记》一书更为详细地进行了记载,成为“三笑”的雏形。明冯梦龙以《唐解元一笑姻缘》为题,编入《警世通言》。孟舜卿的《花前一笑》,单人月的《花舫缘》等杂剧,用舞台演出的形式将故事广泛传播。​这些故事也许缘于他刻过的一枚“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有关,但实际上唐寅长相并不可人意,王世贞弇山堂藏有他的画像,历代也有众多人摹描其画像(一图为清钱泳摹画),根据胡应麟描述,他穿着青袍,戴着布笠,风骨癯然,一看就是一副寒酸读书人面目。

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唐寅在二十五岁左右,父母,妻子,妹妹接踵去世,一下子生活陷入困境,第二任妻子可以和他共患难,但不能忍受他整日狎妓宿酒,与之离婚,这时他的好友祝允明劝唐寅以前途为重,唐寅听从,以一年为期,绝去一切交往,闭门修学,在弘治的乡试中,高中第一名,所以他还有一方“南京解元”的印。但在次年会试中,因牵涉作弊案,入狱,从此与仕途无缘。
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后来唐寅索性放弃了仕途,也失去了在现实生活中出人头地的信心。他遂醉心佛学,取《金刚经》中四句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自号“六如居士”​​。他想在桃花坞建房,以养终老,但手头无钱,四处向友人借贷,徐祯卿没钱借给他,文徵明因借钱之事与唐寅反目,只有王宠资助了他,他写诗给王宠曰:“我观今日之才彦,交不以心惟以面。面前斟酒酒未寒,面未变时心已变”。表达对王宠的感激,又对那些面交之友表示心寒。

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这位风流才子晚年,也就是五十来岁的年纪,整日在桃花坞中饮酒,有客人来了就一起喝,醉了就酣睡。没钱就卖字鬻画,​有时卖不出时,经常有挨饿断炊的情况,有诗为证“十朝风雨苦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饥,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
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了解更多书法知识,敬请关注肆工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