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今日」1857年7月18日“清末怪杰”民国狂儒辜鸿铭冥诞

「历史今日」1857年7月18日“清末怪杰”民国狂儒辜鸿铭冥诞

「历史今日」1857年7月18日“清末怪杰”民国狂儒辜鸿铭冥诞

「历史今日」1857年7月18日“清末怪杰”民国狂儒辜鸿铭冥诞

20世纪初,西方人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获13个博士学位,精通9种语言。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中国第一个获诺贝尔奖提名的大师——辜鸿铭。

「历史今日」1857年7月18日“清末怪杰”民国狂儒辜鸿铭冥诞

「历史今日」1857年7月18日“清末怪杰”民国狂儒辜鸿铭冥诞

「历史今日」1857年7月18日“清末怪杰”民国狂儒辜鸿铭冥诞

辜鸿铭(1857.7.18-1928.4.30),字汤生,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冬烘先生,英文名字Tomson。祖籍福建省惠安县, [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历史今日」1857年7月18日“清末怪杰”民国狂儒辜鸿铭冥诞

「历史今日」1857年7月18日“清末怪杰”民国狂儒辜鸿铭冥诞

「历史今日」1857年7月18日“清末怪杰”民国狂儒辜鸿铭冥诞

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历史今日」1857年7月18日“清末怪杰”民国狂儒辜鸿铭冥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