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心理学家证实:这样做,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小侄女自来学习热情高涨,这两天我看她拿着一本《增广贤文》埋头苦读。

就逗她:“你是不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学的是个啥?”

没想到小东西不服气,还教育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如果连《增广贤文》都背不下来,老师和同学们会怎么看我?我可是班长,又不是那个脑子不灵光的笨小孩!”

小侄女口中的“笨小孩”是她的同桌,也是她的“帮助学习”对象。

身为班长,小侄女以身作则,为了提高班级成绩,次次考试都在全校名列前茅。

闲暇之余,她还帮助成绩差的同学,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那个家伙笨死了!每次抽查他背诵文章,他都支支吾吾,半天背不出一句。”

“今天,那家伙又被老师罚站,他爸妈还被老师请去办公室喝茶,连带着我也被老师批评。我的《增广贤文》都背到了第三十页,他连三页都背不全。真是的!可怜的笨小孩!”

“笨小孩”这个称号,不知从何而来。

小侄女说得如此顺口,我却从中听出了悲哀。

德国心理学家证实:这样做,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在学习的过程中,记忆就像是舞台;不管你的技艺有多精湛、能力有多强,没有舞台做基础,你都难以发挥。

记忆力好的人,无论在哪个方面,学习起来都比别人轻松。

记忆力差的人,学习能力往往也较差;因为他们在开始理解信息之前,就已经将接收的信息忘得七零八落。

记忆力的差别,自来就有。

比如,有的孩子对初次接触的事物就印象深刻,有的孩子在家长的多次提醒下,也没能记牢;

比如,同样一篇文言文,有的学生就能很快记住,而有的学生则三番五次地记不住。

科学家发现,人形成记忆的初期,一般不会在3岁之前出现。

对于孩子来说,4岁之前的记忆模式通常都是短时记忆;也就是说,孩子2岁时记住的东西,会在3岁忘记,3岁记住的东西,会在4岁忘记。

大部分孩子在4岁之后,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记忆力。

因此,记忆力是一种典型的可以后天培养的能力。

德国心理学家证实:这样做,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2

像每位母亲一样,刘妈妈也特别希望孩子能成才。

在怀孕时,她就对孩子进行了长时间的胎教,读各种培养艺术审美的作品……

等孩子出生、学会说话以后,她就迫不及待地给孩子听一些曾在胎教时听过的音乐;她希望孩子能表现出某种记忆,但事实却令她失望了。

很多妈妈在看到孩子记性差后,就会认为孩子笨、没有天资。这是一种十分不可取的观念,因为,记忆是一种能力,需要有技巧的系统化训练。

通常我们说“孩子记性差”,其直观表现就是孩子爱忘事,所以想要帮助孩子提高的记忆力,首先要明白记忆与遗忘的关系。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人类的遗忘是有规律可循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人只要掌握了遗忘的规律,就可以通过针对性记忆训练提高自己的记忆力。

遗忘现象的出现,是紧随在记忆行为之后的。

为了更好的帮助人们理解记忆与遗忘的关系,艾宾浩斯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了一幅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也就是著名的“记忆遗忘曲线图”。

德国心理学家证实:这样做,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图

遗忘曲线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时间跨度、记忆率和遗忘率。

通过曲线图我们可以发现,人的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的。

例如一个人掌握了一项新知识,一天之后,就会遗忘所学知识的75%;一周后就会忘记87%。

艾宾浩斯指出,延缓这种遗忘出现的方法,就是根据遗忘规律进行复习,帮助大脑重复记忆。

许多家长都在为孩子的学习发愁,通常喜欢问孩子“上课老师讲得什么”等问题,孩子一旦答不出,家长就如坐针毡,认为孩子的课都白听了。

其实,记忆知识的关键不在于上课时多么努力听讲,而在于课后的复习与练习。

德国心理学家证实:这样做,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影响孩子记忆力的因素还有以下几点:

一、孩子的大脑尚未发育完全

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大脑往往没有发育完全,因此不像成年人一样,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

由于部分孩子大脑发育的较早,在学校的表现较为突出,家长往往就会拿自己的孩子作比较,从而得出“孩子笨”的结论。

生长发育因人而异,有人早慧,也有人大器晚成。

小时候表现突出,长大后泯然于众的案例不在少数。而青少年时期被视为“智力障碍”的孩子,最终成就天才人生的也大有人在。

二、孩子可能没吃好

人的记忆力与营养的摄入也有直接关系。

美国《洛杉矶时报》就曾报道,补充包含“天然神经成分”的物质,是人类增强智力、记忆力的关键。

含有这种物质的食物包括:新鲜的果蔬、脂肪含量高的鱼类、糖类、维生素B等。

加拿大的钱德拉博士就做过一项相关的试验,在一所养老院中,长期服用维生素B与微量元素的老人,比普通老人的记忆力明显要出色不少。

三、睡眠质量的影响

一个人睡眠质量的好坏,不单只决定第二天的状态,更会对记忆力造成直接影响。

学习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获得知识、巩固记忆、运用知识。大脑对于知识的巩固,只能在睡眠中进行;也就是说,睡眠不足会导致孩子记不清白天学过的知识。

德国心理学家证实:这样做,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3

想要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家长可以尝试下面的几种方法:

一、激发孩子的兴趣

①图像更能让孩子产生兴趣

图像记忆法是目前最符合人脑思维方式的记忆方法,比传统的声音刺激记忆效果高出3-10倍。

七田真教育理论认为,0-6岁的孩子对图像的感兴趣程度远超声音,而在孩子12岁之后,这种能力会有所衰退,家长所要做的,就是唤醒这种能力。

如果孩子怎么也记不住一篇课文,家长可以尝试陪孩子看一些相关场景的动画故事、纪录片等,用图像勾起孩子的兴趣,再让孩子结合图像进行记忆。

②兴趣源于好奇

孩子对一件事的好奇心,是孩子对其产生兴趣的源头。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孩子的好奇诱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例如,想要孩子学习化学,一开始就让孩子接触理论知识、化学公式等枯燥的部分,很难让孩子产生兴趣。

而如果给孩子做一个有趣的化学小实验(比如魔棒点灯、滴水点火),孩子的注意力会马上被实验现象吸引,对化学的兴趣自然就产生了。

③奖励性增强

如果孩子对一件事情提不起兴趣,可以给孩子设立一定的奖励。

比如告诉孩子如果做出这道数学题,就可以得到一颗糖果;期末考试成绩好,就可以买一个宠物或实现一个小小的愿望。

不过家长要注意的是,可以采用精神奖励,如果是物质奖励可以随着时间而减少,避免孩子养成对奖励的依赖。

德国心理学家证实:这样做,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二、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人的大脑分为疲劳期和恢复期,如果给孩子太大压力,命令孩子长时间学习,直至大脑进入疲劳期也不休息,只会让孩子的学习效率低下,无暇形成信息记忆。

具体方法:

孩子每做30分钟作业,就提醒孩子休息一会儿;孩子每做完一门功课,就让孩子休息10分钟。

孩子每读一小时书,可以带孩子去户外活动一下,或者和孩子简单聊聊最近发生的事情。

德国心理学家证实:这样做,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三、系统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人的记忆模式分为四种: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动作记忆。

提高孩子的记忆力,需要从记忆模式入手,全方位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

例如,孩子要学习钢琴。

首先,要增加孩子与钢琴接触的时间,帮助孩子建立形象记忆。

其次,在孩子练琴的过程中,每学会一首曲子,就为孩子庆祝一下,给孩子一个礼物,让孩子产生愉悦的情绪。

接着,帮助孩子分析钢琴的指法与音阶的搭配方法,让孩子找到规律。

最后,鼓励孩子多练习,让指法动作熟中生巧。

没有孩子天生愚钝,家长在培养孩子时要注意掌握正确的方法,多一点技巧和耐心,才能让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大放光彩。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内容,如果您在教育孩子上还有问题,需要资料等,那么,都可通过下面方式获取:

1、评论留言

德国心理学家证实:这样做,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