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不光能腻在一起,还能吃在一起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七夕节的饮食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其中多饺子、面条、江米条、五子等为此节日的食物。

1、饺子: 鄄城、曹县、平原等地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一起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饺子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饺子​,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七夕不光能腻在一起,还能吃在一起2、江米条: 老一辈南京人过七夕还有个独特的风俗就是吃江米条。江米条是一道汉族小吃,用糯米面加豆粉和面后在焖锅里蒸出来,放在石臼里用棒子捶,再秆成圆形,晒干用油煎出来,最后蘸梅花﹑松花﹑芝麻等豆沙制作而成的一种食品。


七夕不光能腻在一起,还能吃在一起3、五子:​ 七夕“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礼拜默默祷告后,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们宵夜食品了。

七夕不光能腻在一起,还能吃在一起4、​鸡: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七夕不光能腻在一起,还能吃在一起​5、

​巧酥 : 还有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一些织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此风俗在一些地区流传至今。
七夕不光能腻在一起,还能吃在一起​6、面条: 大家都知道头伏饺子,二伏面。而且吃面意味着挑寿,面挑得越高,人就越长寿。还有为织女摆贡。​
七夕不光能腻在一起,还能吃在一起

七夕佳节,各地有各地的美食和不同的文化活动,但都是向往美好的姻缘,幸福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