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Hello大家好,我是KaisamWu三木。

OPPO find X,我是终于想写了。由于刘作虎虎哥带着原find系列团队出来做了一加,再加上高端系列的盈利能力较低,OPPO将其冷藏了很长的时间,但在全面屏时代,OPPO来了一招“出奇不意”,突然蹦出来这么一个find X,独特的设计让整个行业都眼前一亮。

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但find X上的这个机械伸缩结构设计却又成了另一个问题,这玩意儿耐用吗?好用吗?对其他设计影响大吗?以及最大的一个问题——这新奇玩意儿值得买吗?好了,带着这些惊喜和疑惑,我们一起来到正文一探究竟。

外观:惊艳很多,瑕疵也不少

圈子里对find X的惊叹,全因它的外观设计——超高的屏占比以及升降模块。我们看看正面,高达93.8%的屏占比,每一眼都是炫酷和爽快,感觉自己拿着的就是一块屏幕,而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影响,玩起手机来可以十分沉浸。

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与此同时,为了削薄边框厚度而选择的双曲面又为单调的正面平添了些许玲珑之气。但OPPO似乎并没有为防误触考虑得太周到,用右手拇指按左侧屏幕时产生的误触情况比比皆是。

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话说回来,官方宣传的“双面无开孔”,只是肉眼难看出来而已,其实正面有三处开孔。其一是正面顶部的中间,也仅仅是一个开孔,为升降结构上的听筒提供送音通道。

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其二以及其三服务于同一个功能,它下面是一个红外线装置,判断打电话的时候息屏后是否亮起。那它在哪呢?就在屏幕中间偏上,也就说在屏幕里,依靠AMOLED屏幕不发光时能打进外界光线来进行工作,挺强,而且一般情况下都看不见,我是看过拆机的实际情况才知道,可惜当时没把它拍下来。那么,息屏亮有了,那亮屏息呢?这个是依靠软件判断的,当手机呈打电话时的姿势,一但有皮肤接触,屏幕就会关掉。

下巴呢,的确很窄,也的确比其他三边宽,也的确比iPhone X宽。那为什么用了昂贵的COP封装技术,还是有后面这两个问题呢?据坊间传闻,这是为了照顾位于下方的天线,照这么说,就是OPPO或者OPPO找的合作商的天线技术不够苹果强咯,但我这个小自媒体也没办法求证,嘻嘻,罪过罪过。

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而关于屏幕的体验,93.8%全面屏看起来是真的爽,有使用的时候基本会忽略掉稍宽的下巴,但在色域方面却控制得一般,AMOLED屏幕辣眼睛的问题得到了真传,不过问题没有一加严重。

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好了,正面讲完,我们来看看背面。背面真的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啊,波尔多红版本的颜色是葡萄酒的紫色渐渐过渡到黑色,艳丽又低调,如火焰一般,简直是闷骚(这是一个褒义词)必备。

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相比之下,蓝色则是冰焰的感觉,在烧,却满是清凉。总之,两个颜色都美哭了。

美,是有代价的。

由于伸缩模块比较厚,以及因为它被挤去了很多位置而需要从厚度上弥补,最终导致机身厚度达到9.6毫米。为了尽可能不让用户感觉手机后,除了正面的双曲屏外,背面的玻璃面板的四个边都做了热弯处理,实际手感的确变好了,但因为背面与放置面接触的部分全部是玻璃,这导致它特别滑,而且因为特别滑,划痕也特别容易出来。“舍”与“得”在此十分上演了一出大戏呀。

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PS:如果你戴套了,上面这块,当我没说。

最后讲讲重点--这个升降模块。看它的侧面,其实挺薄的一块东西,但这里面堆了一堆元器件,包括三个摄像头、整套3D脸部识别装置、听筒、闪光灯以及天线,能在独立弄出来这么个玩意儿,OPPO还是有点东西的啊。

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在外观这个层面,其实我还挺喜欢的,有种机械的美感,不过我看舆论情况,好像挺多人不喜欢这玩意儿?没事,反正我看着开心哈哈哈哈。

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小结一下,OPPO find X在外观方面做到了处处让人惊讶,可能单单一个渐变色的后背就足够吹半场发布会了,结果还来了一个也能吹半场发布会的升降模块,还有COP和超高屏占比,这么多东西一块儿结合,OPPO就是告诉你,智能手机的设计可以不一样。反正,至少在外观部分,介是你没有见过的船新版本。

体验

看到我的文章的时候,大家对find X的外观应该是有一定的了解了,而且在这个方面也没啥要隐蔽的,而最容易隐藏真话的就是在体验这部分。那么常年混迹于三千元左右及以下的的OPPO,能重新把find X回归当年find的水准吗?我觉得还行。

硬件配置如何我就不讲了,上半年你能想到的旗舰配置,在这里你都能过找到,我就不多作介绍了,直接讲体验。

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首先是系统的体验情况,我个人认为,的确是有旗舰的feel了,又快又稳,毕竟这个情况都是和配置直接挂钩的,配置到位了,只要不是负优化,都能成。

游戏体验方面,骁龙845你还怀疑什么?没有不稳的状况,最高画质下也是想玩啥就玩啥,再细说也没啥意义。而且OPPO为游戏过程加了很多优化,例如直接消息来了弹红点不弹信息、快速小窗微信等,玩游戏的时候特别爽。

发热倒是有点问题,毕竟升降模块挤去了太多位置,主板只能挤一挤了。玩《绝地求生:刺激战场》25分钟,正面最高温度达到44摄氏度(室温26摄氏度),比同类稍高一丢丢。不过成绩其实已经变好了,在我更新系统新版本之前,这个温度一度达到过46摄氏度。

然后我们来看看这个升降滑块。好像很多人关心进灰问题,其实没啥,OPPO故意设计了缝隙给灰尘进来,防止卡住,同时一伸一缩也可以把藏进去的灰尘带出来,总之没啥问题。而寿命问题,官方对外宣称是升降30万次,应该是有十足把握的,因为其实OPPO实验室测出来的寿命100万次。

然后戴手机壳问题,官方已经有壳了,关注我微博的小伙伴应该知道。

紧接着就是使用问题,整个升起来多快?0.6秒,根据测试,虽然稍微有影响3D结构光人脸识别的识别速度,但实际体验时基本察觉不到。而且相较于iPhone X,find X在成功识别之后可以直接解锁,实际效果做到了反超,设计很人性化。(当然,你不喜欢可以设置成iPhone X那样)

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3D结构光人脸识别的体验,真的是太棒了,对角度的要求不大,手机对着脸即可,而这个动作和你使用的是一样的,所以没有刻意,一切自然;最重要的是老子洗完手终于也能轻松解锁!而且除了屏幕解锁之外,还支持应用锁、两个常用支付APP等,可用性极高。在我看来,主动结构光脸部识别秒杀被动的指纹识别,因为你能完美感觉到--有锁亦是无锁。

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问题比较大的我都觉得是相机体验这个部分。这个升降模块比较敏感,稍微给点力就缩回去了,所以拍照的手机握持姿势要很小心,否则一不小心缩回去了,不仅照片拍不到,还夹手。

其次,find X的摄像头所摆放的位置也是前所未有的,就是设计在后背最顶上的中间,使用的时候,食指和无名指是无处安放,特别累。讲到这儿,咱下一个板块就讲相机吧。

先小结一下,虽然性能很充足,但和一些高性能轻薄本一样,发热问题严峻,不玩游戏倒是还好。

相机

相机这个方面,我上面提到那个升降滑块又薄,里面的东西又多,所以碍于物理问题,这次的摄像头只能妥协了,光圈只有f/2.0,作为一款旗舰机,这个水平还是有点落后的。别的不多谈,我们直接上样张吧。

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这个价位,真的很一般。

续航

准备结束,咱把续航给说了吧。OPPO find X的电池容量为3730mAh,配备VOOC闪充,常规操作,充电速度和常规的也是一样,完全充满电还是约合一个半小时,充电过程不发热。而find X最大的亮点是super VOOC版本,因为没办法长时间拿来使用,我只能告诉你,总充电时间为35分钟。

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普通版续航情况(WiFi状态):

半小时《绝地求生:刺激战场》耗电11%(可以开的最高画质)

半小时《王者荣耀》耗电10%

半小时在线视频,耗电7%

总结

OPPO find X的确刷新了我对OPPO的认知,因为我在深入了解数码圈的这段时间里,OPPO的产品一直是单纯为普通消费者而准备的,高端的产品线早就被冷藏了,而这一次的高端重生,着实让我印象深刻,在外观设计上,相信find X的机械滑块设计在人们的心中会算是历史的一笔。

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不过,很有可能,过了今年,这个设计也的确成为了“历史的一笔”,因为明年就可能玩上屏下摄像头了,这意味着智能手机将再次回归同质化设计。相对于明年的设计,OPPO find X上的机械滑块设计的实用性和一体性的确稍逊,但其独特性足以成为经典。

但话说回来,除了帅,OPPO find X其实并不属于这个价位。

OPPO find X体验报告:颜控必备,其他偏鸡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