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皇帝的雞蛋爲啥特別貴?

清朝皇帝與雞蛋的故事被世人進行了廣泛的演繹。為了搞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我特意查閱了一些資料,對這些故事追蹤溯源,原來乾隆、道光和光緒都與雞蛋有關。

根據溥儀皇帝的老師英國人莊士敦《紫禁城的黃昏》一書的記載,宮廷中一直流傳著關於皇帝雞蛋的笑話。他說:

在紫禁城裡面我沒有見過盜賊,所有丟失的財產絕大部分是太監所為。內廷人員謊報賬目、斂取金錢的現象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在宮中流傳著這樣一則笑話,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這種現象。一次早朝,某個皇帝問自己的一個臣子說:“卿家最近身體可好,每天早晨都吃些什麼啊?”那大臣畢恭畢敬地回答道:“多謝陛下關心,微臣身體還算可以,每天早餐只不過吃三個雞蛋而已。”聽完這話後,皇帝大驚失色,說:“雞蛋不是很貴嗎?我每天早上只能吃一個,你竟然能夠吃三個。”大臣立即明白是怎麼回事了,改口說:“陛下吃的雞蛋和微臣吃的不一樣,我吃的都是劣質雞蛋。”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沒有必要深究,它無疑可以說明內廷的腐敗現象有多麼嚴重。

當然,這個笑話是有來源的,反映的是真實的歷史現象。

根據清末江蘇武進李伯元所著《南亭筆記》第11卷記載:

翁同龢是光緒的老師,一向和皇帝關係密切。“百日維新”期間,他在“毓慶宮行走”,幾乎每天都和光緒見面。一日,光緒偶然有閒問他:“我每天要吃雞蛋4枚,御膳房開價白銀34兩。這種貴物,不知道師傅吃過沒有?”

翁同龢聽了哭笑不得,俯思片刻才徐徐答曰:“雞蛋這種寶貝東西,臣家裡只是每年逢到祭祖大典的時候,才或者偶一用之。平時是絕對不敢碰它的!”他這一說,光緒點頭微笑,御膳房的太監們當然更是皆大歡喜。事情傳開以後,就連滿朝文武也無不“服其善於辭令”。

如果說光緒信以為真,那真是與“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差不多了。

其實,不僅光緒上當受騙,乾隆皇帝還是一樣的上當受騙。

根據清代徐珂《清稗類鈔》的記載,乾隆帝有事召見大學士汪由敦,隨口問他早晨從家出門有沒有吃過早餐。汪由敦回答道,臣家裡窮,早餐只是吃四個雞蛋而已。乾隆帝聽罷大吃一驚,對汪由敦說,一個雞蛋要十兩銀子,四個雞蛋就是四十兩銀子。這樣吃法我都吃不起,你居然還說自己家裡窮?汪由敦一聽便知是內務府官員矇蔽皇帝,從採辦雞蛋中揩油,卻也不敢道破,只好辯稱自己買的雞蛋屬於殘次品,每個雞蛋僅需幾文錢,與皇帝每日享用的特供雞蛋不可相提並論。

不過道光皇帝的警惕性卻高得多。道光皇帝是一個勤儉節約的人,一件龍袍穿破了也捨不得換。他知道內務府的太監們一定在坑他。據《清稗類鈔》的記載,有一次褲子上破了個小洞,讓內務府去補一補。補好了,道光皇帝問花了多少錢,答日:三千兩白銀。這麼多銀子買一件新龍袍都不在話下。面對皇帝的怒火,內務府沉著應對:為了給您補這個補丁,我們剪了幾百匹綢緞才找齊匹配的圖案,所以就貴了,要是您不講究這些,隨便一補也就五兩銀子,可我們得為皇上您顏面著想啊,你是一朝天子,哪能一副破落相呢?不把您侍候好,就是奴才們失職該死。

道光皇帝並不相信太監們的說辭。有一回,道光皇帝看到軍機大臣曹振鏞朝服的膝蓋上也打了個補丁,就問他,你補這麼一個補丁花了多少錢啊?曹振鏞說,外面打一個補丁要三錢銀子。皇帝接著又問:外面的雞蛋多少錢一個啊?這分明是皇帝不信任內務府嘛。曹振鏞不敢實話實說。於是說:臣從小就有病,不能吃雞蛋,故而不知道雞蛋的價碼。

道光皇帝相信了嗎?我想,他是不會相信的。哪裡有什麼有病不能吃雞蛋的鬼話,難道說你不吃雞蛋,家人也不吃雞蛋嗎?親戚朋友也不吃雞蛋嗎?但是,除此之外,道光皇帝又有什麼辦法呢?在這一點上,他近乎弱智了。

清王崇簡的《談助》中有一段關於崇禎的記載:

有一天,崇禎想吃米糖,就派內臣命令御廚去做。負責監製米糖的官員晉見時,崇禎問:“一料所費幾何?”對日:“得銀八兩。”崇禎只給他三錢銀子,並令他到市場上去買回來。一會之後,內臣買回一盒米糖送到宮裡,分給各位皇子和公主吃,崇禎看後說:“這哪裡需要八兩銀?”

當然,慈禧早年生活在民間,她是知道內務府的貓膩的,但她並不揭穿。她要的是共同腐敗、共同富裕。慈禧的私房錢達兩億兩白銀,足夠買160艘“吉野”號巡洋艦的。

根據《南亭筆記》卷6記載,閻敬銘在軍機日,見內務府承辦皮箱百口,每口開銀六十兩。召見時,力請節用,太后怪之,閻即引皮箱一事為證,謂:“外間購買,每口至多不過六兩,今已十倍矣,則內務府浮冒之弊,可想而知。”太后搖頭曰:“恐無此便宜也。”閻言之不已,太后曰:“既如此,爾試代我購買百口。”並予以半月之限。閻出,持銀至騾馬市,則皮箱店均已關閉,詢之,俱曰:“頃有老公吩咐,半月不準開張交易,如違必將貨物打成齏粉。”閻無奈,只得函令天津當道,派人選覓,剋日解京,已而寂然。及限,太后詢之,閻惟崩角而已。迨回寓,始知其親隨某,已得內務府銀一千兩,將信擱起,人則逃遁無蹤矣。

慈禧的邏輯是:內務府的貪腐沒有關係,只要將自己服務好了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