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短信爆火,能代替微信的产品终于出现了?未必!

8月20日,锤子科技召开了夏季新品发布会,在发布会上,老罗为大家介绍了一款嵌置于坚果Pro2S的新产品——子弹短信,在发布会结束之后,子弹短信APP受到了无数网友的狂热追捧,短短四天时间内,在苹果商店中取得了总排行榜以及社交榜双第一的优异成绩。

子弹短信爆火,能代替微信的产品终于出现了?未必!

子弹短信其实并不是锤子科技研发的新产品,老罗也在微博中坦言,子弹短信的开发者是北京快如科技,由锤子科技投资并和锤子科技达成合作。

同样是即时通讯产品,同样是语音文字发送,在很多人看来,老罗推出这款产品是欲与微信分食,甚至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微信,真的是这样吗?在笔者看来未必。

微信统治移动互联网多年,想从巨鳄嘴里抢资源的产品不计其数,曾经红极一时的飞信和米聊,同样号称带着颠覆微信的使命而生,但现在提起用的人还剩多少呢?当然,我们不能以过去的例子推断现在,子弹短信也不是飞信和米聊,不过既然要对比,我们可以从子弹短信的产品功能、交互设计、用户体验与用户评价方面进行一些简单考量。

一、产品功能

(1)语音文字同步识别

得益于讯飞语音的语音识别技术,子弹短信可以一边录入语音一边显示文字,其语音转文字准确率非常高,甚至可以根据人说话的停顿显示断句及标点符号,在文字转化完后,如果有识别错误的地方,用户还可进行人工修改。

在聊天界面,用语音向好友发送的信息会同步用文字显示,对方也可根据喜好选择语音播放,语音播放时有进度条界面,可选择不同时间段的语音信息。

但是,如果你的好友没有安装「子弹短信」,你发送消息给通讯录好友的话,是要收取短信费的。

子弹短信爆火,能代替微信的产品终于出现了?未必!

(2)稍后处理

平时在微信中,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流,用户不能单独选择和自己相关的信息进行处理,有时也会碰到消息已读后无法及时回复,然后忘记处理的情况。这个问题在子弹短信中可以被“稍后处理”功能解决。当你阅读完信息后,如果无法及时回复,直接将它列入“稍后处理”的榜单中,群聊中的单句也可摘出来单列置顶,等有时间再逐一处理。

(3)主界面与全局悬浮球快捷回复

在子弹短信「对话流」界面,好友单个消息列表右侧有一个语音快捷回复功能,用户不不必进入聊天界面便可直接回复消息。如果你是Android用户,还可以在“个人中心”-“快捷发送消息设置”里开启“全局悬浮球”功能,同样不需要进入 App,在桌面即可按住悬浮球说话,然后选择对应联系人发送,这缩短了需要进入App再选择联系人的步骤。

子弹短信爆火,能代替微信的产品终于出现了?未必!

(4)新增「资讯流」与「收藏流」

子弹短信主界面下方菜单栏共有五个子栏目,与微信不同的是,子弹短信拥有专门的资讯流,和收藏流一起设置在主页,用户在「资讯流」可浏览来自「今日头条」和「腾讯新闻」的相关资讯,对喜欢的文章可进入浏览界面点击收藏,收藏的内容在「收藏流」界面查看。

子弹短信爆火,能代替微信的产品终于出现了?未必!

功能对比分析:子弹短信的语音文字识别、稍后处理以及快捷回复的功能,为不同情形下的用户均提供了处理消息的可能,解决了微信语音转文字识别不准,无法针对单条信息延后处理的痛点,在这一方面,子弹短信确实做到了“为高效沟通而生”的承诺,即时通讯功能强于微信。

二、交互设计

毕竟这是一款基于锤子手机设计的产品,在整体UI风格上以蓝白色为主调,各个功能模块设计中规中矩,视觉感和交互感类似Android手机自带软件,虽满足了即时通讯的基本需求,却无法让人眼前一亮,没有太多分享给别人使用的欲望。

三、用户体验

“即时通讯上惊艳,交互设计上平庸。”

这是我对子弹短信用户体验的总结,如果只针对处理消息,子弹短信可以满足用户各种需求,无论是语音文字、视频图片、文件文章等消息的转换传送,还是对消息的快捷处理,它都做得很棒,但是除此之外,好像并无其他可以吸引人的点。

「资讯流」和「收藏流」的用户体验也很一般,如果是看资讯,用户有无数可以浏览的平台,为什么要选择子弹短信?如果做文章收藏,用户肯定不只是收藏来自今日头条和腾讯新闻的信息,那么设置这个功能有什么意义呢?

最糟糕的体验在于,子弹短信虽然通讯功能很好,但是想要与人交流并不容易,笔者为了做对比分析下载了子弹短信,为了体验通讯功能必须添加好友进行互动,而子弹短信目前只能导入手机通讯录里的联系人,现如今大家都是通过微信联系,保存电话号码的情况并不多,通过手机通讯录来添加好友,在真正社交中不太实用。

而要从微信里将好友导入子弹短信的话,则需要好友先在子弹短信里下载二维码,分享到微信,另一方保存图片至手机,打开子弹短信识别二维码后方能发送申请。

若不是因为好奇和必要,笔者认为在好友导入环节,子弹短信便会损失绝大部分潜在用户。

四、用户评价

老罗和锤子自带的话题流量,让子弹短信在短时间内红极一时,然而查阅“子弹短信”在应用商店后台的下载留言,用户对于这款新生软件似乎并不满意,多数吐槽“无法注册”、“无法登入”、“产品鸡肋”等,也有人表示“这款产品很好用”、“现在真正做产品的人还有多少”……

采访业内人士对子弹短信的评价,大多数人也是持观望态度,一位科技公司资深技术从业者表示,“产品的提升和创新,永远都是从本质上解决或者提升用户体验和需求,而不是附加所谓的‘创新’”。“子弹短信”号称提高用户沟通效率,在目前来看并没有做到。

另一位业内资深从业人士认为,这款产品获取用户很困难。首先,App获客成本高,毕竟锤子手机销售量还不足以支撑起一款产品的用户量,微信朋友圈也无法下载,更无法通过微信导入好友,单纯利用通讯录或者来实现用户引流,是非常困难的,时间长了就会被遗忘。

五、总结

微信经过多年的发展,早已不再是单一的通讯工具,现在的微信是从熟人到陌生人的全关系链管理,摇一摇、漂流瓶、附近搜索等功能的出现,公众号、社群、微商的兴起,让基于微信的社交关系网络不断突破熟人的范畴。面对不断涌现的社交焦虑,子弹这款产品属于产品形态专注、信息点对点的沟通,可以作为基于通讯录关系的管理,作为一款垂直管理工具,但它并不能取代微信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一名资深科技从业者表示,“短期看,子弹短信具备了网红产品爆发前置,中长期来看是一款不错的第二社交工具。但是,好产品是运营出来的,如何克制用户内心未被满足的社交饥渴感,才是成败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