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直到战国后期才出现了匈奴侵扰问题?

滴水载舟


【匈奴之患始于炎黄之时,威胁华夏文明三千余年。】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科研成果,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

人类在一万年以前,几乎都是狩猎民族,男人狩猎、女人采摘,大约在那个时候,人类驯化了羊、牛、猪、狗、鸡、鸭等家畜家禽,稍晚一些的时候,人类驯化了马。大约也是那个时代,人类学会了种植。

距今八千年前的时候,人类社会开始了第一次产业革命,早期农业、早期游牧业,从原始的狩猎业中分离出来。甘肃天水大地湾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的旱作物标本,从考古学的角度证实了,中国的农业文明起源于八千年前。


距今八千年前到距今五千年前,这三千年时间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形成时期。在东亚大陆上,农耕民族向平原地带扩散,游牧民族向草原地带扩散。这一时期,不论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他们各自都不强大人数有限,在广大的地域上各自从事自己的产业。

人类第一次产业革命,不论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他们挤压、同化的是原始狩猎民族的空间,草原上的狩猎民族逐渐被同化成游牧民族,平原上的狩猎民族逐渐被同化成农耕民族。农耕文化的食物保障率,远高于游牧文化,因此农耕文化的人口增殖的速度快于游牧文化人口增殖的速度。


在距今五千年前的时候,农耕的华夏民族已经遍布了大漠以南的地区,并且诞生了青铜文化。这一时期,地域文化和民族概念已然诞生了,中国大地上的农耕民族既华夏民族,从部落联盟时代向城邦国家过渡,草原游牧民族从原始部落向部落联盟过渡。先进的农耕文化进化为农耕文明,落后的游牧部落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开始和农耕文明发生大规模的碰撞。

公元前28世纪,华夏民族基本上完成了农业、手工业革命,华夏民族升级为城邦制国家的统一战争开始了。炎黄二帝时期,华夏民族的部落联盟几近解体,炎帝、黄帝、蚩尤之间展开了统一战争。北方的荤粥也乘机南下掠掳,农耕文明和游牧文化的对抗,从此拉开了序幕,游牧文化对农业文明的冲击,一直持续到工业革命的近代,长达四千多年。


匈奴的祖先叫荤粥(xunyu),其他游牧民族被称为玁狁(xianyun)、山戎等等。司马迁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匈奴并不是夏朝遗民的后代,是司马迁不求甚解而写的。到了周朝的时候,山戎被称为“戎狄”;猃狁被称为“白狄;荤粥被称为“匈奴”。山戎、猃狁、荤粥根本不是一回事。

司马迁在这件事情上有误解:商汤伐夏桀,流放夏桀到巢湖地区,并没有把夏桀流放到匈奴。夏朝灭亡后,后稷的子孙不窋(ku)是夏朝的大司农,不窋率领夏朝的遗民和周人,流落到戎狄之间,变成了游牧民族,史称“周人变于西戎”。周文王的十代祖先“公刘”,摆脱戎狄的欺压,迁徙到豳(bin),就是今天甘肃平凉一带,恢复了祖先的农业文化。周文王的祖父亶父,率周人迁徙到周原岐山以西,被商朝封为“古公”。


公元前28世纪,黄帝崛起统一陕西、山西、河北一带,公元前2705年左右,黄帝率领华夏联军,在张家口一带,和荤粥(匈奴)展开了一场大战,击退了匈奴的大规模进攻,为华夏中国的第一次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有人把这段历史解读为:“炎黄联军在张家口大战蚩尤集团,并且把涿鹿解读为张家口。”其实是非常错误的,想象一下,假如炎黄联军被蚩尤集团攻击至张家口,那岂不是已经彻底失败了吗?张家口一带是农耕和游牧的分界线。

根据史料记载,黄帝统一华夏以后,在黄帝晚年的时候,荤粥(匈奴)从今内蒙鄂尔多斯一带入侵华夏。黄帝御驾亲征,出榆林深入大漠,击败匈奴联军。华夏联军得胜后,又从榆林返回中原,途径陕西桥山的时候,发生了地震黄帝的马车翻了,黄帝就逝世了,原文为“地裂驾崩”。后来,帝王死了就称为:“驾崩”,驾崩一词就是黄帝在陕西桥山逝世,并安葬在今天的桥山黄陵后,流传下来的。


公元前27世纪末,黄帝出征荤粥(匈奴),彻底打垮了北方游牧部落联盟。此后一千多年,北方游牧文化都不能对华夏文明构成大的威胁。尧舜禹时代至夏代,华夏文明的防御同化重点是南方的“三苗集团”。商朝的时候,北方游牧文化的鬼方,是商朝的防御打击重点。到了周朝,匈奴再度崛起,和犬戎、白狄等游牧集团,结成同盟骚扰周朝。公元前771年,申国勾结犬戎攻破周王都镐京。

春秋战国时期,匈奴开始了对草原大漠的融合统一,完成了部落联盟向草原国家的进化,匈奴的首领开始称为“大单于”。在匈奴对中原文化几百年的骚扰中,秦国、赵国、燕国不得不在北方边界修筑长城防御。赵国的李牧就沉重打击过匈奴,秦朝初期派蒙恬将军,也大规模出击匈奴,并且把原来秦、赵、燕的长城连接起来,修建了万里长城。


秦末战争时期,中原地区开始重新洗牌整合,匈奴也在大漠草原洗牌整合,匈奴赶走了敦煌地区人口200万的大月氏,控制了河西走廊至天山以东,中部兼并了戎狄、白狄,东面兼并了东胡、林胡等,势力达到辽东一带。冒顿单于时,控制草原大漠人口一千万,匈奴和其他游牧民族各500万,拥有常备军50多万,骑马射箭的精兵(控弦之士)三十多万(见于《史记•匈奴传》)。

这就是为什么,汉初的白登城之战,汉军出兵32万,匈奴却出兵40万的原因。大家一直都以为,匈奴不过是个人口200万的民族,200万人口的民族,怎么可能出得起40万精兵呀。200万人中一半女人、一半男人各100万;100万男人中,16岁以下的小孩至少有一半50万(草原人口成活率仅60%),50岁以上的人20万,身强力壮的男人仅有30万,难道把小孩和老头都拉进军队里了吗?


如果匈奴是这样的老弱病残,还用的着汉武帝打匈奴几十年吗?汉武帝时期,汉朝在几十年对匈奴的战争中,砍杀匈奴精锐30万,俘虏匈奴精锐30万,匈奴分裂为南北两支。到了东汉时期,汉军再次对匈奴进行了毁灭性打击。北匈奴两百万人,向西亚欧洲转移,打垮了欧洲。南匈奴上百万人向东汉投降,至此匈奴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在五胡乱华之后,就彻底的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冷清先生


一、匈奴概述

匈奴的起源是有争议的,国内学界一般采信华夏族与匈奴族同源,约公元前16世纪夏朝灭亡后,夏后履癸的一支后裔逃到北方,在吞并其他部族之后成为匈奴族。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

匈奴的人种与东北亚人种有明显区别:从出土的匈奴贵族墓葬织锦与壁画来看,匈奴贵族带有明显的斯基泰血统,斯基泰人东斯拉夫和部分突厥语民族的始祖之一,这个部族多身材魁梧、蓝目多须,战斗力和生存力都非常强悍。

秦汉之前,匈奴只是草原诸多游牧民族的一支,公元前三世纪,也就是战国时期,匈奴逐渐开始崛起。

第一任单于就做栾提头曼,也就是历史记载中的头曼单于,他于公元前209年上位。“单于”是匈奴君主的称号,意思是“广大”,匈奴领袖开始自称单于,意味着他们已经掌握了北方草原的大部分区域,成为游牧民族的领袖。也正因为他们整合了游牧民族,所以才具备了挑战中原王朝的力量。

二、匈奴历史

在此之前,匈奴也曾经南下挑衅过,只不过叫法不一,夏朝时称荤粥,商朝时称鬼方,周朝时称猃狁、獯鬻,战国后才称匈奴,其中又有许多分支:

比如说春秋时期的北戎,也被称之为山戎,就是匈奴的一支,活动地区在今河北省北部,经常侵犯中原,成为燕、齐诸国之边患。公元前664年,齐桓公曾经发兵攻打山戎以拯救燕国。

再比如猃狁部,又称为犬戎,活跃于今陕、甘一带,这部分十分有名,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被犬戎趁乱杀入西京,西周由此灭亡,褒姒也被掳走。

秦朝建立以后,对匈奴十分警惕,公元前215年,匈奴被蒙恬逐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走,此后为了彻底解决匈奴问题,秦始皇下令修筑万里长城,通过永久建筑的形式防御匈奴的骑兵,以求稳固边境。

修筑长城由于劳民伤财,受到了许多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谴责,但其作用不可抹杀,秦朝以后,除了唐朝清朝,历代都会重新修建或者加固长城,虽然无法完全解决北方游牧民族南侵问题,但是大大缓解了四面出击四处救火的局面,时至今日,以色列在巴以边境修筑隔离墙,美国在美墨边境修筑隔离墙都是受到长城的启发!



日慕乡关


因为:当时的中原诸国,跟匈奴的领地并不接壤。


春秋初期齐国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称霸中原,就是因为,北方胡人都快打进中原了,这时候,现在的长城一线全是各种胡人部落,还没什么匈奴,就算有他们也挡住了匈奴。


随着中原实力慢慢恢复,各国开始向外扩张,出现国家兼并浪潮,领土向外扩张。不过,外围依然是一大堆民族,匈奴当时好像还不够强大,并不出名。


战国后期这时匈奴登上历史舞台:1,是中原诸国向北方扩张,领土接触到了草原。2.许多胡人贵族外迁,导致匈奴力量大增导致的。说白了,中原修罗场待不下去了,北方许多胡人投靠了匈奴。3,生产力的促进,导致可以产生一个庞大游牧部落。这些原因是根本因素。


首席国士


这里涉及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什么是匈奴?

按照《史记》的记载,匈奴是淳维之后,也就是夏朝王族的后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源流,可并不能视为所有“匈奴人”的源流,哪怕我们认可采信这条缺少旁证的史料,也只能证明匈奴帝国的王族,可能是传说中夏朝的后人。

事实上,这种可能性并不小,王明珂在《游牧者的抉择》一书中,基于北中国的考古结论,指出,脱离半耕半牧状态,走向纯游牧的文明时期,应该是在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1000年,此时,由于气候的变化,人口聚落的变迁,“牧人”而非“游牧人”开始远离“农业定居聚落”,形成了自己一套的游牧经济方式。

这种基于墓葬考古的解释,与之前“历史唯物主义”中基于19世纪历史研究成果而总结出的先有游牧,后有农耕定居的说法是截然相反的。

事实上,游牧人是由定居人分化出的群体。

而公元前1500年,恰恰是基本可以确认的商朝灭夏之后,也就是商朝早期,所以,夏朝的遗民向北奔逃,最终称雄于游牧人中间,也是一个可以理解的可能性。

但是,我们必须强调的是,哪怕上述的可能性真实存在,也不代表所有“匈奴人”的族属关系,恰恰相反,由于血亲部落式的生存方式的广泛存在,“匈奴帝国”的诞生,本身就是与“武力征服”和“行政建制”相伴随的。

换言之,匈奴帝国并不是一个“固有”的民族走向“统一”的过程,而是一个“单中心”完成区域内征服的过程,而且,游牧的经济形态与游牧帝国的集中式管理,天然就存在矛盾,那么这种集中式管理的诞生和发达,最核心的驱动是什么?

就是“战争”,小战,就需要小的人群共同体,大战就需要大的人群共同体。

回到这个问题的最初,就是为什么匈奴之名出现较晚?

其实很简单,荤粥、猃狁、獯鬻都曾是北狄的名号,《史记·匈奴列传》中有:

(冒顿单于)后北服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之国。

浑庾或许就是之前的荤粥,但是被匈奴的王族部落所征服。

当然,这些说法本身都可以略备一说,却没有一锤定音的确凿旁证。

但是,从上述的名号可知,在商周时代,在匈奴所在的游牧地区,是存在游牧部落并与中原王朝之间发生战争和关联的。

真正见于汉文史书,匈奴确实是在战国中期之后,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后世匈奴帝国的王族部落在这之前仍未崛起,还属于与其他游牧部落、部族并立的状态,并不足以代表此区域内所有的游牧人。

然而,在战国之后,匈奴王族本部的崛起和征服战争,迅速进入了中原人的视野,最重要的就是他们引领下对中原发起的战争,让中原人认识了这个“部族”。

人,是一直存在的,部落,也是一直存在的,但是是不是与中原人产生关系,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不是一直存在的了。

而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在战国七雄的时代,定居的中原人进行惨烈的兼并战争的同时,草原上也在进行着类似的战争。

当第一个统一的定居人集权王朝建立时,冒顿单于也构建出了第一个统一的游牧人集权王朝,这是一种巧合吗?

恐怕并非如此,实际上,为了应付小战,部落变成了部落联盟,为了应付大战,部落联盟进化为国家,而大战只有大敌才会造成,秦,恰恰就是匈奴帝国诞生的接生婆。

综上所述,并不是战国中期之前没有匈奴人,或者说没有匈奴部落的侵扰,而是由于匈奴还未成为游牧人的统一名字。

另一方面,则是中原的统一,伴随的是诸夏文化体系的向外扩张,在春秋时代,城邑国野体系所能触达的边界,甚至没有达到“农牧分界线”,比如晋国和北狄人在山谷间的战争,这些半农半牧的“非我族类”实际上在和诸夏人打城池攻防战。

直到战国中期,赵武灵王的北方扩张,才造就了代郡和雁门,成为与匈奴面对面的边疆,同样,东方的燕国,是靠着秦开的北上,拓地千里,而西方的秦国,直到秦昭王二十年左右,才真正将义渠这个半农半牧的定居戎人政权征服,使得秦国的北界真正对游牧人封闭。

换言之,诸夏文化的扩张没有达到边界时,与游牧人的冲突并不会如何显著,只有双方恰恰都踩在这个分界线上时,交流和战争才不可避免,而这个时代,只能是战国中后期。


刘三解


问这个问题的作者,好像还有一句潜台词是:为什么游牧民族在战国后期前这么安分?

好像是这意思吧?

如果是这种思维,那就是搞错了一个常识问题:

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野及成型,其实是在秦汉时才发生的。

为什么这么说了?

首先,我们可以从殷商的历法开始研究,到西周的《夏历》,再到秦朝的《颛顼历》,最后到汉初的《太初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事实:农业的大发展到彻底成熟,起码经历了一千多年。

因为农业与天气,也就是与历法密切相关。

另外,文明的基础是人口的构成与成分,那么,不管是农业文明还是游牧文明,也需要要一定的人口支撑。

而从西周时起的奴隶社会残留到战国时的“国野合一”(为国),也可以清晰的看到农业人口的发展过程。

同理,处于我国北部与西部地区的原始部落民族,因其地理环境的天然优势(草原和马),促使他们走出了另一条与中原农业文明不同的道路。

我国传统的四大“夷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一般西戎与北狄被视为是游牧民族。

在殷商时并无这个所谓的“四大夷狄”,殷商人一般习惯将所有外族统称为“夷”,西周与春秋时,人们也还是这样统称,如《尚书·大禹谟》曰:“无怠无荒,四夷来王”。而《周礼·职方司》又把管理各非“诸夏”地区的官员称为管理「四夷八蛮」。


可以说,在战国以前,“夷”与“蛮”,也就是东部与南部的少数民族似乎更有地位。

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玄机?

没错,西部与北部的崛起,的确是更迟的事:

自是以来,晋之百役,与我诸戎相继于时,以从执政,犹肴志也,岂敢离逷?今官之师旅,无乃实有所阙,以携诸侯,而罪我诸戎。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不与以会,亦不瞢焉。”赋《青蝇》而退——《左传》

这是春秋时的“戎人”驹支不屈于当时的霸主晋国的一段历史,从“我诸戎”与其与晋国、秦国的关系可以看出,「戎」的民族概念,在那时候已经逐渐形成,因为“饮食衣服与华不同”、“言语不达”——这说明大家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西戎的崛起,毫无疑问是因为这件事:

西周的灭亡,是西戎崛起的关键,也是游牧民族形成及游牧文明崛起的起点。

而所谓「北狄」,大体同西戎的发展过程,《左传》载周景王曰“肃慎,我北土也”——这说明至东周时,北部也已经形成了国家雏形,说明民族概念也开始出现。

而匈奴人最直接的祖先,就是西戎北狄。

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这样。


無風即風


匈奴祖先夏后氏是黄帝诸子之一,也是夏朝的王族。商汤灭夏后,夏朝残余势力逃往北方草原独立发展,经过商朝500多年,周朝的西周二百多年,春秋200多年以及战国前期一百多年,合计600年,加上商朝500多年,一共1100年,他们的语言文化习俗,已经和内地面目全非了。战国后期开始强大起来,骚扰北方的赵国和秦国,汉朝汉武帝时期痛击匈奴,后来匈奴一部被杀,一部归汉,一部逃到欧洲建立匈奴帝国,征服了很多欧洲国家。从老根子上来说匈奴也是炎黄子孙。匈奴虽然被汉人打败,但是仍然横扫欧洲,其实也没有给老祖宗丢脸。就如同当年的国民党一些军队被解放军打败后逃窜到东南亚一些国家,但是出了国仍然把外国军队打得人仰马翻,也没有给中国人丢脸。


大秦挚爱咏春


的确,如同问题中所描述的,匈奴一词的出现时在战国中后期的事情,那么在此之前为什么就没有出现匈奴问题呢?

匈奴问题,说到底是农耕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冲突问题。那么在战国中后期之前,难道就没有农耕与游牧之间的冲突吗?当然是有的,比如大家所熟知的犬戎之乱就是。但是,为什么在此前的文献中没有留下类似后来匈奴人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大规模南下的记载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不用南下,在战国之前的中原腹地也是农耕与游牧犬牙交错。

在学历史的时候,可能大家都学过,农耕与游牧的分工被称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但是,这种大分工发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分工进行过程中,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也并不是立即就脱离接触了的。根据记载,在春秋时期的中原,就有许多游牧民族,他们都被称为戎人。见于记载的就有陆浑之戎、犬戎、骊戎、长狄、赤狄等等。比如陆浑之戎就住在洛阳城南一百多里的地方。要知道春秋时期,这可是周天子的眼皮儿底下。这些所谓的蛮夷戎狄,就其血缘来说,和中原的农耕民族其实非常接近。比如,骊戎和周天子就是同姓,他们都是姬姓的。判断是否是戎人,其实就是看其生产生活方式,农耕的生产方式,接受以周天子为首的礼乐闻名,就被看成华夏族。而以游牧生产为主,不接受礼乐闻名的约束,就被看成是戎人。

在春秋时期,也有农耕与游牧民族的冲突。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之间会有矛盾,会有冲突。这是因为,农耕民族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劳动解决自己生活的全部所需,而游牧民族则不然,他们需要和农耕民族进行产品交换才能满足生活所需。但是,农耕民族并没有交换的急迫性,也就是说,在交换中双方的地位并不对等。一旦发生交换无法正常进行的时候,冲突就在所难免。春秋时期农耕与游牧的冲突也十分激烈,号称是“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卫国和邢国都曾经一度被狄人所灭。所以才会有那些霸主们所倡导的“尊王攘夷”口号的出现。

到了战国,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日益凝聚为一体。而中原地区原有的游牧民族,要么已经融合到中原农耕民族之中。当然,说融合冠冕堂皇一些。比如,春秋后期,卫庄公有一次站在城头上,看到远处有一批戎人,卫庄公说我们是姬姓国家,怎么能够容忍戎人的存在,就消灭了这拨戎人。还有一些游牧民族,就逐渐退出了中原地区,被驱逐到了长城以北的地区去了。也就是说,到了战国时期,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犬牙交错的局面终结了。农耕与游牧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开了。

就在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逐渐凝聚而为一体的时候,退到草原之上的游牧民族也和草原上的原有民族逐渐融合,在草原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民族统一体,这就是匈奴。战国初年以前之所以没有匈奴人的记录,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在草原上是分散的,另一方面来说,他们还有相当多的人也还在中原地区,没有来到草原。因而,到了战国中后期,北方的匈奴与中原各国之间的冲突开始加剧,为了防范他们秦、赵、燕等国纷纷在自己的北边修起了长城。这都是大家所熟知的事情了。

顺便说一句,根据《史记》的记载,匈奴人也宣称自己是黄帝子孙,这并不是没有依据的。因为相当多的匈奴人,其祖先本来就是在中原地区游牧的民众,后来被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给驱逐到草原之上了。


野叟杂谈


远在夏、商时代,王朝的建立是在部落联盟的基础上,部落之间并无华夷之分。

周人对政治制度最具想象力,行分封建国之制。开始有了华夷之分。



诸夏与蛮夷,实是一种文化上的区别,是耕稼城郭与游牧部落之不同,而不是血统上的划分。

武王虽克商,但旧殷势力无力全部铲除,因其实质上是一部落联盟体。

周人以少数驾驭多数,将周室宗亲、功臣分封于旧殷原有部落之间以形成牵制,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这就要提到西周建国的一个现实,那就是 -- 华夷杂处。

对于此,史书中零零星星有佐证。

《左传》文公九年秋:“楚自东夷伐陈”,则东夷在楚、陈之间;

《战国策·魏策》:“楚破南阳九夷”,则九夷在南阳。

周王室东迁之后,王室不振,引起了两个连锁反应 -- 诸侯内乱与戎狄侵扰。

诸夏受戎狄之祸,亡国者不知多少。

在此情况下,给了齐桓公与管仲建立霸政的机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其本应由周王室主持)。



齐桓公立起“尊王攘夷”的大旗,诸夏之间开始抱团,对戎狄建立了压倒性的优势。其主要功绩之一,就是恢复被狄所灭的邢与卫。

孔子曾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齐桓公与管仲,对保存华夏文化,实在是功莫大焉。

春秋三百年,诸夏之间不断兼并,至战国时形成七个大国 - 齐秦燕楚魏赵韩。

西周初年所开始的封建,如在宣纸上洒上数十滴墨滴,此墨滴即是一个一个华夏之国。墨点之间的空白区域,则散布着戎狄蛮夷等游牧民族。

这些墨滴,渐渐浸染于宣纸之中,逐步扩大,以点成面,连面成片,不断挤压着空白区域游牧民族的生存空间。 经春秋三百多年渗透,至战国,七国已占据中原,戎狄则被驱赶至四方(留在中原的已被同化)。



秦汉一统,匈奴骤强。

秦汉与匈奴,耕稼城郭民族与游牧民族,就如同两个武林门派。

西周时两派势均力敌,至春秋时由于诸夏的团结而对游牧民族占据优势。

虽将其驱赶至北方,但诸夏渐渐统一,对其产生了新的刺激。

正所谓“对手有多强,你的成长就有多快”。

匈奴之强大,实是秦汉一统促成。



二者由春秋时期的群斗,演变成有组织有规模的战争。

不过,匈奴不必高兴的太早,一百年后,在财力与国力都达到顶峰的汉武帝治下,二者将迎来最大规模的对决!


探微阁主


别的答案都不行,看看这个,标志性产物马蹬的诞生,导致骑兵的出现,使游牧民族和马的结合真正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马蹬之前不仅游牧民族中原各个国家对马的最大利用也都是战车,马蹬出现后战车退出历史舞台,来去如风的骑兵结合弓箭也成为步兵的恐惧,出现了以少胜多的很多典型并在之后的长达一两千年都未停止出现!在骑兵盛行之前,武器以及组织纪律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战争的成败受人员数量影响非常大几乎大多数情况下受过专业训练的士兵的人数对战争成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计谋只能说一方便,!但骑兵在开阔地带能够创造一胜五胜十的战绩,从战国到明清,骑兵创造的以少胜多大量的屠杀步兵的大战数不胜数~为中原王朝真正拥有大量骑兵时代主要唐朝,唐朝无法控制内乱借住外部势力介入代价则是燕云十六州拱手让人,以至于华夏积弱数百年,再则就是占领中国的元朝,不仅作用天下养马之地,并且把中国江南之地都变成自己的马场,这也为汉人成功将他们驱逐出境,埋下伏笔,虽然失去中国之地不再是元朝皇帝,但成吉思汗的子孙还有一个称谓蒙古大汗,依然有很多地盘,也是因为有来去如风的战马,草园部落在数千年间多次积弱却能一次又一次免遭毁灭性打击~马蹬在中国直到近代才慢慢无法创造奇迹~


斩电断轮回


春秋时期,中华大地上大大小小数百个国家,经过多年兼并形成战国七雄。那时,连强大的楚国都被认为是南方蛮夷,进不了中原法眼,所以周边虽然有少数民族骚扰,都没有记下来。

匈奴之所以在战国后期被写入历史,因为他们变强大了。战国时期,受匈奴之苦最大并不是秦国,而是北方的赵国、燕国。在与匈奴对抗中,赵国“胡服骑射”,实力迅速增长,是秦国统一天下最强大的对手。

匈奴能不能称为一个民族?这个真不好说,因为匈奴的前世讲不清楚。根据中国历史记载,秦末汉初时期,那个称雄北方的游牧民族,就是匈奴,不管他们是一个民族还是多个民族联盟。有人说他们是被商赶跑的夏朝移民,也有人说他们是西方迁徙来的白种人。在汉武帝之前,蒙恬曾经将匈奴赶出河套地区,其他政权只能被动接受匈奴勒索。

汉武帝雄才大略,经过多年的积累,终于发狠对匈奴开战,前后打了很多年,打残了匈奴,从此匈奴无力发动大规模战争。跟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他们没有什么凝聚力,说散就散了。

匈奴分为南北二部:

南匈奴迁入关内,与汉族等民族逐渐融合,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了。曹操将南匈奴分为五部,分割居住,王子入京城为质,刘渊就在西晋当质子。西晋荒淫腐败,一不留神,刘渊返回匈奴扯旗造反,建立了前赵。

有意思的是北匈奴。被汉朝猛追猛打,没办法就一路向西迁徙,走到中亚地区就没了历史记载,人间蒸发。几百年后,阿提拉挥舞“上帝之鞭”出现在欧洲,被欧洲人称为“魔鬼”,摧毁整个东欧地区。不过阿提拉死后,匈奴有一次瓦解、消失。有人说现在的匈牙利一带,就是匈奴人后裔,不过据DNA检测,匈牙利人是欧洲血统,跟匈奴没啥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