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专家观点|顺应新趋势,开辟青海旅游转型新路径

坐拥独特而丰富生态旅游资源的青海,如何破题全域生态旅游?如何促进绿色生态转为富民资源?近日,来自各行业、各领域长期研究旅游业发展的专家学者,以前瞻的眼光、全新的视角、辩证的思维,共商青海生态旅游大计,共话全域旅游发展,为青海绿色发展建言献策,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疏经通络——

全域旅游是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理念与新模式,旨在推动区域旅游产业实现整合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2018年为“美丽中国——2018全域旅游年”,是顺应大众旅游发展新趋势,制定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新战略、新路径的开局之年。

发展全域旅游是青海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需要,也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青海省从旅游名省到旅游大省的重要抓手。我建议青海省全域旅游发展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两山”理论为指导,发展全域旅游助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青海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区之一,全域旅游的发展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全域旅游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协同共进。

第二,立足资源禀赋与市场需求,加快旅游供给侧改革,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全域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青海优质旅游快速发展。青海具有大量世界级的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例如三江源、青海湖、塔尔寺等,如何针对大众旅游市场与中高端旅游市场,将这些优良的旅游资源转化为优质旅游产品是推动青海全域旅游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

第三,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机遇,以“旅游+三农”的发展模式,即以典型的农村景观环境为旅游空间、以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为产业依托、以当地农民为实施和致富主体。以乡村旅游为产业抓手,推动青海乡村振兴战略与旅游扶贫工程的实施,促进乡村休闲旅游的规模增长、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助力青海乡村旅游绿色发展。

第四,长期以来,季节性是影响青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冬春季节是青海旅游的淡季,甚至不少旅游景区没有冬春旅游。因此,旺季出效率、淡季出人气是青海全域旅游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科学命题。夏秋旅游旺季,应该在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等方面做精做细,在旅游产业规模和效益等方面获得全面提升。冬春旅游淡季,则应该侧重深度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节事活动策划、特色旅游资源景观等,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淡季旅游产品体系,加大淡季旅游市场营销力度,建立完善的淡季旅游服务保障体系,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唐承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生态旅游分会专家委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