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變身「大管家」,幾多歡喜幾多愁!

良好的秩序感既是孩子生命的需要,也是安全感的需要。

近20個月的果果搖身一變,變身超級“大管家”。家裡的地板髒了,他主動拿著抹布幫媽媽擦地;垃圾沒有及時扔進垃圾桶,果果一定會幫忙把垃圾放進垃圾桶;鞋架上的鞋子亂了,小子就會蹲在鞋架旁認認真真的擺放整齊...

果果的這些舉動讓果果媽媽興奮不已,感覺兒子好貼心知道心疼媽媽了!

寶寶變身“大管家”,幾多歡喜幾多愁!

可是好景不長,果媽的興奮就不復存在了,甚至可以用抓狂來形容她的感受!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呢?

原來果媽近視眼,生活中常帶著近視眼鏡,但最近果果拒絕媽媽摘下眼鏡,就算睡覺也得戴眼鏡,否則果果半夜醒來看到就哭鬧不止!

果媽帶果果出門玩,本來抱著26斤的果果就已經寸步難行了,果果還非要讓媽媽揹著媽咪包,爸爸,小姨幫忙背都不行,必須媽媽背!!!有幾次小姨偷偷幫果媽揹包,但是果果只要見了就立馬大喊:包包拿來,拿來!而且自那之後還時不時檢查包是不是在媽媽背上。

外出回家,果媽又熱又累打算坐在沙發上休息一會兒再換衣服,可是果果堅決不同意,必須拉扯著媽媽換上居家服才肯讓媽媽休息。

果媽因為要帶果果出門,所以換下了居家服,可是果果哭喊著讓媽媽穿居家服,否則不讓媽媽為他換外出穿的衣服,最後果媽只能在40度的大熱天,裡面穿著外出服,外面套著居家服才勉強給果果換上外出的衣服……這樣的事最近頻繁發生,讓果媽苦不堪言!

寶寶變身“大管家”,幾多歡喜幾多愁!

果媽的苦腦相信不少媽媽都有,甚至有的媽媽可能還因此控制不住情緒,對寶寶大發脾氣,覺得寶寶無理取鬧,有麼有?(哈哈,沒有最好了,否則寶寶也會委屈的呢)。

其實寶寶之所以有這一系列表現,都是因為寶寶進入秩序敏感期了!這是寶寶發育的必然階段,媽媽們一定要巧妙應對哦。

一、秩序敏感期的表現

如果你的孩子對物品擺設的位置、動作發生的順序、人物的呈現、物品的所有權等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如若遭到挑戰就會感到不安、焦慮,甚至會表現出極端的激烈反應;

或孩子突然變的的執拗不已,無法溝通,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圖去辦,否則情緒就會產生劇烈變化,一言不合就哭鬧,發脾氣等都是寶寶進入秩序敏感期的表現啦。

寶寶變身“大管家”,幾多歡喜幾多愁!

二、如何應對寶寶的秩序敏感期

1. 父母要理解、尊重孩子事事追求“一致”

秩序敏感期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當秩序敏感期到來時,孩子往往表現得非常“固執”,而正是對秩序的追求,使孩子開始理解這個世界,理解每個位置上的事物,從而達到和環境的融合。

作為家長,當孩子處在秩序敏感期時,我們要理解孩子因秩序感而產生的“固執”、“執拗”等表現。不要覺得孩子無理取鬧,也不要嫌孩子煩,更不要批評孩子。

家長要耐心傾聽孩子的需求,當孩子樂於去做一些關於秩序的事情時,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家長應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原則性,不可滿足的問題,家長應通過“轉移注意力”、“小範圍提供選擇”等方法靈活處理。

寶寶變身“大管家”,幾多歡喜幾多愁!

2. 為孩子提供有序的環境

孩子的秩序敏感性常表現在對順序性、生活習慣、所有物品的要求上,如果成人未能給孩子提供一個有序的環境,孩子便缺少建立起對各種關係的知覺,當然孩子的智能也無從建構。

日常生活中家長應注意把日常用品擺放有序,每次使用後及時歸位,不要隨便變換物品的位置。

儘量不要讓孩子居住的環境有太大的改變,如果因為外出旅行等因素對孩子的居住環境造成改變,一定要提前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有心理準備,並且要為孩子可能的不適應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寶寶變身“大管家”,幾多歡喜幾多愁!

3.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家長可以利用秩序敏感期孩子的特點,引導他們自己收拾玩具和日用品,這不僅能讓孩子形成整潔有序的習慣,還能使孩子獲得更完善的成長空間。

END

【胖豆兒媽媽】喜歡學習、喜歡育兒的HR媽媽;

通過剖析自己的童年經歷去理解孩子;

通過HR工作的所見所聞去分析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通過不斷學習心理知識去分析孩子行為背後的真實需求;

我不是最好的媽媽,但我正在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