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乘客所思,才是「愛相隨」

思乘客所思,才是“爱相随”

省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公交觀察員等參觀第一碼頭公交場站。

晨報記者 雷妤

翔安內厝公交車場的小菜園裡滿園的瓜果、蔬菜,閒暇時,公交司機就在此處鋤草、施肥,解乏放鬆;2路公交車上,公交女司機自發改造的“愛心哺乳室”備受女性乘客喜愛,拉上粉色圍簾,就能安心給孩子哺乳……

讓市民乘得便捷、乘得舒適,是一件分內事。然而,從小菜園到愛心哺乳室,每處細小的舉動,不再僅侷限於業務範疇,而是思人之所思、解人之所困,傳遞著大愛。

“服務有沒有做到位,我們說了不算,要看市民什麼反應,看媒體怎麼評論,由社會各界共同監督。”為此,8月17日“愛相隨”公交開放日暨示範線路、站點觀摩交談座談會應運而生,省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公交觀察員等參與座談會,為廈門公交發展建言獻策。

走訪:

在公交文明示範場站第一碼頭公交場站,代表們和觀察員們先後瞭解示範線路和公交場站。其中,翔安內厝公交車站小菜園種滿瓜果,成了司機們休閒娛樂的場所,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緊接著,代表和觀察員們乘坐示範線路2路公交車。2路公交車全為女性司機,她們總結工作中的經驗,在公交車上設立了哺乳專座。在另一處示範站點東渡公交場站,駕駛員休息室內準備有按摩椅、微波爐、電磁爐等,方便司機就餐和放鬆。不僅如此,站內設置的駕駛員吸菸區與駕駛員休息室分開,為司機提供溫馨的休息環境。

通過實地走訪、情況彙報,代表們和觀察員們對廈門公交示範線路、示範站點的現狀進行了解,紛紛點贊。

心聲:

為服務市民的誠心感動

目前,廈門公交一共有34名觀察員,涵蓋了各行各業,有退休老人、老師、商人、銀行職業、政府人員、媒體從業人員等。觀察員們建言獻策,推動著廈門公交集思廣益,改善不足。

“最初對公交服務心有不滿,到現在,我成了廈門公交的粉絲。” 左紅明是廈門外國語學校的一名教師,也是一名公交觀察員,20世紀90年代起,她為廈門公交發展提了許多意見,見證了廈門公交迅猛發展的20年。

左紅明說,令她印象深刻的是,當年從輪渡到蓮坂有好幾趟車,但每趟車得等很久。因乘車不方便,左紅明開始了為廈門公交提建議的歷程,比如站點髒亂差、公交司機吃不上飯、公交線路不合理等等。因意見提多了,廈門公交就邀請她成為公交觀察員。作為觀察員,左紅明十分負責,無論是出差還是去外地旅遊,每到一處她都會認真觀察當地的公交現狀,回到廈門就提交一份合理化的建議報告。

“以前覺得廈門公交有許多需要改善的,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現在廈門公交在同行業相比已經很不錯了。”這些年來,左紅明對公交產生深厚感情,她說:“丈夫常跟我開玩笑,說我走到哪的口頭禪就是‘我們公交’。”

在公交觀察員、《朱媽講堂》的創始人朱志凌看來,公交公司管理的提升,讓公交面貌大為改觀,市民也從中受益,“我被他們處處為市民考慮、為服務乘客的誠心所感動。”

相關

記者帶你看廈門公交

7月中旬,8條公交線路和10個公交站點分別被授予公交優質服務示範線路、文明示範場站。這些線路和站點為何能脫穎而出?晨報記者帶您來看一看。

公交優質服務示範線路

快3路———最大客流量的公交線路,快3線日均客流量9萬人次,承擔了BRT三成的客運量。

2路———國家級巾幗文明線路,全線駕駛員29名均為女性,是一支備受稱讚的“娘子軍”。

51路———全市首條無飲食車廂線路,廈門無飲食車廂的“始祖”,取消了車內垃圾桶設置。

439路———最童趣環保的公交線路,為環五緣灣道的純電動公交線路,線路經過五緣灣多個景區,風景優美,公交車上還有手繪圖案。

659路———最長的一條公交線路,起點為同安嶽口小區至胡裡山公交場站,往返里程為90公里。

753路———最時尚的公交線路,車上的乘客通過手機微信“搖一搖”的 “搖周邊”功能搖出該車的“服務卡”,可在線發表意見。

929路———最文化的公交線路,該線途經陳嘉庚捐資助學所創的校區,弘揚嘉庚精神,建設人文集美

931路———最便捷公交線路,該線路“立足集美、服務城鄉”銜接杏林新老片區,方便市民出行。

公交優質服務示範場站

第一碼頭公交場站———最便民的場站,設置有免費直飲水、便民傘、便民櫃、應急物品、便民箱、哺乳專座等。

BRT前埔樞紐站———最溫馨的場站,場站設有安全文化走廊,每天有170多位駕駛員在前埔樞紐站的駕駛員休息室休息。

方特公交場站———最有企業文化的場站,通過宣傳欄,海報等方式在方特站點進行文化氛圍打造,營造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

海滄街道站———最貼心的場站,站務室、駕駛員休息室、餐廳、衛生間、鐵門、水溝、花池、走廊等設施面貌煥然一新。

東渡公交場站———最有愛的場站,半年來受乘客表揚的信件就有231件。站點還積極為駕駛員提供了有愛的環境。

縣後公交場站———最文藝的場站,設置了駕駛員圖書角,環境古色古香,使駕駛員休息之餘身心都得到放鬆。

胡裡山公交場站———遊客最多的場站,位於環島南路南側,東臨胡裡山炮臺,西靠廈大白城,遊客最多。

內厝車場———最生態的場站,站點旁有小菜園,司機可以種瓜果和蔬菜,站內還有音樂廳,讓司機娛樂休閒。

仰後站———最人文的場站,位於集美,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配套設施相對齊全,每天計劃營運班次410班。

金尚公交場站———莫蘭蒂後的網紅場站,“莫蘭蒂”颱風後,志願者為場站開闢一條出路,不久之後,場站紫荊花盛開,成為網紅車站。

人大代表稱讚公交夫妻檔

“最平凡的人做出最大的貢獻,他們傳播了正能量,傳播了城市文明。”昨日,本報《公交鬥陣行》第三期報道廈門公交夫妻檔的故事後,引起了市民和讀者的共鳴。

省人大代表鍾慶達說,廈門公交有許多平凡的夫妻檔,他們起早貪黑,一家人難得團聚。他們犧牲了自己服務了市民,很讓人感動。

“從這細微之處可見廈門公交發展。”鍾慶達告訴記者,就拿斑馬線禮讓來說,廈門的公交司機做得最好,每次過馬路,都會遇到公交車主動禮讓,“希望能夠多舉辦開放日,讓更多人瞭解廈門公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