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人婺語|鄭蘭香的藝術人生

明清以來,浙江金華一帶物產豐饒,加之貿易往來頻繁,故歷來是各方戲曲爭奇鬥妍之地,諸多戲曲之中,尤以“金華戲”婺劇為盛。婺劇,這支融合了六大聲腔、擁有3000餘首曲牌的古老劇種清音雅韻、錯彩鏤金,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

婺劇裡面有亂彈、高腔、崑腔,還有徽戲、時調、灘簧,是個聲腔很豐富的綜合性劇種。新中國成立後,浙江省文化局根據中央“搶救戲曲”的精神籌建婺劇團,在全省範圍招生。1955年的一天,招生人員在溫州城內路邊吃飯,發現巷口路過一位青春靚麗的哼著小調的美麗姑娘,請入考場一試竟頗有天賦,於是幾經輾轉將她招收進藝訓班。她就是鄭蘭香,那年她18歲。

婺人婺語|鄭蘭香的藝術人生

在周越先、徐汝英、姚傳薌等諸多名師的傾心傳授下,鄭蘭香文武兼修,心無旁騖,將所學程式技藝融於自身實際和領悟之中,因而自成一體。從動作中表現和把握人物形象的整體,是鄭蘭香在婺劇表演藝術上令人矚目的特色。鄭蘭香對角色的設計和表現,完全走著角色自己的道路,因而流暢自如,樸素而有光彩。戲曲藝術的魅力在於唱腔和表演,鄭蘭香的藝術唱腔和表演風格頗為獨特——她唱腔音色甜美,輕鬆圓潤,音域寬闊,表演細膩、文武兼擅。這緣於她在繼承傳統唱法中,很有一種創新意識。比如,她對前輩老師的唱法進行革新改進,將發音從喉頭移到口腔部位,同時加練丹田氣,用氣息透過鼻腔、腦門腔,再從口腔發出,使發音高昂而不尖厲;她的唱腔中既有傳統因子,又有發揮自身所長形成的真假嗓結合的科學發聲法,演唱中旋律自然流暢,高音亮而不燥,低音厚而不悶,用氣足而不濁,行腔順而不平,以聲傳情,聲情並茂,人物刻畫惟妙惟肖。

鄭蘭香對角色塑造很有悟性,她演《雙陽公主》,首先體悟人物基調,使人物的感情、唱腔、舞步、眼神恰如其分,與唱詞吻合,成功地塑造出感情豐富、英姿勃勃的巾幗英雄形象。她演《牡丹對課》,悟出白牡丹的人物基調是活潑勤快、聰明機靈、膽大心細,就打破傳統程式,改穿時髦服裝,還讓人物走出櫃檯,面對呂洞賓的種種刁難,她從逗趣、譏笑到嘲諷,應對自如,恰到好處,人物形象生動,戲劇效果明顯。戲劇理論家劉厚生評價鄭蘭香:“她對角色的設計和表現,完全走著角色自己的道路,因而流暢自如,樸素而有光彩。這是藝術才能和藝術品德融合一致的體現。”

1960年3月18日,毛澤東在杭州觀看了鄭蘭香主演的婺劇傳統小戲《牡丹對課》後深表讚賞,之後還在杭州的一次幹部會議上特別推薦了《對課》,婺劇由此得到了晉京演出的機會。

1962年,婺劇第一次離開浙江,走進北京大舞臺。鄭蘭香和一批優秀青年演員將一出出有著濃郁地方韻味的婺劇傳統劇目,鮮活地呈現在京城觀眾面前,一時叫好不絕,文藝界專家莫不稱讚。周恩來三次觀看演出,指定用婺劇演出招待國外貴賓,還熱情邀請鄭蘭香等演員到中南海做客,進行長時間的親切交談。世代居於浙江一隅、不為人所知的婺劇從此在全國聲名鵲起,迅速將影響從省內擴大到全國。婺劇《斷橋》從此被譽為“天下第一橋”。

一眼回眸、一彎淺笑、一個轉身,鄭蘭香低眉頷首間超越舞臺的時空隔離,揮灑傳奇女子的愛恨情仇,將一段段撼人心魄的故事演繹得絲絲入扣、蕩氣迴腸。《雙陽公主》中美麗多情、深明大義的雙陽公主,《對課》中伶牙俐齒、機智聰穎的白牡丹,《僧尼會》中情竇初開、左右為難的小尼姑等,一個個人物通過鄭蘭香獨具一格的表演手法,使得觀眾念念不忘、百看不厭。多年以後,凡是聽過鄭蘭香演唱的人,都津津樂道於她精妙的唱功。她主演的《西施淚》第一次將婺劇搬上熒幕,讓國內外觀眾驚歎竟有如此美妙的戲曲音樂和人物。

世代居於浙江一隅、不為人所知的婺劇,從那時起在全國聲名鵲起。以赴京演出成功為標誌,婺劇從長期在草臺上演出的民間藝術,發展為比較完整規範的劇場藝術。鄭蘭香成為把婺劇從鄉土民間戲劇提升為高雅戲劇藝術的主要推動者。

(全文資料、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