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35年的“拾荒校长”永远的走了“我晓得,没有人比他更好了”



“中国好人”吴定富 走了

永远的走了....


坚持35年的“拾荒校长”永远的走了“我晓得,没有人比他更好了”


7月7日

88岁的吴定富因脑溢血逝世

不喝酒,不抽烟

身上的破洞运动衫

缝缝补补穿了30年

听起来想一个平凡的穷困老年人

其实他一点也不贫困

小学退休校长

每个月4千元退休工资

加上各种补贴

一年的年收入将近6.5万元

35年来这些退休金

几乎全部作为助学金给了困难学生

还坚持外出拾荒助学24年



吴定富双耳失聪了15年,只能依靠纸笔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老家拆迁后与小儿子一家租在每年6000元租金的老房子里。最值钱的家当是一台21英寸的老式电视机。

每天清晨6点,拿着钳子和麻袋走上十多公里出门拾荒卖废品。每一个月最少三四次的背着旧纸板或者一麻袋的塑料瓶去附近的废品回收站换钱,每个月大概能挣50元。


坚持35年的“拾荒校长”永远的走了“我晓得,没有人比他更好了”


在家里他对自己和子女十分苛刻。

为了节省1元钱,从来不大公交车。从不买一件新衣服。在拾荒的过程中把膝盖摔伤了,生病了都只字不提。生重病了也不愿意住院看病。在儿女的坚持下同意进医院。

吴定富曾经对子女们说,我只负责把你们养大。成年后不会给他们一分钱。

对于自己的身后事也是能省则省,拒绝浪费国家土地资源的土葬方式,选择可以获得一笔奖励金的火葬。


坚持35年的“拾荒校长”永远的走了“我晓得,没有人比他更好了”


无法理解的苛刻

精打细算着生活中的每一笔钱

为的就是助学



助学一干就干了整整35年。

默默无闻的奉献事迹因5年前老家搬家时一封封感谢信寄到了全兴社区一层层挖掘出来后被大家所知。

全德小学儿童节捐款,每年3000元,连续6年;点对点定向资助3个本科大学生,每人每学期5000元累计12万元;汶川地震捐2000元……


坚持35年的“拾荒校长”永远的走了“我晓得,没有人比他更好了”


吴定富老人从小经历过食不果腹的贫困年代,什么苦都吃过。而在教学生涯的33年里遇到了很多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孩子让他下定决心要帮助他们,希望他们能够通过知识而改变命运。


坚持35年的“拾荒校长”永远的走了“我晓得,没有人比他更好了”


他的事迹经过新闻的连续报道后,阿里巴巴联合重庆晚报发给他一万元正能量奖金。那时他生病正在住院,钱一到账,就嚷着要拿去捐了。



从小就认识的老邻居徐振明回忆起他满脸笑容。“我没读多少书,形容不来他的好,反正我晓得没有人比他更好了。” “我读小学的时候,吴定富还在合川教书,那个时候就听说,他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已经在开始帮助贫困学生。”


坚持35年的“拾荒校长”永远的走了“我晓得,没有人比他更好了”


我们常常开玩笑说他傻

说着说着眼眶就湿润了


吴定富有6个子女,其中收养了2个。小女儿在老人走后整理他的东西,两箱干干净净的旧衣服。其中有件中山装穿了40年之久。还有一箱捆扎整齐的书籍。老人走了,很多街坊邻居和受到帮助的人都自发的来送他。


坚持35年的“拾荒校长”永远的走了“我晓得,没有人比他更好了”


父亲“苛刻”的对待生活想尽办法的帮助在学校品学兼优而生活苦难的学生。希望他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这样崇高的精神也让子女们的理解尊敬他,并且深爱他。



明末清初理学家朱柏庐说:“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真正善良的人不求回报的,因他们内心的慈悲,人性善良光辉的彰显。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成长,遇见的事越来越多,对于陌生人慢慢的多了一份的质疑一份的戒备。善良它不单单是一个词,更是一种付出,一种打开心扉的行动。

生活中的善越多,生活本身的情趣也越多。吴定富老人不在乎物质生活的困苦,实实在在的坚持着对孩子的助学捐赠。他的内心是富足的。最值得尊敬的人,是真正的中国精神。


坚持35年的“拾荒校长”永远的走了“我晓得,没有人比他更好了”


愿老人一路走好!


乐意传播 平台由2017级榕树伙伴、CFC公益共同策划,旨在专注公益信息传播,助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本次#城市,我爱你,再见#主题为系列公益主题活动之一。


坚持35年的“拾荒校长”永远的走了“我晓得,没有人比他更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