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四期移民搬遷的「開縣速度」

譚愛中

2008年,對開縣158萬兒女來說,註定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多年以後,參與那場沒有硝煙的“搬遷大決戰”的幹部都會想起那些令人振奮的日子。開縣縣委、縣政府在重慶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國務院三建委的重視支持下,團結帶領全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用頑強的鬥志、熾熱的情懷和創新的勇氣,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搬遷大決戰”。特別是2008年上半年,開縣平均每天搬遷183人、拆房17000平方米、建房2192平方米,創造了半年時間搬遷並拆掉一座城的“開縣奇蹟”,創造了三峽移民以來投資強度最大、拆房建房最快、搬遷人口最多的“開縣速度”。2008年7月29日,開縣四期移民工程一次性通過國家四期移民工程終驗,驗收專家組一致評定:開縣採取一系列非常有效的措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如此艱鉅任務,創造了一個奇蹟,令人驚歎。

2008年12月,重慶市委、市人民政府對開縣縣委、縣政府四期移民攻堅工作給予通報表彰,肯定開縣為“奪取四期移民的階段性勝利、實現總體‘搬得出’目標,滿足三峽工程2008年汛後175米試驗性蓄水條件作出了突出貢獻”。開縣移民局也因此被授予‘‘重慶市人民滿意公務員集體”榮譽稱號。

全縣動員 全力攻堅

2007年3月3日,開縣召開三峽工程四期移民決戰決勝動員大會,擂響了移民攻堅的戰鼓,吹響搬遷決戰的“號角”。

組建高效指揮體系,集中力量攻堅 開縣以集團軍作戰構架的方式成立四期移民攻堅工作總指揮部,下設兩個指揮部、九個工作團、三個辦公室和一個管委會,落實三分之二以上的縣委常委、一半以上的縣政府領導專司其職抓移民。從非移民鄉鎮和機關抽調精兵強將組成1000餘人的移民工作隊伍,分團作戰,分進合擊,形成集團攻堅工作格局。

實施 “倒計時”作業,倒逼強推攻堅 總指揮部根據形勢任務的變化,適時提出“拆字當頭,以拆促搬促建”、“建字當頭,拆搬並舉”、“搬字當頭,拆建在其中”的階段工作思路,嚴格按照“四條時間槓子”制訂倒計時工作計劃,任務細化到每一天,責任落實到每個人,每週一排查,每旬一部署,每月一小結,每天編髮《移民攻堅戰報》,適時發送督查督辦通知,在全縣上下形成“不完成移民任務誓不罷休”的攻堅態勢。

落實“三掛六包”責任,雙向互動攻堅 採用雙線工作法,實行縣級部門與社區掛鉤、非移民鄉鎮與移民鎮鄉街道掛鉤、幹部與移民戶掛鉤的“三掛”責任制,落實包宣傳、包搬遷、包銷號、包拆遷、包幫扶、包穩定的“六包”責任制,層層分解目標任務。所有縣級部門“一把手”以主要精力抓移民,班子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具體負責移民搬遷和幫遷,機關一半以上幹部與原單位業務脫鉤抓移民工作,各部門在資金、車輛和物資等方面全力保障移民工作運行,成為攻堅的堅強後盾。

實施“移民先鋒”工程,上下一心攻堅 組織開展“當移民先鋒、創一流支部”等活動,160多個移民基層黨組織和40個移民臨時黨支部,從政策宣傳、實物複核、房屋補償到搬遷銷號,從建房選址、建材供應、水電氣安裝到喬遷新居,細緻人微服務移民,成為了移民攻堅的堅強堡壘。深入開展黨員幹部與移民“結對子”、“手拉手”、“交朋友”等活動,廣大黨員幹部心繫移民,雙休日、節假日從不休息,以“寧可苦自己,決不誤移民”的精神戰鬥在移民攻堅第一線,爭當移民政策的“宣傳員”、移民搬遷的“排頭兵”、移民群眾的“貼心人”,激發了廣大移民群眾搬遷的積極性,在全縣上下形成了“舍小家顧大家、主動搬遷為國家”的良好氛圍。

創新惠民舉措 破解搬遷“難題”

國務院三峽辦副主任盧純在開縣調研時指出:“移民工作是關係到移民戶一輩子甚至下一輩子的事情,各級領導要多出力,多為他們著想。”開縣縣委、縣政府在不突破三峽移民政策的前提下,切實幫助移民解決好各種具體問題,維護移民合法 利益,努力在和諧氛圍中實施搬遷,在搬遷中構建和諧社會。

創新規劃理念,真正讓利於移民 堅持移民城市以移民為本,圍繞移民長遠生 計進行規劃佈局,將1.3萬佔地移民優先規劃到建房基礎較好、商業價值較高的新 城主要臨街地段;將城鎮純居民門面戶呈規模小區式規劃安置到新城區位好、商氣 濃的地段;將機關辦公樓規劃到區位相對較差的地段,而把相對較好的門面房地段 留給移民,改善了移民的生存發展條件。圍繞優化移民居住環境提前規劃配套,在 移民集中安置區增設醫院、學校和商業網點,完善路燈、綠化、環衛等配套設施,加強社區功能服務,全方位改善移民生產生活條件。圍繞移民安穩致富超前佈局產業,打造特色商業街,既保證了門面房搬遷戶的基本利益,又為逐步能致富奠定了基礎。

創新配套措施,解決搬遷難題 打好移民政策與非移民政策的“組合拳”,在不突破移民剛性政策的前提下,分群體、分類別出臺配套政策措施,以惠民政策的全覆蓋,彌補移民政策的不窮盡,切實解決移民搬遷的具體困難。針對1992年後增建住房問題,在實施移民貨幣補助政策補助的同時,分期統建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保證了居者有其屋;針對因房屋在建暫無房搬遷的移民,政府發放資金實行過渡性安置,運用廉租房、公租房解決關破企業無產權房職工居住問題。

創新建房模式,改善居住環境。在建房過程中,推行開縣麻柳鄉“八步工作法”,實行移民政策全公開、移民事務全透明、移民過程全參與,在設計上充分徵求移民意見,滿足移民的需求,設計方案經每一戶移民簽字認可後方付諸實施;在建設上,充分發揮經濟槓桿作用,實行倒計時作業,壓茬推進保進度;在質量上,每個房建項目不僅有專門的質量監理,還有2~3名移民代表負責監督,既加快了進度,又保證了移民建房質量。

創新調控手段,降低搬遷成本 針對四期移民遷建建房集中、建材價格猛漲、供需矛盾突出的問題,採取政府統建房建材到縣外組織購買,適當補助、平抑物價,有效緩解了建材價格飛漲、供應不足等問題。同時,對城集鎮移民建房稅費實行“一費制”打捆收費,能免則免、能減則減,大大降低了移民搬遷成本。

創新安置模式,夯實致富基礎。2007年,針對“城中村”(原漢豐街道大林村、三中村、盛興村)和鎮東街道沙壩村、農試村,豐樂街道迎仙村、水東村部分待安置農村移民後靠無容量、外遷已結束等實際情況,在給予生產安置現金補償的同時,在新城劃地建房生活安置,戶口農轉非,為安穩致富創造了條件。針對農村後靠移民的建房難題,實行統一規劃設計,集中實施道路、水利、“生態家園”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成環境優美、生活舒適的移民新村,移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真心真情服務 促進和諧移民

移民攻堅戰伊始,開縣縣委開展了以“黨組織爭創移民核心、黨員爭當移民先鋒、幹部爭做移民模範”為主要內容的“移民先鋒工程”。在“解移民困、幫移民難、貼移民心”活動中,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用真情掀起大搬遷的高潮,用行動詮釋“執政為民”理念。一個個感人的場面和事蹟不斷湧現。

所有的移民幹部在工作中都致力於“六心”(學習移民政策專心、熟悉移民情況用心、執行補償操作細心、對待移民群眾熱心、扶貧解困幫遷盡心、移民問題處理公心);當好“三員”(移民政策的宣傳員、推進搬遷的戰鬥員、移民群眾的服務員);成為“三手”(移民政策的熟手、業務工作的能手、攻堅克難的強手)。每當夜幕降臨,每一個移民鄉鎮街道的辦公樓都是燈火通明,班子成員和其他幹部一道經常加班到深夜。

“這些移民幹部,為移民工作沒日沒夜的操心勞累,為移民做事巴心巴腸,為移民解難做牛做馬,我們真沒話說了,一個字:搬!”後靠移民周緒平如是說。他以前見了移民幹部就躲,後來移民幹部幫他解決了無數困難,自己被感動了,率先實施了搬遷。

“由行政命令讓移民被動地搬遷,變為以情以理讓移民群眾主動搬迂,這應該是開縣移民搬遷工作中最寶貴的經驗!”時任國務院三峽辦主任汪嘯風對開縣移民工作給予了這樣的肯定。

三峽辦副主任盧純這樣稱讚開縣:“這麼大的搬遷,沒有造成大規模的集訪、鬧事、上訪,其背後是開縣縣委、縣政府做了大量艱辛的工作。我們看到的是舊縣城的搬遷,看不到的是開縣移民幹部的工作!”

重慶市政府副市長譚棲偉評價:“我多次到開縣,和大家一起梳理問題,研討對策。如果不是大家審時度勢,解放思想,有些問題到現在都還難以理清、難以化解。開縣通過堅持開拓創新,真抓實幹,為四期移民創造了彌足珍貴的經驗!”

時任開縣縣委書記蔣又一曾感慨:移民個體千差萬別,移民工作千頭萬緒,移民問題千變萬化,按部就班,循規蹈矩,就移民抓移民,就搬遷抓搬遷,是無法創造出“開縣速度”的。只有不斷地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才能解決層出不窮的新問題。這是開縣實現順利搬遷、和諧移民的一個深刻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