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赌博」嗜赌的你正在拖垮你的家庭

「话说赌博」嗜赌的你正在拖垮你的家庭

接触了这么多赌博受害者,赌博受害者其实是很明显的矛盾综合体。一边顾虑着家庭的责任感;一边大手一挥,梭哈五十万。一边享受着赌博带来的紧张刺激感 ,一边体会着输钱烦躁不安感。

赌博者跟家庭之间必定会有很强的家庭矛盾,而矛盾在每次赌博之后,就会无限的升级。而家庭矛盾的升级,往往会造成其孤独感的提高以及家庭归属感的缺失。矛盾升级之后的最终产物就是反叛。这符合矛盾之后物极必反的概念,家人的劝说反而会使其加大赌注。这已经不只是赌博闹矛盾的问题,其已经在长久的矛盾之下,升级为了家庭观问题。

综上所述,总结一下,赌博者嗜赌如命的四大心理因素:

1、心理矛盾 2、寻求刺激

3、冲动性格 4、反社会行为

「话说赌博」嗜赌的你正在拖垮你的家庭

心里矛盾

“明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我们还是做了”,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这在赌博者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这就是典型的不可控型心里矛盾。

这就加大了自我戒赌的困难,因为行为问题在我这里不可控,加大了复赌可能性。那我们要怎么做:认识到赌瘾是一种不能强行控制的病态,给嗜赌人士戒赌适当的支持。从而弱化其内心的心里矛盾。关怀这一件事显得尤为重要。

对嗜赌的人要有耐心,你要明白,你的爆炸型方式说教,直接会造成其心态的崩溃,从而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赌的比以往更甚。家人要明白这一点。切记心态的重要性,更要学会请求外界帮助,比如心理疏导,行为干预等等,此时外界的效果远远大于家人的说教。因为当一个人处于完全陌生的环境会促使其行为习惯、心理认知的改变甚至是态度的改变。安静的环境更有利于其身心的良好改变及其对赌博的认知。

寻求刺激

“极度紧张的情绪突然放松下来,必定会造成其无尽的心里身体疲倦感”。

赌博者更是如此,每一次的赌注都是未知的。在紧张刺激等待开奖的那一刹那,其神经兴奋度达到了极高点,而开奖之后突然地松懈,特别是输钱的时候其心理萎靡到了最低点。

人是受大脑支配的高感官动物,大脑想要再次感知那种紧张刺激感,其只有继续下注。长期以来感官处于一紧一松的状态之下,形成了条件反射。其已经形成了潜意识的操作,而非内心的本意。

所以赌博的人大多精神状态不是很好 ,也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赌博的时候两眼发光,赌输之后萎靡不振。周而复始,必定形成心理疾病。

习惯是最难改变的,何况是心理习惯,就像人饿了想吃饭一样。解决的办法只有心理干预。

「话说赌博」嗜赌的你正在拖垮你的家庭

冲动性格

冲动性格是长期以来的赌博者习惯引起的。其本身性格已经在长期的赌博过程中产生了变化。冲动心理和侥幸心理占据了其赌博的大部分剩下的就是输钱的不甘心心理。

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大多数的赌博人在未赌博在之前,对金钱及事情有良好的认知,知道轻重缓急。而一当染上赌瘾,那就完全变了,其甚至可能拿上家人看病的钱去搏一把。他也知道不该拿这部分钱,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他还是拿了。因为他心存侥幸心理,他觉得他这次能赢大钱,然后赢了钱给家里更大的回报。这就是典型的赌博者冲动心理学。

赌博者有这样的一个共性,那就是觉得自己再下一次不会输,一定会赢。因为在他们心理有这样一个潜意识,我这次一定要赢,一定可以赢回来的。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侥幸心理意识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好性及未来的光明的趋向性意识。对于美好的事情人们总是乐于相信的。从而自我屏蔽了自己的理性判断及客观感觉。赌徒在赌博过程中,控制他自己的已经不是他自己大脑,而是潜移默化的赌博者冲动心理。

反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即典型的叛逆行为。大多数的赌博者跟家人的话语矛盾是很严重的 。而一当说到赌博话题,必定是矛盾的升级。甚至升级为言语冲突、冷暴力和暴力手段。无论其中的哪一种手段都是对赌博者和赌博者家人很大的伤害。

赌博者也会产生更强的逆反心理,孤僻感。与家人的沟通也是越来越少。而家人也是更加的心寒,觉得赌博者无可救药。矛盾也是一次次的升级。这就造成了赌博者的反社会行为:其表现在与家人与社会的脱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