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文史丨会龙清代乌龟坟:天然巨石雕凿成的古墓葬

遂宁文史丨会龙清代乌龟坟:天然巨石雕凿成的古墓葬

遂宁文史丨会龙清代乌龟坟:天然巨石雕凿成的古墓葬
遂宁文史丨会龙清代乌龟坟:天然巨石雕凿成的古墓葬

在安居区会龙镇接官亭村,有一座乌龟坟。

安居区文体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在安居区会龙镇接官亭村新发现一大型清代龟型古墓。文物工作者称:龟出现在墓葬中的风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唐代称“驮碑龟”为“龟趺”,在安居区发现的这一清代龟型古墓葬,为了解清代这一时期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遂宁文史丨会龙清代乌龟坟:天然巨石雕凿成的古墓葬

记者自会龙镇保山街出发,经半小时车程,就到了这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乌龟坟下。眼前这座坟高3.5米、直径5米,在荒野之外的半山坡上,一方天然巨石被雕凿成为一只昂首向天的庞然巨龟。龟腹之下,凿有道道曲折水纹。放眼一看,巨龟恍若正于清波之上自由游弋……

这样的工程,得花费多少的人才物力和财力?当地年过八旬的老人钟海云告诉我们,此墓为钟氏祖坟,墓主人是清代一富户。为了死后能荫庇后人,主人于生前特雇用10余名工匠,历时3个多月才将这一天然巨石雕刻成形。主人的墓室,建在了龟背居中处。考古专家说,这样的墓室造型,与远古神话中“玄武神兽”颇有关联。

在中国远古神话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谓之四灵、四象或四兽,统称“远古四神”。四神原本是远古人类崇拜威武而有灵性的动物神,其起源与原始星辰崇拜密切相关。上古时代,人们将天空群星划分为若干组团,并赋以人、物或神话的形象:春天黄昏时,将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成一只鸟,谓之朱雀;东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一条龙,谓之青龙;西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一只虎,谓之白虎;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龟蛇形象,谓之玄武。

遂宁文史丨会龙清代乌龟坟:天然巨石雕凿成的古墓葬

到先秦两汉时,“四神”的用途更为广泛:天文学家以其正四时,地理学家以其辨九州,军事学家以其定方向。《吴子·治兵》在论及三军进止时说:“行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招摇在上,从事于下。”古代宫廷中,常以四神命名门阙殿楼,还有四神纹瓦当。到了后来,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流行,四神“镇四方,避不祥”的守护神职能更为人们所重视,并被人们赋予了更高的神性。“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雀玄武顺阴阳”,汉魏六朝墓葬中,棺上常刻画或书写龙虎、龟蛇、朱雀,使之护卫墓主灵魂能避邪魔侵害,得以顺利升天入地。

龟蛇合体,谓之玄武。相传玄武本身是北海一只大龟,曾被当作柱子支撑整个蓬莱仙山。因其灵性深觉,历经多年的听道闻道,终于修得正果。于是,人们皆谓龟有升仙之灵性。

玄武又常以龟蛇合体的形状出现,更被古人看作雌雄交配、后世繁茂的标志。世界上最早最系统的求生求寿理论著作、东汉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中,也用龟蛇纠缪的例子说明阴阳必须配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纠盘相扶。以明牝牡,毕竟相胥……”所以,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此荒僻远地,会有这样一座形制独特、气势如虹的龟形巨墓出现了。

经过普查队进一步调查,发现古墓后方有明显被破坏痕迹,疑似被盗。后来在附近村民口中得到证实,该墓在1999年曾经被盗窃过,但该墓仍是目前为止遂宁市发现的最完整的龟型古墓葬。文物普查队工作人员表示,如此造型的古墓在清朝很少见,此古墓的发现对研究清中、晚期的墓葬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