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勾陈:面对强大的日本三菱,海尔曾这样“战斗”过

说起海尔这家企业,虽然远不如前些年耀眼,但始终都是响彻中华大地的知名大品牌,在国际市场,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从1985年起,名不见经传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的先进技术,出产“琴岛-利勃海尔”冰箱以来,海尔公司走出了一条苦心经营世界级品牌的成功之路。说起海尔对品牌苦心经营,从1993年海尔与日本三菱合资生产空调的商业案例中可见一斑。

20世纪90年代初,凭借德国先进技术和自身科学管理的优势,海尔冰箱一跃成为国内名牌。以张瑞敏为首的海尔集团决策层决定把企业品牌做大,实施品牌延伸战略。审时度势,决定进入空调机领域,并于1991年成功兼并了经营陷入困境的青岛空调机厂,在海尔人的严格管理下,海尔空调出现在中国空调机市场,并很快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商海勾陈:面对强大的日本三菱,海尔曾这样“战斗”过

1993年,日本三菱重工株式会社决定在中国寻求合作伙伴,成立控股公司。经过严格的考察,最终倾向于海尔集团。而此时海尔正渴望扩充规模,也十分认可三菱的技术与资金,双方一拍即合,议定在海尔工业园内合资组建三菱重工(青岛)空调机有限公司,三菱控股55%,海尔占股份45%。这是三菱柜式空调机在日本本土外的第一家生产基地。

然而,在使用谁家的商标问题上,双方互不相让,各自坚持用自己的品牌。海尔敢于在品牌问题上,与三菱这个世界级企业巨头“战斗”,无疑令对方大吃一惊。

对三菱来说,海尔品牌在中国如日中天,其产品质量和优秀的售后服务具有无限升值的空间,产品打上“海尔”品牌,将有利于在中国的销售。更令三菱专家折服的是海尔有一整套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当初三菱人到海尔考察时,在海尔车间的备用模具上顺手一摸,结果手上一尘不染,这个结果令三菱人久久说不出话来。

商海勾陈:面对强大的日本三菱,海尔曾这样“战斗”过

几经谈判后,三菱这个傲视全球的跨国企业最终难以舍弃这次合作机会,在品牌使用上达成妥协:凡出口产品,打“三菱”商标,销售权归日方,凡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用“海尔”品牌,销售权归海尔。

对此结果,日本三菱重工株式会社社长表示很满意,他说:“在中国青岛,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三菱技术+海尔管理=世界一流产品’的运作。我们将把这个基地作为楷模,让三菱总公司的人来认真学习观摩。”

三菱的牌子,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当时都远比海尔响亮,打上三菱的牌子,将有助于产品的销售,其价格也远比打海尔的牌子要高的多。但海尔就是坚持自己的牌子,如此才有了日后的辉煌。

商海勾陈:面对强大的日本三菱,海尔曾这样“战斗”过

事实上,用谁的牌子是企业合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

两个企业合作,从争夺市场的角度看,生产的产品大多以两个企业中牌子较响的那个作为商标,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因为可以多销售多赚钱。所以,在当时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合作中,采用国外名牌的现象十分普遍。

但这种选择的另一个后果显而易见,那就是名牌越合作越响,普通品牌因合作放弃了自己发展的机会,转而为他人做嫁衣,放弃自己为发展别人的品牌而努力。

合作是为了自身的发展,海尔就是看出了这一点,才在与三菱的合作时坚持自己的品牌,最终没被对方所同化,并走出了自己的品牌发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