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1977年,在北京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青年正在认真答卷。(新华社发)

1977年10月,全国570余万名不同年龄、出身的求学者走进高考考场。这一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序曲,影响和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40余年间,高考在与时代的共振中不断变革。它的变化,不仅代表了我国教育的发展进程,也折射出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气象万千。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1977年,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在上物理实验课。(新华社发)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1982年,一名天津考生在等汽车的时候抽空读书。(新华社发)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湖北省麻城市铁门区农村青年王端良高考落榜后,一边务农、一边抽空自学。1985年他获得自学考试大专文凭。(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1989年7月7日,北京市第五中学的一个考场内,考生正在答题。1989年北京市共有34841人参加了文史、理工和外语3个科类的考试。(新华社记者 杜捷 摄)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1994年,湖北三峡坝区三斗坪镇东岳庙村黎开英的儿子望军在全国高考中,以651分的好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新华社发)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1994年7月7日,南京市一中高考点的1050名考生每人领到了一顶冰帽,这是一名考生头戴降温冰帽应考。(新华社记者 方爱玲 摄)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1996年7月7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进入第一天。北京四中考生在应试。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新华社记者 李俊东 摄)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1998年7月24日中午12时,北京电报局160信息台与北京高校招生办公室联合开通了24小时高考成绩查询热线,考生只需拨通1605789,再输入准考证号码,既能获取高校招生考试各科成绩。这不仅方便了广大考生及家长,也有利于招生工作中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实施。这是160信息台话务员在人工辅助考生查询。 (新华社记者 张旭 摄)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1999年7月7日,北京近5万名考生走进考场参加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北京市第二中学考点,北京市高招办特意为一名患有自发性气胸的考生陈迪扬安排了一间单人考场,单独配备了监考老师、医生和医疗设备。这是考生陈迪扬在特殊考场考试。(新华社记者 张旭 摄)

自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研究生)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实施。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2000年1月19日,北京和安徽两地春季高考开考。大约3.6万名两地考生参加了此次高考。图为考生在北京市第六十二中学考场参加考试。( 新华社记者 高学余 摄)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2002年7月8日下午,北京举行高考英语听力测试。试题通过北京广播电台新闻台中波828千赫和调频100.6兆赫两个频率播放。听力测试成绩将首次计入高考英语总成绩。这是2003年将参加高考的王俊由父亲陪同在考场外提前感受听力考试气氛。李石磊 摄 (新华社发)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2003年6月7日,在北京第十五中学参加高考的考生等待进入考场。( 新华社记者 李俊东 摄)

从2003年开始,高考时间从7月提前至6月。 这一年,教育部批准首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作为一种新的选才方式,自主招生的试点范围不断扩大;类型逐渐增多,有“自主组织测试”、“校长实名推荐制”、“自主招生联考”等形式。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2008年6月29日,一位浙江考生在向美国教师帕特里克·德莱尼(右)咨询美国大学招生情况。出国留学人数正快速增长。(新华社记者 谭进 摄)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2011年3月14日,在课间,父亲王宝峰(右)与儿子王旭东(左)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家住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王宝峰与儿子王旭东刚刚参加完近一个月的美术专业课考试后,重返滨城区职教中心艺术复读班,进行文化课程的冲刺学习。(新华社发)

2001年4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又一项新举措,即2001年高考中报考普通高校考生的年龄、婚否不限。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2011年12月14日,参加美术统考的学生在山东烟台一家美术培训机构进行造型基础模拟考试。(新华社发)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考生参加艺术类考试。艺术类专业考生需要参加“艺考”,考试合格者获得报考院校的专业合格证,持此合格证书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公布以后,各艺术类院校进行择优录取。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2012年6月7日,考生轻松的走进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高考点”。(新华社发)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2015年3月15日,北京考生们在北影表演学院排队等待办理艺考复试手续。(新华社发)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2015年6月14日,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考点,考生排队进入考场。

根据教育部规定,2015年全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首次在高考结束后进行,6月22日全面结束。全国共有102所院校各自组织自主招生测试。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2017年6月5日,在六安市毛坦厂中学外,考生家长和当地居民为考生送行。(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2016年6月8日,在北京人大附中高考考点,考生在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后走出考场。(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北京将于2020年起实行“3+3”高考新模式。考生高考成绩将分为3门必考与3门选考科目两部分。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为选考。这意味着,沿用多年的“文理分科”制度将取消。

然而,除了回忆起那段青葱的“奋斗”岁月以外,同样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每到高考的时候,全国几乎各个城市都会有“高考爱心服务车”。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2002年7月7日,桂林五中的考生范艾芸走出考场乘坐高考免费服务车回家。(新华社记者 陈天湖 摄)

不知道曾经有多少悻悻学子,享受过这个一生可能只有一次的福利,那些年做过的爱心计程车你还记得吗?

以下是来自一批“悻悻学子”的高考搭车故事:

@猴子大王:学习不太好的童鞋飘过,享受了两次爱心计程车……

@兔子宝宝:爸爸妈妈是工地的工程师,常年不在家,高考的时候他俩都没赶回来,只能自己去考试了,那时候校区分的很远,于是打了一量爱心计程车,标志是粉色的小爱心哈哈哈,上车以后计程车司机是个阿姨,竟然给了我两个鸡蛋和一根油条,她说希望我,每一科都考100分。(小编:……我高考英语148怎么算?)

@望穿秋水:5年前的时候我送过一位男孩子,个子不高长得很清秀,就是糊里糊涂的出门晚了半个点儿,还好我这个车技好呀,这不还是准时送达了,后来在交通广播里听到他名字,才知道送了个状元,哈哈哈,运气很不错的呀!

@我爱张国荣:从我家到考场15分钟路程,于是掐着时间睡了午觉准备下午去考数学,哪想到走了一半准考证神奇地留在了家中,张新达,对就是这个名字,他是我的天使,一位计程车司机,是他的出现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复旦。(小编:其实你在秀学历对吗?)

@__TONNY:请问你们怎么抢到爱心计程车的?求攻略。

@LOVE妮:那会儿以为谁家这么有钱,把全市计程车都贴上了婚庆爱心…………(小编:心真大,从小没打过车吧?)

@LLLOLL:我学渣,坐在车上打游戏,被司机大哥好一顿教育。此处省略一万字……

@看什么看:大清早我还在背诵文言文,师傅淡淡地说:“临时抱佛脚。”我当时……………………wtf…………

# 留言给我们,你的高考搭车经历。#

▽ “致终将经典的爱车”汽车摄影大赛火热开幕,长按下放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立刻参与!!

《骋客》02 |计程人生

◁ ▽长按左边二维码,了解一颗有趣的灵魂。

高考回忆杀,这段时间轴让我想起了那些年“伏案”的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