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皇帝的鸡蛋为啥特别贵?

清朝皇帝与鸡蛋的故事被世人进行了广泛的演绎。为了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我特意查阅了一些资料,对这些故事追踪溯源,原来乾隆、道光和光绪都与鸡蛋有关。

根据溥仪皇帝的老师英国人庄士敦《紫禁城的黄昏》一书的记载,宫廷中一直流传着关于皇帝鸡蛋的笑话。他说:

在紫禁城里面我没有见过盗贼,所有丢失的财产绝大部分是太监所为。内廷人员谎报账目、敛取金钱的现象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在宫中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这种现象。一次早朝,某个皇帝问自己的一个臣子说:“卿家最近身体可好,每天早晨都吃些什么啊?”那大臣毕恭毕敬地回答道:“多谢陛下关心,微臣身体还算可以,每天早餐只不过吃三个鸡蛋而已。”听完这话后,皇帝大惊失色,说:“鸡蛋不是很贵吗?我每天早上只能吃一个,你竟然能够吃三个。”大臣立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改口说:“陛下吃的鸡蛋和微臣吃的不一样,我吃的都是劣质鸡蛋。”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没有必要深究,它无疑可以说明内廷的腐败现象有多么严重。

当然,这个笑话是有来源的,反映的是真实的历史现象。

根据清末江苏武进李伯元所著《南亭笔记》第11卷记载:

翁同龢是光绪的老师,一向和皇帝关系密切。“百日维新”期间,他在“毓庆宫行走”,几乎每天都和光绪见面。一日,光绪偶然有闲问他:“我每天要吃鸡蛋4枚,御膳房开价白银34两。这种贵物,不知道师傅吃过没有?”

翁同龢听了哭笑不得,俯思片刻才徐徐答曰:“鸡蛋这种宝贝东西,臣家里只是每年逢到祭祖大典的时候,才或者偶一用之。平时是绝对不敢碰它的!”他这一说,光绪点头微笑,御膳房的太监们当然更是皆大欢喜。事情传开以后,就连满朝文武也无不“服其善于辞令”。

如果说光绪信以为真,那真是与“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差不多了。

其实,不仅光绪上当受骗,乾隆皇帝还是一样的上当受骗。

根据清代徐珂《清稗类钞》的记载,乾隆帝有事召见大学士汪由敦,随口问他早晨从家出门有没有吃过早餐。汪由敦回答道,臣家里穷,早餐只是吃四个鸡蛋而已。乾隆帝听罢大吃一惊,对汪由敦说,一个鸡蛋要十两银子,四个鸡蛋就是四十两银子。这样吃法我都吃不起,你居然还说自己家里穷?汪由敦一听便知是内务府官员蒙蔽皇帝,从采办鸡蛋中揩油,却也不敢道破,只好辩称自己买的鸡蛋属于残次品,每个鸡蛋仅需几文钱,与皇帝每日享用的特供鸡蛋不可相提并论。

不过道光皇帝的警惕性却高得多。道光皇帝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一件龙袍穿破了也舍不得换。他知道内务府的太监们一定在坑他。据《清稗类钞》的记载,有一次裤子上破了个小洞,让内务府去补一补。补好了,道光皇帝问花了多少钱,答日:三千两白银。这么多银子买一件新龙袍都不在话下。面对皇帝的怒火,内务府沉着应对:为了给您补这个补丁,我们剪了几百匹绸缎才找齐匹配的图案,所以就贵了,要是您不讲究这些,随便一补也就五两银子,可我们得为皇上您颜面着想啊,你是一朝天子,哪能一副破落相呢?不把您侍候好,就是奴才们失职该死。

道光皇帝并不相信太监们的说辞。有一回,道光皇帝看到军机大臣曹振镛朝服的膝盖上也打了个补丁,就问他,你补这么一个补丁花了多少钱啊?曹振镛说,外面打一个补丁要三钱银子。皇帝接着又问:外面的鸡蛋多少钱一个啊?这分明是皇帝不信任内务府嘛。曹振镛不敢实话实说。于是说:臣从小就有病,不能吃鸡蛋,故而不知道鸡蛋的价码。

道光皇帝相信了吗?我想,他是不会相信的。哪里有什么有病不能吃鸡蛋的鬼话,难道说你不吃鸡蛋,家人也不吃鸡蛋吗?亲戚朋友也不吃鸡蛋吗?但是,除此之外,道光皇帝又有什么办法呢?在这一点上,他近乎弱智了。

清王崇简的《谈助》中有一段关于崇祯的记载:

有一天,崇祯想吃米糖,就派内臣命令御厨去做。负责监制米糖的官员晋见时,崇祯问:“一料所费几何?”对日:“得银八两。”崇祯只给他三钱银子,并令他到市场上去买回来。一会之后,内臣买回一盒米糖送到宫里,分给各位皇子和公主吃,崇祯看后说:“这哪里需要八两银?”

当然,慈禧早年生活在民间,她是知道内务府的猫腻的,但她并不揭穿。她要的是共同腐败、共同富裕。慈禧的私房钱达两亿两白银,足够买160艘“吉野”号巡洋舰的。

根据《南亭笔记》卷6记载,阎敬铭在军机日,见内务府承办皮箱百口,每口开银六十两。召见时,力请节用,太后怪之,阎即引皮箱一事为证,谓:“外间购买,每口至多不过六两,今已十倍矣,则内务府浮冒之弊,可想而知。”太后摇头曰:“恐无此便宜也。”阎言之不已,太后曰:“既如此,尔试代我购买百口。”并予以半月之限。阎出,持银至骡马市,则皮箱店均已关闭,询之,俱曰:“顷有老公吩咐,半月不准开张交易,如违必将货物打成齑粉。”阎无奈,只得函令天津当道,派人选觅,克日解京,已而寂然。及限,太后询之,阎惟崩角而已。迨回寓,始知其亲随某,已得内务府银一千两,将信搁起,人则逃遁无踪矣。

慈禧的逻辑是:内务府的贪腐没有关系,只要将自己服务好了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