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之下一個少年的壓力,名氣帶給自己的不一定是好的東西

盛名之下一個少年的壓力,名氣帶給自己的不一定是好的東西

這兩年似乎張一山又開始回到了我們的視線,現可以說從一個童星成功的轉型成了一個演員,對於這個身份似乎自己有特別的尊敬,自己又特別的。熱愛這個職業,自己再提到這個職業的時候,臉上都是發著光的,而且一直在強調自己不是一個明星,自己只是一個演員,一直在這個職業裡面存在的也都全部是演員,而且自己唯一的責任就是把所有的戲演好,其他的自己覺得隨緣吧,如果有的話最好,如果沒有的話自己也不會強求。

盛名之下一個少年的壓力,名氣帶給自己的不一定是好的東西

可以說,從十歲開始就正式的進入了演藝生涯,其中沒有多少時間是屬於自己的,一直是在不停的演戲,不停的在居住,打鑽可以說在劇組的生涯似乎才成了自己人生中最長的一段時間。而且在劇組待了這麼長的時間,自己發現自己在劇組的時光確實也是最快樂的,自己從心裡面熱愛這個職業,所以才能夠在這個職業裡呆這麼長。

盛名之下一個少年的壓力,名氣帶給自己的不一定是好的東西

自己小時候其實對那種成名的感覺是非常自豪的,當時走到大街上,從80歲到8歲全部認識自己,全部都知道自己是誰,全部都知道自己演過哪個角色。所以說當時自豪過一段時間,而且覺得自己好像真的成名了,所以說有那個虛榮心。但是任何一個人的那個虛榮心都是有限的,一旦虛榮心滿足了之後,其他任何的都是負擔。

自己兒童節和自己父親出去之後遇到了別的小朋友,那可能自己這一天就算白來了,自己可能失去了一定的童年生活,自己失去了很多東西,可能同齡人在上學的時候自己需要演戲,需要背臺詞,需要看劇本兒,同齡人在和自己的父母出去玩的時候,自己又不能出去玩。因為一出去玩別人又圍觀自己,所以自己又得躲避,所以整個童年生活過的是比較壓抑的,直到自己上了大學。張一山說過,如果自己能夠回到過去的話,自己一定會回到大學時代,因為大學時代對自己特別的珍貴,在那個時期裡,沒有人覺得自己是一個童星,所有人都平等的對待自己,而且自己在那四年確實過的很開心。

盛名之下一個少年的壓力,名氣帶給自己的不一定是好的東西

現在又再次成名了,自己其實對這種感覺是比較恍惚的。因為自己深深的知道,名氣帶給自己的不一定是好處,也有可能帶來很多的壓力,更多的關注也會使得自己更加的不自由。自己必須時時刻刻的提醒自己,自己是一個明星,自己要為公眾人物代言。自己不能做以前那麼出格的事情,可以說對於這個那麼年輕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