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39×39等于多少?理工博士1秒完美作答,被淘汰!

面试官:39×39等于多少?理工博士1秒完美作答,被淘汰!文科生花了1分钟才答完,被录取!

面试面试,考官既在“面”——察言观色,又在“试”——考验试探。只关注前者,而不关注后者,当然不行。只关注后者,不重视前者,也可能失败。面试官的有些问题,看上去简单直接,其背后都有着深思熟虑的设计和考虑。有些时候,对于面试官提出的问题,需要直言不讳,有时候,则需要使巧劲,更有些时候,你需要考虑面试职位的方方面面,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面试官:39×39等于多少?理工博士1秒完美作答,被淘汰!

某一线城市的一所知名重点实验小学招考数学老师,待遇优厚,吸引来众多求职者:有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有经验丰富的资深中学数学教师,甚至还有理工科博士,可谓是群英荟萃、竞争巨大。最后,经过专业考核,一名经验丰富的中学数学教师、一名理工科博士、一名初出茅庐的文科大学本科毕业生进入了最后的面试阶段。

面试他们的,是这所学校的校长,面对这3名杀出重围的优秀考生,校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39×39等于多少?不过,每一名考生说出答案之后,他都会补一句,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面试官:39×39等于多少?理工博士1秒完美作答,被淘汰!

第一名面试者,是那位资深中学数学教师,她略为沉吟,经过大概半分钟的时间,得出了答案:1521。她的演算过程是,将39替换为“40-1”,于是乎,通过代入一个计算两个数之差的平方分解公式,迅速得到了答案。在校长要求下,她把自己的演算过程完完整整写了下来:

第二名面试者,是那位理工科博士,他在校长念完问题之后,随即说出答案,校长让他分析过程,他却对校长说:“对不起,校长,我这是心算。不管你说多快,只要你问题一说完,我都能回答出来。但是,我的计算过程,我想即便是我说了,你也不会理解的。”说完,博士生一脸得瑟。

面试官:39×39等于多少?理工博士1秒完美作答,被淘汰!

第三位面试者,轮到文科生王俊凯出场了。在校长念完题目之中,王俊凯随手拿过一张纸,认认真真列出一个竖式,一步一步地,分步计算出了自己的答案,最终,王俊凯花了大约一分钟,算出的答案也是1521。校长根本没追问他第二个问题,而是直接拿了王俊凯的演算草稿纸,看了之后他面露喜色:恭喜你,欢迎你加入我们学校的教师队伍!

面试官:39×39等于多少?理工博士1秒完美作答,被淘汰!

事后,校长谈到录用王俊凯的原因:我招聘的是小学教师,是来给小学生讲课的。第一位中学教师虽然善于总结规律,可是,他列举的那个公式解题,明显超纲了,天知道他会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增加多少幺蛾子。第二位博士生,他居然用心算,有几个孩子会跟得上他的步骤,他以为是在录制最强大脑吗?只有王俊凯,他最实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就需要这样脚踏实地、踏踏实实的人才!

如何面试官是你,你会选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