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企業注入強勁動力——朔州經濟開發區傾力幫扶企業發展側記

4月26日,在朔州經濟開發區組織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上,轄區內33家企業的負責人共聚一室,結合自身生產經營實際,圍繞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敞開心扉,暢所欲言。朔州市市長高鍵,副市長王志剛,朔州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郭連厚帶領市區兩級職能部門負責人與企業家面對面交流、點對點溝通,切實協調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為企業注入強勁動力——朔州經濟開發區傾力幫扶企業發展側記

“這次在企業家座談會上,我本來想說的困難和問題,聽了開發區的介紹,都有相應解決的辦法,我特別受振奮,感覺我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潤臻科技董事長鬍勇激動的說。

圍坐在一室的企業家,不僅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對朔州經濟開發區的支持和關注,更深刻體會到了朔州經濟開發區為企業發展破釜沉舟的決心。而從這些來自一線的企業家的聲音中,也聽到了開發區經濟發展蓬勃有力的心跳聲。

把企業所需真正落到實處

“思想上尊重企業、工作上服務企業、發展中幫助企業。”這是開發區始終如一的鮮明態度。

去年以來,朔州經濟開發區根據全省開發區綜改轉型精神,一舉剝離了其他社會管理功能,將轄區學校及穆寨村全部移交朔城區,同時接管了富甲工業園區、神電工業園區、固廢工業園區,在原有基礎上形成了“一區五園”構架格局,踏上一條全力以赴發展經濟的轉型之路,將入區企業的地位提升到工作的重中之重上,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把解決企業遺留問題,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突破口來抓,解決了一大批企業最關心、最現實、最迫切的突出問題。

單拿土地使用來說,為切實幫助企業發展,開發區經過深入調研,多方協調,從2016年4月開始,原開發區10平方公里土地使用稅稅額由每平方米15元降低到3元,年均減少企業負擔近2000多萬元,真真正正為企業減輕了負擔,得到轄區企業的交口稱讚。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這是開發區的決心,也是開發區的行動。自去年整合擴區以來,為了推動固廢園區建設,鼓勵企業入駐,根據國發[2017]42號文件精神,開發區積極協調解決固廢園區企業土地遺留問題。今年3月19日,開發區管委會主要領導一行深入神電固廢綜合利用園區,與神頭一電廠、神頭二電廠、電建二公司等企業負責人座談,深入瞭解企業在土地、稅收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在與神電固廢綜合利用園區企業的座談會上,開發區明確表示,對於固廢的綜合利用,已經上升到了國家層面,而如何把閒置的土地“活”起來,如何更好的招商引資,不僅僅是政府應該考慮的問題,更是每一家企業應該積極參與的事情,開發區各部門各單位要積極與企業對接,共同讓神電固廢綜合利用園區“活”起來。

這樣的座談會僅僅是開發區服務企業、把企業作為重中之重的一個縮影。從過去到現在,開發區始終不打折扣的為企業著想,為企業服務,切切實實為企業發展出實招、下功夫。整合擴區後,開發區計劃積極協調降低新興產業園區、神電固廢綜合利用園區、麻家梁循環經濟園區土地使用稅標準。

為企業注入強勁動力——朔州經濟開發區傾力幫扶企業發展側記

為企業注入強勁動力——朔州經濟開發區傾力幫扶企業發展側記

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

“創優政府服務,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面推行投資項目審批承諾制,健全入企服務常態化機制,進一步運用好‘辦事不出區’,全面提高行政效能,著力打造‘六最’營商環境。”郭連厚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向轄區企業表明了態度。

除此之外,開發區還將在現有服務基礎上,繼續在“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用地保障”“推進園區廠用電”和“強化政策保障”上求突破,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優更好的服務。

對形勢的清醒判斷,孵化出推動發展的清晰思路。如今,開發區發展環境日益優化,產業招商成效逐步顯現,整體實力大大提升。

企業所需,政策所向。為支持企業發展,助推產業升級,開發區在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上持續放大招,送出誠意滿滿的大禮包。在投資環境上,不斷完善園區路網、汙水處理、供熱、供氣、供暖、大用戶直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九通一平”用足用好國家和省市優惠政策,並結合實際,制定一系列更為優惠的政策,在人才、資金、稅收、土地等方面給予最大的優惠,降低企業轉型風險,讓企業家看到不轉型的弊端和轉型發展實實在在的利益,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積極推行承諾制審批制度,試行網上審批,真正實現“辦事不出區”,全力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六最”營商環境。

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點點滴滴,匯成涓涓細流,湧動著開發區圍繞企業服務,促進企業發展的生動體現。

企業至上,才能促進改革創新發展

過去的一年,朔州經濟開發區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從整合擴區到幹部聘任,從機構改革到園區建設,改革創新發展邁出鏗鏘步伐,各項工作齊頭並進。

2018年以來,開發區六項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良好,截止三月份,全區GDP完成16.4716億元,增幅為14.5%,全市排名第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1.4億元,增幅為17.1%,全市排名第二;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708億元,增幅為20.2%,全市排名第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96億元,增幅為11.2%,全市排名第一。

眼下,開發區“三制”已經完成,“三化”穩步推進,行政授權430項,達到了應授盡授,實現了“辦事不出區”。社會職能有序剝離,強化了開發區的經濟屬性。開發區將全力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六最”營商環境,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一大批投資1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正在對接,新興產業園起步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起步區及外部連接道路和迎賓大道(含高鐵站站前廣場)兩個PPP項目總投資34億元,進展順利。

營商環境更優、服務企業更好、這一招一式,離不開開發區久久為功為企業創優營商環境的信念。在這個信念的支撐下,開發區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幹事創業的精神蔚然成風,創建國家級開發區的美好願景正在徐徐展開。 (池薇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