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一個決絕的刺客——豫讓

上次說到智氏的時候,提到了豫讓,那麼這裡就來說說豫讓的故事。

豫讓,在資治通鑑裡說的很簡單,只有短短的一段,但是他的行為引起了我的注意,並深深印在了我的腦袋裡。豫讓因為事智伯,並被智伯所尊寵,在智伯被三家滅掉後,頭骨又被趙襄子當了飲器,發誓為智伯報仇。

書中一共提及兩次刺殺過程,都以失敗告終,第二次連命都沒了。而整個過程著重寫了豫讓第一次失敗以後,吞炭漆身準備第二次刺殺。看到這裡,真是為之動容,這是怎樣的決心才能做出這樣的事,吞炭漆身,行乞於市,妻見不識。就是他朋友也為之痛惜而不解:以子之才,臣事趙孟,必得近幸。子乃為所欲為,顧不易邪?何乃自苦如此?求以報仇,不亦難乎!豫讓回答很明確,事趙再要殺之,已是另一種背叛,已經突破他的底線,他不想這樣做而寧可走一條更難的路,結果可想而知。

短短几句話連續觸動我的內心,這是怎樣的決心,又是怎樣的義!我忍不住搜索了豫讓,想再多瞭解這個漢子,他也真正做到了他所說的: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一時感慨萬千,想到了那些為國捨身取義的抗日英雄們,想到了那些小說狗血劇各種愛恨情仇,想到了櫻木的那句令我渾身顫慄的話!請原諒我俗,當時給我的感覺就是如此,而現在,我更關心的是教育。(當然也是瞎操心,哈哈!)

在先秦時期,諸子百家,那麼多思想學說,為了解決各種社會政治人生問題,尋求自己的人生目標,可以看到他們無私的精神,堅定的信心,以及不斷辯證的發展,令人心生嚮往。看到豫讓,就能看到那種為了證明心中信仰的決心,反觀如今的教育,乏善可陳,令人惋惜。當然時代不同,文化不同,也無可厚非,只願古人留下來的精華智慧我們還能夠時不時領悟些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