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考上重點高中,要不要花錢「擠進去」?這個回答我震驚啦!

新高一開學在即,各學校軍訓也陸續展開,但還有部分家長在為要不是去借讀而糾結徘徊!雖然這幾年從上到下三令五申的在嚴禁擇校和借讀,但每年還是有少部分機會,通過各種渠道可以擠進省重點高中,從而使“雞頭”還是“鳳尾”的話題,每年都要討論一番!

孩子沒考上重點高中,要不要花錢“擠進去”?這個回答我震驚啦!

小編記得去年三校借讀費在19萬-20萬之間,記得當時一位土豪爸爸說了這樣一句話:“分數不夠錢來湊,無論如何要讓孩子上重點,不是指望他學得多好,而是為了以後一提老同學,個個都是行業精英,那他打造的這個關係網就非同一般了。在這個人情社會,就憑這一點,我覺得付出點代價也值了。”這話聽起來有些扎心,有股功利的味道,但確實也是某種生活的真實寫照。

孩子沒考上重點高中,要不要花錢“擠進去”?這個回答我震驚啦!

01

不可否認,重點高中的教學資源會更加的豐厚。

因為重點學校的開放度和資源支持力度是普通高中難以匹敵。單說師資水平配備這塊,重點高中的老師在學歷和頭銜上就先贏了一局。在清華大學畢業生重點高中就業洽談會上,全國30多所高中獲得了入場資格,且看這些高中,少不了省實驗、育才的身影。能把清華學霸攬入麾下的高中,不言而喻已經贏在了起跑線。

02

學習氛圍拉開了孩子之間的差距。

無論身在哪所學校,單拿出哪個老師或者學生可能差距水平不是很大。但是,相對於整體分數高的學生,老師的精力主要放在增進學生的學識調整方法上;而一些普通學校,可能老師要花半節課時間維持紀律,長期下來,教學能力肯定不一樣。同樣學生也是如此,也許也許中考幾分之差,一個是一入重點深似海,一個是從此蕭郎是故人。一個在你追我趕的競爭隊伍裡帶著跑,一個在以學習為恥裝酷為榮的墮落天堂裡跟著混,三年下來恐怕相差萬里的不只是成績,還有三觀,人格,性情、氣質……

03

重點高中找不到存在感,普通高中受矚目,選哪個?

有家長經常這樣跟小編說:“重點高中那麼好,我就怕孩子進去跟不上?壓力太大會不會適得其反?”

小編想說,確實會有這樣的孩子,感覺在重點中學裡壓力太大,找不到存在感,因此更偏向普通高中。在普通高中裡他們能獲得自信,能獲得矚目,因而發展的也會更好。還有很多孩子是因為到了重點高中激烈的氛圍中,一時間沒有轉換過來,相當抗拒,所以非逼著父母轉到普通高中去,但到了普通高中的成績,相比大家可想而知,估計是徹底放飛自我啦!

在這裡,小編想說:父母如果真的怕孩子壓力大跟不上,更多的不是為他們轉學,而是應該積極地去開導他們,告訴他們有呆在這裡的實力,從而逐步獲得學習的成就感。要積極努力地去適應,而不是想方設法去逃避。

前面提到的三點有利有弊,但有些家長因為耗費了很多心血把孩子轉到了省重點高中,因此也抱著很大的期望,這本是好事,然而卻很容易走上另一個極端,小編總結了常見的三種誤區,供家長們參考!

你上的學是我花錢砸出來的

很多家長在為孩子辦好擇校後,在經意或者不經意間可能都會有孩子說這樣一句話“你上的學都是我花錢砸出來的”,家長的一句話,很可能導致孩子會把自己擺在“我配不上這個學校”的位置上。於是,成績吊車尾是常有的事情,因為我學習不好是花錢進來的。上課不好好聽是應該的,因為我學習不好聽不懂,當初是花錢進來的。時不時地上網逃課是應該的,因為我學習不好是花錢進來的。一切不良行為的發生,孩子們都把它歸結為“我是差生,這是應該的”。作為一名家長,我們應該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你是一個有實力的人,只是因為考場發揮或者別的因素沒考上而已。”而花錢送你上高中就是為了彌補這個遺憾,所以要把握住這個機會。

把壓力給孩子扛

同時很多父母都會把自己未完成的心願寄託在孩子身上。比如父母年輕的時候沒有考進這個高中,現在你必須要進來。等到孩子真的進來重點高中後,做父母的就更加嚴厲。成績不好就責罵、學校裡犯了一點小錯就責罵、作業寫得不好更得捱罵。長此以往,孩子不僅學習激情沒有了,甚至很可能陷入到抑鬱的狀態。做家長的一定要學會設身處地地去考慮,自己年輕時候都沒有做到的事情更不能嚴格的要求自己的孩子去做到。做家長的一定要學會“感同身受”這四個字,而不是像隔岸觀火一樣,只知道嚴厲地批評、嚴厲地打壓他。

想有好前途就必須上好高中

普通高中就一定不行嗎?

事實證明這並不是一定的。普通高校的學生三年磨一劍考上好大學的例子有很多,甚至有開明的家長聽從孩子的意願把孩子送進了職高。一位把孩子送進職高的媽媽這樣認為:時間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是最重要的。如果用三年的時間去學習那些孩子不喜歡也學不好的內容,那這三年基本上就是虛度時光,我覺得,那還不如把高中的三年,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們比較篩選後,選擇了工藝美術學校。事實證明,孩子學得很快樂,達到了最好的學習狀態。

對有學習潛力的孩子,幫他上重點高中進一步激發他的潛力;對更願意在其他方向上嘗試的孩子,讓他放手去嘗試。然而難的是,只有極少數願意附身傾聽、真誠瞭解的父母能區分這兩點。相信家長們身邊都會遇到這樣的例子,很多學生上完了大學,但是學的是自己不喜歡的專業,畢業後又不想從事這一行,一兩年內都沒有合適的工作。等他們回過頭來抱怨當初沒有學自己的興趣的時候,無一不牽扯到自己的父母,反而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所以我們不妨做一名理智的父母,多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多聽取孩子的心聲。更多教育話題歡迎在微信下方留言區互動交流,益說陪伴您一起經歷孩子的教育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