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售價依然「廉價」,路虎一手好牌打稀爛

四年前,一臺路虎極光開闢了消費者用車新潮流,緊湊型、百萬級、超豪華SUV這種毫不相干的標籤出現在了極光上,在當時潛在消費者心中,極光的地位甚至要高於寶馬X5、奧迪Q7等車型,這也使得當年進口售價只有60萬的攬勝極光,在不少地區賣到了80萬的天價。

我曾見過一位瘋狂到極致的車主,91萬落地一臺路虎極光,在談笑中得知當年他有多麼的自豪,買了一臺在當時都認為是超一線豪車的極光。但去年再次見到他的時候,告訴我那臺極光已經賣掉了,29萬賣給了車商,滿臉的不開心告訴我當年對路虎的認識有點偏差。

百萬售價依然“廉價”,路虎一手好牌打稀爛

李逵變李鬼,百萬路虎如今廉價感加身,雖然說不少豪華品牌售價都在下探,但如此暴跌式的售價給市場打了一劑強心劑,豪華品牌不能盲目定價,路虎就是一個經典的案例。

其中售價暴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面子工程”不在,極光是一個典型的“面子工程”產品,賣的貴瘋搶,而賣的廉價則被人視為糟粕,就跟南非鑽石表現出完全的市場動態,潛在消費者對物質的追求到達一定高度之後,只在乎產品能否帶來足夠的“面子工程”,而他們不關心產品自身的性能有多強,加5萬選擇勞力士綠水鬼的土大款有幾個能知道表圈的真正意思?

百萬售價依然“廉價”,路虎一手好牌打稀爛

問題就在於“面子工程”上,當年被視為高保時捷一頭的路虎品牌,在國產之後貼上了奇瑞LOGO,很顯然與“超越”保時捷的心理預期相差太大,而且國產之後起售價不足40萬,這對於一擲千金的土豪來說,極光很顯然不是他們炫耀的產品,國產之後沒有了“地位炫耀”的能力,極光從神壇上猛跌,開始了真正與BBA市場廝殺,而一旦落到普通豪華SUV領域,就到了真正拼實力的地步。

很可惜的是,極光自身可靠性遠不如德系BBA來的強大, 很短的用車期中,減震差、質量差、異響多的問題浮現出來,對於潛在消費者來說,極光這種實力,難以取悅更多的消費者,一再成為消費者的笑柄。

百萬售價依然“廉價”,路虎一手好牌打稀爛

當然百萬產品“廉價”的不僅僅是極光,還有路虎攬勝,前不久多位攬勝P400e車主就集體不開心了,他們表示自己開了僅幾個月的路虎攬勝P400e新車就出現了多個問題。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問題:

中控屏幕失靈、變速箱無法掛擋、倒車影像失靈、電機偶發性不參與工作、無法正常充電、行駛中突然失去動力等影響正常駕駛的問題,在這臺攬勝P400e上突發。

都說路虎質量不穩定,在進口版本以及新能源版本上尤為明顯,在質量控制體系上,路虎似乎還沒有找到一套嚴格而且可靠的體系來約束質量,即便這臺售價百萬的P400e,一流的售價卻有著三流的質量表現。

其實新能源車型因為更加複雜的動力系統更難控制質量體系,電機如何更好的介入工作,電池如何保溫以及降溫,電控模塊如何在準確的工作狀態下切入以及切出,不單單需要出色的工藝,更需要強大的技術推動,而一向對新能源市場不冷不熱的路虎,首款車型就遭遇滑鐵盧。

百萬售價依然“廉價”,路虎一手好牌打稀爛

而在我看來,無論當年的極光,還是現在的纜繩P400e,更多的消費者過高的估計了路虎的實力,雖然算得上一線豪車,但更多的消費者仍然將其視為“超一線品牌”,雖然當年盲目追求極光的消費者沒了,但後來者依然在孜孜不倦的將其供奉為神車,而有著高售價卻沒有高質量的路虎品牌,一次次的讓消費者失望。一次次的揮霍消費者的信任,步履蹣跚的路虎還能前行多遠,這是個未知數。至少在我看來,路虎才是一個狠角,一手好牌打稀爛,拼的那就是個敗家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