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文史丨會龍清代烏龜墳:天然巨石雕鑿成的古墓葬

遂宁文史丨会龙清代乌龟坟:天然巨石雕凿成的古墓葬

遂宁文史丨会龙清代乌龟坟:天然巨石雕凿成的古墓葬
遂宁文史丨会龙清代乌龟坟:天然巨石雕凿成的古墓葬

在安居區會龍鎮接官亭村,有一座烏龜墳。

安居區文體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在安居區會龍鎮接官亭村新發現一大型清代龜型古墓。文物工作者稱:龜出現在墓葬中的風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唐代稱“馱碑龜”為“龜趺”,在安居區發現的這一清代龜型古墓葬,為了解清代這一時期歷史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遂宁文史丨会龙清代乌龟坟:天然巨石雕凿成的古墓葬

記者自會龍鎮保山街出發,經半小時車程,就到了這座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烏龜墳下。眼前這座墳高3.5米、直徑5米,在荒野之外的半山坡上,一方天然巨石被雕鑿成為一隻昂首向天的龐然巨龜。龜腹之下,鑿有道道曲折水紋。放眼一看,巨龜恍若正於清波之上自由遊弋……

這樣的工程,得花費多少的人才物力和財力?當地年過八旬的老人鍾海雲告訴我們,此墓為鍾氏祖墳,墓主人是清代一富戶。為了死後能蔭庇後人,主人於生前特僱用10餘名工匠,歷時3個多月才將這一天然巨石雕刻成形。主人的墓室,建在了龜背居中處。考古專家說,這樣的墓室造型,與遠古神話中“玄武神獸”頗有關聯。

在中國遠古神話中,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謂之四靈、四象或四獸,統稱“遠古四神”。四神原本是遠古人類崇拜威武而有靈性的動物神,其起源與原始星辰崇拜密切相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空群星劃分為若干組團,並賦以人、物或神話的形象:春天黃昏時,將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成一隻鳥,謂之朱雀;東方的若干星星想象為一條龍,謂之青龍;西方的若干星星想象為一隻虎,謂之白虎;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為龜蛇形象,謂之玄武。

遂宁文史丨会龙清代乌龟坟:天然巨石雕凿成的古墓葬

到先秦兩漢時,“四神”的用途更為廣泛:天文學家以其正四時,地理學家以其辨九州,軍事學家以其定方向。《吳子·治兵》在論及三軍進止時說:“行必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招搖在上,從事於下。”古代宮廷中,常以四神命名門闕殿樓,還有四神紋瓦當。到了後來,隨著陰陽五行學說的流行,四神“鎮四方,避不祥”的守護神職能更為人們所重視,並被人們賦予了更高的神性。“左龍右虎闢不祥,朱雀玄武順陰陽”,漢魏六朝墓葬中,棺上常刻畫或書寫龍虎、龜蛇、朱雀,使之護衛墓主靈魂能避邪魔侵害,得以順利昇天入地。

龜蛇合體,謂之玄武。相傳玄武本身是北海一隻大龜,曾被當作柱子支撐整個蓬萊仙山。因其靈性深覺,歷經多年的聽道聞道,終於修得正果。於是,人們皆謂龜有昇仙之靈性。

玄武又常以龜蛇合體的形狀出現,更被古人看作雌雄交配、後世繁茂的標誌。世界上最早最系統的求生求壽理論著作、東漢魏伯陽所著的《周易參同契》中,也用龜蛇糾繆的例子說明陰陽必須配合:“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獨處,雌不孤居;玄武龜蛇,糾盤相扶。以明牝牡,畢竟相胥……”所以,我們便不難理解,為什麼在此荒僻遠地,會有這樣一座形制獨特、氣勢如虹的龜形巨墓出現了。

經過普查隊進一步調查,發現古墓後方有明顯被破壞痕跡,疑似被盜。後來在附近村民口中得到證實,該墓在1999年曾經被盜竊過,但該墓仍是目前為止遂寧市發現的最完整的龜型古墓葬。文物普查隊工作人員表示,如此造型的古墓在清朝很少見,此古墓的發現對研究清中、晚期的墓葬具有重要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