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知識-想要母乳餵養的二胎媽媽,一定要看看這一篇

母嬰知識-想要母乳餵養的二胎媽媽,一定要看看這一篇

母乳是人類嬰兒最好的食物,我國將每年的5月10日定為“母乳餵養日”,國際母乳餵養行動聯盟(WABA)將每年8月1日~8月7日定為“世界母乳餵養周”,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6個月內的嬰兒純母乳餵養,添加輔食後繼續母乳餵養到兩週歲,這些舉措都是為了提高人們對母乳餵養的重視程度,鼓勵和支持母乳餵養。

母嬰知識-想要母乳餵養的二胎媽媽,一定要看看這一篇

可是有些媽媽發現,雖然可以做到母乳餵養,但是泌乳量不夠寶寶吃,有的會給寶寶添加配方奶粉,有的則會嘗試各種下奶的食療方法。


那麼,影響泌乳量的因素有哪些?


1、營養不均衡

母乳中的營養成分來自於媽媽的飲食,如果哺乳媽媽不能做到均衡營養,就會影響泌乳量 。

2、飲水不足

由於母乳中90%的都是水分,如果哺乳媽媽飲水量不足,就會影響母乳量。

母嬰知識-想要母乳餵養的二胎媽媽,一定要看看這一篇

3、口服避孕藥

哺乳媽媽過早服用了避孕藥,就可能會抑制母乳的分泌,建議採取其它避孕措施。

4、精神因素

焦慮的情緒會影響母乳量,這是因為當人體處於抑鬱、焦慮時,交感神經就會興奮,進而會引起血管收縮。而血管是乳腺腺泡生產乳汁原料供應的渠道,如果血管收縮了,就意味著乳腺腺泡分泌乳汁的量會下降。

5、產前準備

在懷孕時,媽媽體內儲存3~4公斤的脂肪,其中一部分就是用於分娩後哺乳的,如果哺乳媽媽在孕期增長的體重較少,也可能會引起泌乳量不足。

6、和哺乳情況相關的因素

產後開奶遲、嬰兒採用錯誤的哺乳姿勢、乳房沒有及時排空等,都可能引起泌乳量不足。

根據這些影響泌乳量的因素,

我們來看看如何增加泌乳量?

1、產後儘早開奶,按需哺乳

分娩後,應儘早開奶。

按需哺乳的意思就是隻要想吃就讓寶寶吃,吃多久也由寶寶來決定。

寶寶有力的吸吮是促進泌乳的重要條件,如果寶寶願意吸,就儘可能讓寶寶多吸,也可以定時用吸奶器來吸。

2、採用正確的哺乳姿勢

建議採用正確的哺乳姿勢、小寶寶吸吮的姿勢,母乳餵養書籍、網上都可以查詢到對應的圖片,還可以購買哺乳背巾、哺乳枕等來輔助哺乳。

3、及時排空乳房

哺乳時,要吃空一邊,再換另一邊,下次優先吃沒吃的那邊。

如果乳房脹了,要及時讓寶寶吃。如果寶寶不餓或者不想吃,或者正在睡覺,要及時使用吸奶器吸出來。

對於上班的媽媽來說,可以選擇背奶,白天上班時用吸奶器將母乳吸出來,放在儲奶袋和冰包裡,揹回家放到冰箱裡冷凍,提前用溫奶器加熱即可給寶寶飲用。

4、多喝湯水

很多媽媽認為要想下奶就要多喝豬蹄湯、魚湯、雞湯,這些湯水裡含有很多水分,確實能夠促進泌乳,但這類肉湯裡,脂肪含量也很高,容易造成哺乳媽媽肥胖。

母嬰知識-想要母乳餵養的二胎媽媽,一定要看看這一篇

其實,只要喝水,就能下奶,每天建議飲水2000ml~2500ml。

另外,每天喝300-500ml的牛奶,既能促進泌乳,又能補充哺乳媽媽需要的鈣、蛋白質等營養。

5、飲食要均衡

哺乳媽媽的飲食情況會影響到母乳的質量和數量,因此,哺乳媽媽要儘可能做到飲食均衡,保證攝入主食、肉類、蔬菜、水果、菌菇類、豆製品、奶類等食物。

6、保持愉快的心情

如前文所述,焦慮的情緒會影響泌乳量,因此一定要儘量讓哺乳媽媽保持心情愉快,保證充足的睡眠,夜間如果沒有休息好,建議在白天補覺。

母嬰知識-想要母乳餵養的二胎媽媽,一定要看看這一篇

另外還要樹立母乳餵養的信心,在哺乳不成功時不要放棄,多想想母乳餵養對自己、對寶寶的好處,要堅信自己可以實現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不僅僅是哺乳媽媽和寶寶,還需要家人、企業、甚至是社會的參與,家人儘量照料好哺乳媽媽和寶寶的生活,建議企業儘量照顧哺乳媽媽的工作,社會上多提供一些方便哺乳的公共設施,才能讓母乳餵養更好地落實下去。

“疾病重在預防,預防在於營養”, 讓營養成為你的健康前線。

虹寶有話說

如果您覺得文章有用,希望在閱讀後順便【點贊】【轉發】,鼓勵一下虹寶!虹寶堅持為大家提供健康零添加的寶寶果蔬泥及好懂易用的母嬰知識,寶寶的健康是我們努力的共同動力,虹寶會在大家的支持下更加努力!

母嬰知識-想要母乳餵養的二胎媽媽,一定要看看這一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