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歲寶寶輔食怎樣安排才更合理的呢?

蘋果知名達人


寶媽每天醒來都要思考三件事:寶寶早上吃什麼、中午吃什麼、晚上吃什麼。

寶寶長到1歲以後,飲食的重點逐漸從母乳或奶粉轉移到輔食上面,輔食將承擔起寶寶吃出健康的重任,而給寶寶安排輔食的重點就是:均衡的營養搭配。

那麼1歲寶寶需要攝入哪些營養呢?那就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各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怎麼吃才能讓這些營養被均衡攝入呢?下面我來一一解析。

蛋白質來源包括牛奶、酸奶、雞蛋、豬肉、雞肉、牛肉、豬肝、魚肉等,麻麻可以給寶寶每天吃1個雞蛋,喝四五百毫升的牛奶、每週吃兩頓肉,一頓魚即可補充豐富的蛋白質營養了。

碳水化合物來源包括各種米、小麥、粗糧等主食,一般建議寶寶吃米粥、麵條這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維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纖維食物來源於蔬菜,比如青菜、菠菜、白菜、土豆、南瓜、海帶菌類以及水果,蔬菜、水果寶寶天天都要吃哦。

脂肪食物來源包括各種植物油,如芝麻油、橄欖油、茶樹油、葡萄籽油等,1歲以上的寶寶每天可以攝入五克的油。不要覺得脂肪就是壞東西,天然脂肪對寶寶大腦發育也是有好處的。

很多麻麻可能不僅每天在煩惱吃什麼,可能還會因為1歲寶寶挑食而煩惱。其實這也是正常現象哦,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食物偏好,總會有喜歡的口味和不喜歡的口味,麻麻要尊重寶寶的飲食偏好,只要變著花樣和食材,營養也能保證哦!


下面我來給你看看孩子王輔食達人歆媽給1歲寶寶安排的一日餐。


寶寶一日輔食示例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議:

13~24個月的寶寶:

需要開始學習自主進食,學會自己吃飯,並要能夠逐漸適應家庭的日常飲食;隨著寶寶自我意識的增強,此時家長需要引導寶寶使用勺子等工具自己吃飯。

這一階段的寶寶,應逐漸能夠與家人一起進食一日三餐,並在早餐和午餐、午餐和晚餐之間,以及臨睡前各安排一次點心;每天仍需保持500ml的奶量;雞蛋1個,肉、禽、魚50~70g;軟飯、麵條、饅頭、強化鐵的嬰兒米粉等穀物約50~100g;繼續嘗試不同種類的蔬菜和水果。

總結如下:

頻次: 母乳或配方粉3~4次/天;輔食餵養3次/天。

推薦量:保證每天500ml的奶量;雞蛋1個,肉禽魚50~75g,軟飯、麵條、饅頭、富含鐵的嬰兒米粉等穀物類約50~100g。

輔食質地:寶寶應與家人進食一日三餐,繼續嘗試不同種類的蔬菜和水果,嘗試啃咬水果片或煮熟的大塊蔬菜,增加進食量。

一天的膳食安排(推薦)↓↓↓

Ps:這一階段應逐漸停止夜間餵養,做到寶寶一日三餐的時間與家人大致相同。


崔玉濤育學園


寶寶輔食是讓很多寶媽們頭疼的問題,擔心寶寶的營養不夠,又擔心對寶寶不好,最擔心的就是寶寶不吃了。所以媽媽們對於又有營養又對寶寶的健康好,寶寶還愛吃的輔食是特別的鐘愛。

1歲寶寶可以適當添加輔食,但是寶寶牙齒較少,食物以軟爛易消化為主。因為目前市場上鈣劑種類較多,各有優缺點,比如碳酸鈣對胃刺激較大,牡蠣鈣粉含鉛較多等,最好諮詢一下醫生。食物上可以吃些牛奶、奶酪、豆製品、蝦皮等,多曬太陽。

當然了這個寶寶的輔食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做的,要根據自己的寶寶平時的口味來定了。寶寶平時喜歡喝粥,不愛吃蔬菜和肉的?對於平時寶寶對肉食感興趣的寶寶,寶媽就要多下點心思了。比如在喝的粥裡可以加入蔬菜葉(切小剁碎)也可以加入少量的肉末了(如果加入肉末最好放點鹽哦,要不太腥氣寶寶也不會吃的)。或者可以做蒸肉或燉的給寶寶吃(要夠柔軟哦,還要量少)。

要說寶寶輔食的話,粥類是最好做的了,可以在粥里加材料。各種蔬菜切小剁碎,肉類加工成肉末。宇媽經常給小寶做的就是萵筍葉子稀飯(我家小寶平時喜歡偏肉類,所以給他做的是蔬菜類的粥)

萵筍葉子稀飯做法:把米洗好放入鍋中,像平時煮稀飯一樣的,先煮熟關火,然後把幾片萵筍葉切細放進粥裡然後蓋好蓋子悶軟即可。這樣葉子裡的營養也不容易流失,如果寶寶不怎麼接受菜葉,可以在餵飯的時候儘量用米飯把菜葉遮起來,他一樣的要吃的。也可以把葉子稍微切大點,和米一起放入一起煮(這樣適合寶寶比較小的但沒有什麼營養)。還有很多粥類的,宇媽就不一一介紹了哈,

如果感興趣的媽媽可以關注我,發私信給我。


宇媽帶娃經


我是一對雙胞胎寶寶的飼養員媽媽,有豐富的餵養經驗,目前倆寶16個月,是兩隻典型的小吃貨,真心的想把一些餵養路上遇到的小問題小心得都總結出來分享給大家,目前時間有限,等我慢慢寫哈。

一週歲寶寶的飲食可以安排3+2,具體操作如下。

每天三頓正餐,兩頓加餐,奶量要保證350-500ml,可以放在加餐裡吃。這裡想提醒寶媽們,每天儘量差不多的時間提供給寶寶食物,如果沒事兒就給點兒很容易養成吃零食的習慣哈。


那麼正餐吃什麼呢?

給大家一個一週食譜參考一下:

(DAY1)

早餐:藜麥大米粥 肝粉拌土豆油麥菜 南瓜 雞蛋

午餐:海鮮雜蔬蓋面(蝦牡蠣土豆胡蘿蔔香菇菜花)

晚餐:米飯 雞翅土豆燉芸豆

(DAY2)

早餐:雞蛋羹 南瓜饅頭 黑芝麻饅頭 芝麻海苔 杏
午餐:藜麥大米軟飯 西紅柿牛肉丸湯 水煮菜花
晚餐:米飯 紅薯 雞肉玉米腸 蝦 花生醬拌菠菜

(DAY3)

早餐:香菇圓蔥胡蘿蔔牛肉包子 大米粥
午餐:玉米土豆鱈魚燜飯 小白菜肉丸湯
晚餐:西紅柿西蘭花雞肉面線 桃子

(DAY4)

早餐:大米粥 芹菜豬肉牛肉餃子 蔥花炒土豆胡蘿蔔泥
午餐:軟飯 亂燉(豬肉土豆茄子西紅柿)
晚餐:米飯 花生醬西蘭花 紫菜蛋花湯

(DAY5)

早餐:娃娃菜胡蘿蔔雞蛋疙瘩湯 香蕉
午餐:土豆三文魚炒黑米飯 油菜蘑菇湯

晚餐:山藥雞肉軟米飯 冬瓜湯 蘋果


(DAY6)

早餐:牛奶麥圈燕麥片 水蜜桃鬆餅 煎雞肉玉米腸 水煮茼蒿菜

午餐:豬肉丸胡蘿蔔絲油菜湯麵

晚餐:豬肉胡蘿蔔土豆粥 檸檬蒸鱈魚 燕麥華夫餅

(DAY7)

早餐韭菜雞蛋餅 牛油果香蕉奶糊
午餐:西紅柿玉米黑米飯 大白菜豆腐湯
晚餐:土豆口蘑牛肉白醬意麵 奶油南瓜玉米濃湯 哈密瓜

加餐可安排上下午各一次,外出玩耍回來後

可以喝奶,酸奶,吃水果,小餅乾等,如果能量消耗的大也可以吃些小紅薯、紫薯、玉米之類的,平時也可以做一些手工溶豆等。需要注意市售的一些打著兒童餐旗號的,實際裡面是各種添加,大家一定要學會看成分表,儘量選擇一些無添加或者少量添加的食品。當然少量吃點也沒事,別每天都吃一些不太健康的食品就好哈。

以上,就是我想分享的,想一起交流的就留言或者關注我吧,需要更多食譜的也可私信我哈,謝謝!

帥帥育兒


對於寶寶的輔食問題,爸爸媽媽總是會操很多的心,如果再遇上不愛吃飯的寶寶,那就真是太辛苦了。



不過我的觀點是,只要寶寶有一兩種愛吃的種類就還是容易搞定的,比如有的寶寶愛吃炒飯,那就可以在炒飯裡放各種蔬菜和肉類;有的寶寶愛吃包子、餃子,那就在餡裡做文章……

像提問的這位家長,家裡的寶寶愛喝粥,那也很好啊!粥本身就非常適合寶寶的脾胃,每天都吃也是OK的。


另外,粥也是很包羅萬象的。在裡面加五穀,那就是雜糧粥;在裡面加菠菜,那就是蔬菜粥;加肉類,那就是瘦肉粥……

寶寶愛吃粥,那麼粥就是一個抓手,可以有七十二般變化,不用擔心寶寶營養的缺失。把各種適合寶寶的食材切成碎末狀加進粥裡,不僅可以均衡營養,更能把各種食物的味道混合,防止寶寶挑食哦!


張贏SMiLe育兒寶貝


問:寶寶11個月了,還沒長牙,現在早上吃一頓米粉,下午蒸雞蛋,晚上吃粥。請問,米粉多大可以不吃了?現在這樣的輔食安排合理麼?


答:米粉應該安排在輔食添加初期,目的是為了讓寶寶的咀嚼和吞嚥能力都還在鍛鍊初期的時候能夠順利接受奶以外的食物,且可以經由米粉來補充鐵,幫助預防或降低出現缺鐵性貧血的概率。但是,伴隨著寶寶咀嚼吞嚥協調能力的增強,米粉就可以逐漸退出寶寶固體食物的行列了。雖然寶寶還沒有長牙,但菜泥、肉泥、肝泥和果泥都應該添加了。


正常情況下,只要寶寶能夠吃米粥、菜末、肉碎、碎面,就可以不再吃米粉了。建議您逐漸給寶寶添加其他輔食;同時,根據寶寶的接受情況適當增加食物的硬度和顆粒大小,培養他用牙床碾磨粗顆粒食物的能力,不要因為未出牙而影響了咀嚼和吞嚥能力的鍛鍊。


問:有些家長為了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讓孩子嚼著吃橘子類的水果,這樣可以嗎?


答:寶寶是可以吃橘子類水果的,開始擠出果汁加一半

水,免得太酸,適應後可去核讓寶寶直接吸進果汁,也可以把橘子榨成汁喝,但是橘子不能多吃,吃多了容易上火。橙、柚可以多吃一點,總之根據寶寶消化情況適量進食。注意千萬別讓寶寶把一瓣橘子含在口中,應剝開吃,只吃裡面的果肉部分。那層薄囊即使寶寶咀嚼爛了也是不容易咽的。


《時尚育兒》雜誌,為孕、0~3歲家庭提供權威育兒、生活消費指南,點擊右上角關注。


時尚育兒圈子


針對題主的這個問題,我想從“如何循序漸進地添加輔食”以及“輔食和母乳(奶粉)如何分配”這兩個方面去回答。

首先是添加輔食順序和方式。

要確保最開始吃的是高鐵米粉。題主的孩子已經一歲了,應該是已經嘗試了米粉,所以我們跳過這點接著說。除了高鐵食物是最需要添加的之外,其他食物其實可以按照寶寶的接受程度自己決定的。當然、一歲左右,鹽、牛奶、蜂蜜、各種甜食和含咖啡因的飲料都是儘量避免攝入的,還有一些容易造成窒息的食物,儘量先不要給寶寶吃,或者做成安全的形狀再給寶寶吃。

數量上,要從少量到多,逐漸去觀察寶寶的胃口再增加份量。
種類上,一定要記得,在引入新的食物時,務必要每次只添加一種新的食物,少量添加,並且連續吃2-4天,以觀察有沒有食物過敏反應。

最後是輔食和母乳的分配。

很多媽媽都覺得添加輔食後,很難去把握添加母乳的份量。

那麼我們來說說一些“大原則”:

① 可以繼續餵母乳

② 母乳或奶粉的量可以慢慢減少

③ 題主的孩子已經一歲了,所以輔食是作為正餐的,母乳或者配方奶是輔助的。具體的份量用香港衛生署給出的標準作為參考(僅做參考):

12-24個月的寶寶:每天大約進食五餐,其中3餐固體食物作為正餐,2次茶點,全天奶量大概控制在360-480毫升。

1歲後的寶寶全天的飲食可以看著這個表:

④ 保持對食量和營養均衡的同等重要性,其實很多時候,營養均衡,寶寶的體重身高增長在生長曲線以內,寶寶的食量可以由他們自己決定。

希望這個建議能夠幫你安排一天的輔食,寶寶吃得營養又健康!


萌芽研究所BUD


添加輔食對寶寶的身體發育和健康非常重要,對寶寶日後的飲食營養和習慣也很重要:

輔食添加時間

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的規定要求純母乳或配方奶餵養到寶寶6個月再添加輔食,因為母乳或配方奶完全可以為0到6個月的寶寶提供足夠的營養,太早添加輔食會造成寶寶過敏和身體不適。

因為寶寶的消化吸收系統和免疫還未發育成熟,不能應對太多的複雜的食物。

寶寶到了六個月就必須添加輔食,因為母乳和配方奶中的鐵的含量明顯不足,寶寶需要從輔食中攝取,而且這個時候的寶寶各方面都已發育成熟,逐漸可以應對各種變化的輔食。

如何添加

輔食,就是說是寶寶的輔助食品,6個月到一歲之間,寶寶的很多營養還要從母乳或配方奶中攝取,寶寶還要保證每天500毫升到800毫升量的奶。

添加輔食時千萬不要著急,要一樣一樣的添加,這樣可以觀察寶寶對所添加輔食的反映。第一次可以先用寶寶愛喝的奶來衝米粉,在上午固定的時間內喂寶寶,最好先喂寶寶一點奶,在寶寶不是太餓的情況下試著加輔食。

喂寶寶時寶寶一定要直立坐好,千萬不要躺著喂,以免嗆著寶寶。

最安全的早期添加食品:米粉、蘋果、梨、香蕉、木瓜、鄂梨、西蘭花、胡蘿蔔、白薯、土豆和南瓜。其中,香蕉、木瓜和鄂梨是不用煮就可以打碎給寶寶直接食用的。

輔食中應避免的食物

為了寶寶的健康和減少過敏,以下幾種食物開始時不要給寶寶隨便吃,要謹慎為佳。

帶有面筋的食物

六個月以內的寶寶不能吃任何含有面筋的食物,例如:麵粉、燕麥等。凡是容易過敏的食物都儘量遲一些添加。

  • 鹽:

寶寶滿一週歲前,所有的食物都不能加任何鹽,過多的鹽會對寶寶還未成熟的腎造成負擔,而且會影響寶寶的飲食習慣,造成日後的血壓高。另外,過多的鹽也會影響寶寶對鈣的吸收。 寶寶小的時候並不需要鹽,也不知道要吃鹹,所以不要著急加鹽,調味可以用水果和蔬菜的自然味道調整,這一點對寶寶日後的身體健康很重要。

  • 糖:

寶寶的食物中不要加糖,吃糖太多會增加寶寶得蛀齒的風險,而且,血中的血糖急速變化可能導致寶寶情緒化,特別愛哭愛鬧。豆豆的飲食中從未加入糖,主要是利用水果和蔬菜中的自然甜味令寶寶的輔食美味。

  • 蜂蜜:

因為蜂蜜中含有一種菌,可以造成寶寶感染,甚至中毒,所以寶寶一歲以前絕對不要給寶寶吃蜂蜜。有的家長說寶寶便秘需要和蜂蜜水,但一歲前絕對不能加蜂蜜。對付寶寶便秘建議用橙汁或李子汁,而不是蜂蜜。

  • 雞蛋:

是容易造成過敏的食品,要儘量晚一些增加,而且雞蛋一定要完完全全煮熟了再給寶寶吃。九個月時開始增加的蛋黃,蛋清部分就加的更晚,因為更容易引起過敏。

  • 果仁:

在英國,要求是5歲以後再增加,一是容易過敏,二是容易卡著寶寶,有危險。

  • 牛奶:

寶寶要母乳或用配方奶到一歲以後再增加牛奶,因為牛奶中缺少重要的鐵和維生素C。添加輔食後的前六個月,寶寶還要飲用500毫升到800毫升的母乳和配方奶,但這時的牛奶已經可以用來煮一些菜吃。

  • 草莓和獼猴桃:

草莓是水果中最易造成過敏的食物,特別是寶寶有哮喘或溼疹就更要避免吃草莓。獼猴桃只能給9個月以上的寶寶,不滿9個月儘量不要吃獼猴桃。

  • 海鮮:

一歲以內儘量不要給寶寶吃海鮮,因為容易過敏,做不熟還可以造成食物中毒。

  • 高纖維食品:

高纖維食品對成人很健康,但會影響寶寶對重要微量元素的吸收,兩歲前不要給寶寶食用。

  • 果汁:

母乳餵養的寶寶不用喝水,用配方奶的寶寶在炎熱的夏天可以喝一些白開水。果汁要等寶寶可以用杯子了以後再喝果汁,大概是寶寶9個月時,白葡萄汁是對寶寶腸胃最友好的果汁,也最容易吸收。白葡萄、蘋果和梨汁是寶寶開始時最受歡迎的飲料,橙汁的酸性太大,對寶寶的腸胃太刺激,應晚些加。

所有的果汁都應該至少稀釋一倍以後給寶寶飲用,每天的量不能太多,一歲前不要超過100毫升,一到四歲不要超過200毫升。飲用太多的果汁容易造成寶寶的腹瀉。

寶寶輔食計劃時間表

1、0到6個月

寶寶完全不需要任何輔食,母乳和配方奶可以為寶寶提供完全足夠的營養。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一定不要給寶寶加水或其它的飲料,母乳可以為寶寶提供所需要的一切,寶寶的胃很小,喝了水就會影響寶寶喝奶,影響寶寶的體重增加。

0到6個月的寶寶只會吸允,還不太會咀嚼和吞嚥,有異物入嘴時為保護自己就會用舌頭把異物推出來,這個時候不適合添加任何固體的輔食。舌頭的這種反應會在寶寶四到六個月時消失,這以後才有可能添加食物。

2、6個月

六個月開始給寶寶加輔食,寶寶這時已經可以直立坐立,可以接受輔食,但要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地增加。這個時候的寶寶也開始長牙了。

最早可以從米粉加奶加起,開始時不要太稠,以後逐漸增加蘋果、梨、香蕉等水果泥和蔬菜泥。

如果怕營養單一,可以考慮用配方奶來調配米粉,市場上有很多供寶寶食用的米粉,用60-90毫升配方奶加適量的米粉調成糊,開始時不要太稠,就象酸奶一樣,上下午各吃一頓。

後來,逐漸增加了米粉+果泥和米粉+蔬菜泥,果泥最早用的是蘋果和梨,去皮去核,放在鍋中煮軟,用打汁機打成泥。蔬菜可以用菜花和一些根莖類的蔬菜,用水煮過後打成泥給寶寶吃。

3、7到9個月

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開始可以用手指捏拿食物,8、9個月時就可以開始給寶寶一些用手拿著吃的煮熟的蔬菜和水果,最開始可以煮白薯、土豆、胡蘿蔔、菜花、蘋果和梨等。寶寶的米粉、菜泥和果泥也可以吃更稠一些的,甚至可以有一些小果粒,品種也要儘量增加。

這一階段寶寶可以增加胡蘿蔔、鄂梨、南瓜、白薯、芋頭和土豆等蔬菜和更多的水果,包括可以生吃的水果香蕉、木瓜和桃兒,這個時候可以給寶寶開始增加雞肉和酸奶。酸奶是最容易消化和吸收的乳食品,但最好給寶寶選用白色的沒有色素的酸奶,可以加上家裡自制的果泥就會更有營養了。

土豆和白薯不能放到打碎機中打,只能用勺或叉子碾碎了給寶寶吃,否則會變得很黏稠,令寶寶不能順利吞嚥,有時還會粘到上膛引起嘔吐。

因為不用鹽,給寶寶做飯不妨在菜中加上一些水果調味兒,象蘋果和葡萄,豆豆這個時期一個最愛吃的菜是:雞肉和白薯,最後加上幾個去皮兒的甜葡萄一起打碎。

4、9到12個月

這個階段的寶寶可以開始自己用手抓飯吃,增加用手吃的食物,可以吃一些帶小塊的食物,不再用全部打成泥。可以開始吃小吃米餅和一些專給寶寶提供的小吃,可以開始用杯子和吸管兒喝水。在上一階段的基礎上可以增加豬肉、羊肉、牛肉、雞蛋黃、奶酪、豆腐、豆類食品、菠菜、豌豆和燕麥等等食品。

這一階段應注意讓寶寶儘量多地接觸各種食品,可以給寶寶更多的自己用手吃的煮熟的蔬菜和軟的、熟透了的水果。

5、一歲到一歲半

經過半年的訓練,一歲是媽媽們鍛鍊寶寶開始加入大家庭,吃家庭食品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寶寶就已經可以吃家裡正常的飯菜,只是開始時還需要將飯菜切碎或壓碎,寶寶應該已經可以自己用勺子吃飯,但開始會吃的少,撒的多。

可以開始喝全脂牛奶吃整個的雞蛋,基本上能吃所有的食品:魚、海鮮、整塊的西蘭花和菜花、各種瓜、芒果、獼猴桃、杏兒、柚子、半個葡萄(整個的容易嗆著寶寶)、草莓、西紅柿、意大利麵、白麵、蜂蜜等等。

6、一歲半以上

一歲半以後寶寶就基本上可以吃家裡的所有的飯,但要注意少加鹽,我們是儘量一起做飯,但要先將寶寶吃的部分先取出來,在我們吃的那部分再加一些鹽和調料。

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開始有自己的主意,會經常食物說“不“,有的開始變得挑食,而且也開始坐不住。

寶寶這時開始長槽牙,長牙期有的寶寶會有不同程度的不適反應,有時候會不愛吃東西,但一般都會很快過去,寶寶不愛吃飯時一定要保證飲用足夠的奶和水。


心連心好月嫂


經驗之談 ,家裡正好有一個週歲的寶寶,網上有很多有關寶寶的輔食安排,有些不切合實際,我簡單談一下 我的有關寶寶輔食安排的一些心得,寶寶一週歲 基本上就可以鍛鍊咀嚼能力,應該以外輔食為主,我家寶寶 早上的餐食安排有蒸蛋羹,菜粥,瘦肉粥,胡蘿蔔,南瓜,土豆,蘋果等蒸熟切塊兒直接食用,要是寶寶牙齒出的晚的話 可以搗成泥糊食用。中午寶寶的 飯 就比較簡單了,米飯麵條 都可以適當食用,但是鹽分一定要把控好,不要超標,晚上我家寶寶基本上以小米粥為主,熬的粘粘糊糊,寶寶很喜歡 喝的,偶爾有大米粥,粥裡可以適當放些紅薯,紅棗,山藥,栗子等,只要寶寶喜歡吃的都可以適量放一點,我的宗旨是 只要是寶寶喜歡吃,吃完又沒有不適的現象,就可以合理安排,但是切記不要用過多,適量就行,寶寶食量不宜過飽,否則容易生雜病,寶寶三餐中間可以適當加1些水果輔食,像蘋果 香蕉火龍果 橘子 橙子都可以,同樣也是適量,好吧 就簡單回答到這裡吧,希望天下所有寶寶一生平安


憑欄臨風8


一週歲的寶寶,仍然需要母乳餵養或奶粉餵養。但這個時期,寶寶身體發育的需求越來越大,單靠奶液攝入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生長髮育了。此時,輔食的均衡攝入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13-24月齡的寶寶,每天需要攝入: ◇500ml左右的奶; ◇1個雞蛋; ◇50~75g肉/禽/魚; ◇50~100g穀物類; ◇蔬菜水果按需而定。


從中可以看出,寶寶每天需要攝入的輔食種類必須包括:穀物類、蛋白質品、蔬果類。而穀物類中(如:乾飯、稀飯、麵條等)富含碳水化合物,是寶寶長體重的必需物質,必須佔寶寶每頓輔食的一半。剩下的一半,則為蛋白質品(如:蛋、肉等)以及蔬菜。而水果應作為點心添加。

除了食材的種類需要合理搭配之外,還應該經常變換著食材給寶寶吃。比如:今天的蛋白質品是吃牛肉,明天可以換成魚肉;或這一餐的蔬菜是吃菠菜,下一餐可以吃西紅柿。變換著食材給寶寶吃,寶寶能最大程度地吸收到食物中各種各樣的營養素,做到營養均衡。


總的來說,一週歲的寶寶每天需要攝入約500ml的奶液,以及3餐的輔食。輔食應包含穀物類、蛋白質品以及蔬菜類,且以2:1:1的比例搭配。注意經常變換著食材,注重食材的多樣化。


我是膩膩媽,堅持日更育兒問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的媽媽。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我。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向拍攝者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