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嚴鋒,不是嚴峯,我沒有讓大家「不必讀書」

我以前開的一個“不必讀書”的單子最近被人瘋轉,但都沒有得到我的授權,把我名字故意寫錯,更可惡的是為了逃避微信公號的原創保護,把我的原文斬頭去尾,丟失原意。更有在“今日頭條”發的轉載,截我圖片,裁我水印,吃相難看。

鑑於以上理由,現特將此文重發一下,以正試聽。

我是严锋,不是严峰,我没有让大家“不必读书”

原文一開始我有一個對這份書單的解釋。我的意思是這世上沒有適合所有人的書單,專業閱讀與非專業閱讀的差別非常大,專業人士需要搞清楚與自己研究相關的一切文獻,有趣無趣都得看,也是沒有辦法。非專業人士就沒有必要受這個罪了。而且現在流行的書單都是專業人士推薦的書,非專業人士最好長個心眼,別聽見風就是雨,也許他的蜜糖,就是你的毒藥。

這個單子僅供參考,不必拘泥。我談的是成本優化的建議,精力和時間也是成本。很多書不必讀,但每個人不必讀的書都不一樣,這恰恰為的是更有效地讀書。比如康德是現代哲學之源,讀康德是很好的腦力體操,但是讀康德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時間,你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是否值得把如此大量的時間投入到一個結果未知的東西上面,那還是要因人因時因環境而異。

最重要的,我推薦的是

不必讀|書

不是

不必|讀書

順便,本來我號只要申請了轉載都會放行的,鑑於這幾天針對本篇文章出現的特殊情況,5月24日以後來申請開白的一律謝絕,敬請諒解。

附我以前發的原文:

我是严锋,不是严峰,我没有让大家“不必读书”

人生有涯,千萬不要不加選擇地讀書,這裡提供一份我心目中不必讀的書的清單。

首先我從來不認同開卷有益這種說法。讀書並非開卷有益,有些書無益,有些書無聊,有些書還有害。讀書要做減法,從前如此,現在更如此。現在讀書的時間本來就被微博微信擠掉那麼多,剩下的就更要小心使用了。信息時代,如果什麼都看,人就被信息淹死了。

專業閱讀與非專業閱讀的差別也非常大,專業人士需要搞清楚與自己研究相關的一切文獻,有趣無趣都得看,也是沒有辦法。非專業人士就沒有必要受這個罪了。所以對於專業人士推薦的書,非專業人士也要長個心眼,別聽見風就是雨,也許他的蜜糖,就是你的毒藥。

我也不認同要多看經典的說法。很多經典的意義,僅僅是一種歷史意義,它們推動了歷史的發展,照亮了人類的道路。但我們對之頂禮膜拜就可以了,今天就不用真的去讀了。比如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康德的《宇宙發展史概論》(這是中文譯名,原名《關於諸天體的一般發展史和一般理論,或根據牛頓原理試論整個宇宙的結構及其機械起源》,扉頁是“敬獻給腓特烈陛下,普魯士國王,勃蘭癸堡侯爵,神聖羅馬帝國富內大臣和選帝侯,西里西亞元首和大公爵,等等,等等,等等,我的最崇高的國王和君主。”)

我是严锋,不是严峰,我没有让大家“不必读书”

我是中文系的,所以主要談談文學方面不要讀的書。

1. 絕大多數的中國古典小說

這麼說會激起很多人的強烈反感,但小說真的不是我們的強項。具體原因這裡就不展開了。除了四大名著、《金瓶梅》《儒林外史》《聊齋》“三言二拍”等以外,好的真是不多了。比如《封神演義》,人物刻板,情節單一,思想陳腐,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在年輕時寫了一本《封神演義導讀》,那時候真是太缺錢了......

我是严锋,不是严峰,我没有让大家“不必读书”

2. 絕大多數的從“五四”到1949年的中國現代文學作品

我很佩服開天闢地的現代文學先賢們,他們的功勞永垂不朽,但這是從文學史的角度說的。除了魯迅、沈從文、老舍、張愛玲、曹禺等少數幾位,總體上真的比較幼稚,從普通讀者的角度,真的看不下去。作為一個苦命的中國現代文學專業的博士,我已經忍了很久了。

3. 絕大多數從1949年到1976年的中國當代文學作品

我基本上全部看過,有絕對的發言權。這段時期的作品,非文學的因素佔比例太大,而這些非文學因素也已經時過境遷,今非昔比,所以,不必像我們小時候那樣餓急了什麼都吃,撿到碗裡都是菜了。

4. 絕大多數的當代中國人寫的歷史小說

歷史小說是最難寫的小說之一,需要經歷、學識、性情、沉浸,最吃細節、韻味、筆力、文字功夫,這些對於當代中國人來說,尤其困難。比如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歷史小說作家,描寫一位晚清宦海沉浮幾十年的封疆大吏:“激動得兩眼閃動著淚花”;“激動地握著桑治平的手說”;“兩雙滾燙的大手緊緊地握著”;“凝重的目光遙望著窗外”;“人生難得最是情。是的,情難得!”……

Come on, give me a break!

我是严锋,不是严峰,我没有让大家“不必读书”

5. 絕大多數的西方通俗小說

其實也很爛,真正好看的也就那麼少數。請注意,我這裡說的還僅僅是好看,還不是好。我業餘喜歡看外國通俗小說,但這是一個很痛苦的愛好,因為好看的實在太少了。絕大部分都是垃圾,真正的垃圾,包括許多知名作家和知名作品。比如有位James Patterson,號稱頭號暢銷作家,這位先生是垃圾中的戰鬥圾。

我是严锋,不是严峰,我没有让大家“不必读书”

6. 所有名著的續書

無論中外,名著的續書都很失敗,道理很簡單:期待太高,此作者非彼作者。

《劉心武續紅樓夢》《德溫特夫人》《斯佳麗》《傲慢與偏見與殭屍》......都完美解釋一個成語:狗尾續貂。

所以,喜歡續的人都要小心了......

7. 很多經典的哲學著作

這條會引起很多人的強烈反感,但哲學有很多功能正在逐漸被科學替代,所以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淡出普通讀者的視野了。更糟糕的是哲學著作往往還很晦澀,需要花費極多的時間精力,最後能得到啥還不好說,所以投入產出不成比例,還可能誤入歧途,風險很大,慎入!

文學青年動不動就海德格爾如何,維特根斯坦如何,胡塞爾如何。恕我直言:你看得懂麼?退一萬說,即使你看得懂,你為此投入的巨大精力值得麼?有這時間,喝杯咖啡,談個戀愛,出去看個風景多好。我年輕的時候,把別人談戀愛的時間都用來啃哲學,結果什麼也沒啃出來,只啃出個晚婚.....

我是严锋,不是严峰,我没有让大家“不必读书”

8. 所有的成功學、心靈學、雞湯類書

騙人的,沒用。

9. 所有的陰謀論類書

騙人的,有害。

我是严锋,不是严峰,我没有让大家“不必读书”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也可以看本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