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禁養令」實施,養殖戶提心弔膽,養殖數少於這個數不用擔心

農村如今的發展速度可謂是越來越快,而告訴

發展帶來的弊端也顯現了出來,農村的環境汙染也到了必須要治理的時候,而國家對於農村環保的治理可謂是下足了決心,無論是汙染企業的“停工令”,還是針對農村環境的“三清四拆”工作,都彰顯了國家對於環保的重視程度,而最近農村實施的“禁養令”更是讓很多養殖的農民提心吊膽,很多農村的養殖圈舍因為環保不合格或是處在禁養區被強制拆除,這讓很多養殖的農民都損失慘重,有苦難言。

農村“禁養令”實施,養殖戶提心吊膽,養殖數少於這個數不用擔心

對於處於“禁養區”和“限養區”的養殖場政府更是“一刀切”,無數的養豬場被拆除,農民也能理解國家對環保的治理,也是想讓農村的環境越來越好,不過“一刀切”的政策讓很多農民都血本無歸,畢竟我國很大一部分從事養殖的都是散戶農民,而大規模的養殖場所佔比例並不多,受到影響最大的還是那些散戶農民。

農村“禁養令”實施,養殖戶提心吊膽,養殖數少於這個數不用擔心

以前農民除了種地還會一起養殖一些牲畜,也是生活來源的一部分,可如今“禁養令”的實施阻斷了農民想要依靠養殖來養家餬口的道路,而隨著環保整治,為期半年的“停工令”又要開始了,這半年時間很多化工廠、建材廠、建築工地都面臨著停工,想要外出打工的農民也沒了去路,而農民普遍都文化較低,大多從事一些體力勞動,如今工廠的大批關停,養殖不能養,打工又面臨無工可打的尷尬境地,這半年農民可以說沒有了任何收入來源,這讓很大一部分農民都苦不堪言,支持國家環保政策農民也願意,但是農民的生活卻越來越難了。

農村“禁養令”實施,養殖戶提心吊膽,養殖數少於這個數不用擔心

面對農民進退兩難的境地,國家也是緊急叫停了養殖“一刀切”,嚴禁各種圈舍的強拆行為,為了讓農民的生活得到保障也明確的規定了圈舍的拆除範圍,以出欄量來劃分,對於年出欄量少於50頭的定義為散戶飼養,而年出欄量在50到500頭的定義為養殖大戶,對於年出欄量在500頭以上的則定義為大規模養殖場,而養殖大戶和大規模養殖場這兩類對環境汙染較大的,在“禁養區”內將面臨著被拆除,而散戶飼養對環境的汙染較小,為了保障這些散戶飼養農民的生活,對於年出欄量低於50頭的將不在禁養範圍之內。

農村“禁養令”實施,養殖戶提心吊膽,養殖數少於這個數不用擔心

相信在這種政策之下,很多農民心裡的一塊石頭也放了下來,養殖散戶可以飼養讓很多農民的生活和收入得到了保障,也可以安心的生活了。其實國家對於農民的關心一直都沒有停下,只是政策到了地方,很多地方政府急於求成才造成了這一現象,對此,農民朋友你們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